从买不到盐到广岛姑娘

接同学一个电话,你家有盐吗?我说还真没有了,明天去买,你怎么找我要盐?他说不是找你要,你赶快去买,我刚听说买不到盐了,现在外面搞得人心慌慌的,你还不晓得呀?咳,我还真的什么事都不知道。小区里面就有超市,就在单元楼的对面,一分钟就到,赶快去看看,结果一问,真没盐了,有些人就是喜欢制造紧张空气,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搞得惊天动地。记得八十年代末的抢购风,一些人家单是买的毛线几辈子都穿不完,后来又不时兴打毛线衣了,放在家里怎么着都难受,就胡乱弹成棉絮,那杂色棉絮最后的下场是经常在垃圾箱里看到,许多当时抢购的东西,最后送人都没人要。
现在又在抢盐了,从去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到现在一时买不到的盐,如果市场再供应不上,精盐到时就会成为盐精或者是金盐。那个时候的高价盐不知道能卖到多少钱一斤,我的想象力太差了,实在想不出来。我猜想可能是因为日本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发电站爆炸泄漏,有些人怕海水受到污染而恐慌起来。如果受到污染就不可能单单是盐了,一切的海产品都会受到污染的,那么所有的海产品我想也如黄金般贵了。如果不吃海产品,再不能吃盐,缺碘现象严重,最起码有半个地球的人都会得甲亢病,过N年后,大家见面每个人都睁着两只金鱼眼,顶着个粗脖子,人还没进门,先看见的就是脖子,挺有意思的,如果市场供应充足,那么囤积了许多盐的人家又该如何处理这些盐呢,芜湖的天气说热就热的,不能打开冰箱全是一袋袋的盐吧,那更有意思。
现在我们只在为盐发愁,可是受难的日本民众却在为生计发愁,最可怕的还是核泄漏,虽然我们看到的报道一再说现在泄漏的还不足以侵害到人的生活中,但无辜的人们还是生活在恐慌中,这让我想到当年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的情景。
记得小时候上学没有双休日,大人们每个星期休息一天,小学生放假一天半,每个星期的周六都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们的天下,在家里太枯燥,就缠着爸爸去他的单位玩。父亲在大学工作,学校里有山有风景,还有许多我们在家里看不到的小动物,但我最喜欢让父亲带我到图书馆的书库里去,那里有我读不完的书。有一次读到一本《广岛姑娘》,一打开书就把我吸引住了:二次大战期间,为了阻止日本在中国的残暴侵略,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长崎和广岛投放了原子弹,虽然加速了日本政府的投降,但无辜平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广岛一个工人的女孩澄子,在这场灾祸中丧失了父母和弟弟,她自己也受到创伤,不知不觉中到受核辐射的她开始只是感到眼睛疼、头疼,最后身上的肉一块块的烂,年轻的她不能恋爱,更不能正常生活,忍受了许多痛苦……澄子只是几十万受害者的代表,多年来,许多日本人仍然生活在原子弹的阴影之下。我读过很多书,许多书都忘记了,这本书仍然留在我的记忆中,就因为在从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二次大战,知道核辐射的危害性,一生中都谈"核"色变。
日本大地震,整个本州岛面目全非,地震引发的大火烧了整个城镇,由于本州岛是沿海地区,地震还引发了海啸,这次的海啸一直冲到宫廷县德楼,把整个日本本州岛可以说是全部吞没,变成了茫茫的海洋,由于海啸发生,产生了巨大的漩涡,海水铺天盖地的在一瞬间涌过来,根本都来不及躲,汽车象玩具一样任凭海浪的冲撞,视频中日本人恐怖的眼神让人久久难忘。由于地震和海啸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部分机组相继爆炸,关于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关心理层面的核恐慌以一种更快的速度蔓延全球,各地反核示威猛然兴起,核辐射也仍然引起日本及周边国家的恐慌。碘制剂被抢购一空,各国都在重查核电设备安全。一场离人类更近的核危机再次引发全球关注。其实盐不是问题,重要的问题是建核电站是否安全?这是一个民生安全的大问题,核电站建得好,对人类的能源采用当然有极大的好处,建得不好,将是人类的重大灾害。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生的权利,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是平等的。如果世界和平,那么核就会远离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世界村的村民,保护、爱护地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