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种玉米有感


  共有137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种玉米有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种玉米有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10:58:00 [只看该作者]

 

种玉米有感

 

下乡到北大荒国营农场近三十年,在所有的农业生产劳动中,我对种玉米的感触最为深刻。

种玉米的过程是最能体验“面向黄土背朝天”了。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农场虽然已经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了,但是为了节约种子,种玉米依然以人工点播为主,尤其是大批知青到农场后。刨坑、施肥、点种子三人一组,都是低头、弯腰的活儿。一个人在前面用撅头在机械备好的垄背儿上,按每隔二十五公分的距离刨一个坑,这个刨坑的人,就沿着上千米长的地垄沟向前刨着;第二个人就在刨好的坑内撒上一把化肥;第三个人把三、四粒玉米种子投入坑内后,再用脚把刨出的土盖在种子上,还得把土踩实。三个人可以互相调换着干,但是什么样的活都不轻闲,那个累就甭提了,别说是这帮知青了,老同志或是说老农,几天下来也都是腰酸腿疼的……一块地的玉米播完了,又得转到另一块地去,生产队的地都有上万多亩,最少要有四分之一的土地种玉米。没等全部播完种子,早种的玉米已经发芽拱出了地面。

我们这帮“农业工人”放下撅头就得拿起锄头,紧接着还是弯腰、低头、抡动双臂,又开始了修理地球的工作。这就是夏锄,不但要松土、铲除杂草、还要间苗、定苗的,最少也得锄两遍地才能完成夏锄工作。还是老农说得好;“要想苞米长得好,夏锄管理最重要。”说那锄头上有火,还说那锄头上有水。我们有点文化,通过劳动实践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话的意义;铲除杂草大家都能知道是为了玉米苗成长好,不让杂草与玉米苗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间苗、定苗是为了保证一个坑里有一棵玉米苗健康地成长。如果有两棵以上的玉米苗同时生存在一个坑里,它们会因为相互争夺营养而都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松土和锄草是同时进行的,锄草要锄掉草根,因此锄头要铲入土中。没有草时锄头也要铲入土中,那就是为了松土了。松土的目的是为了破坏地表的毛细现象,旱天,可以保墒,这就是锄头上有水的道理。涝天,地表的松土可以增大通风面积,促使水分蒸发,这就是锄头上有火的道理了。别看很多农民没有文化,他们却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种地的经验和理论呢……

夏锄,夏锄,正好是在炎热的夏天来锄地。在锄地时,这些知青们都想起了“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来,并且更是能深深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了。直到现在,我们和我们的儿女依然保持着,在吃饭时,都非常注意不掉饭粒儿,饭后,碗内不能剩饭粒儿的习惯。

后来种玉米虽然采用了机械的条播方法,除非是青储用的饲料地外,锄地和间苗、定苗依然要用人工管理的。说了以上这些,并非说只有种玉米才是最艰辛的劳动,瓜、果、菜、豆、粮,鱼、肉、蛋、奶、茶,有哪一种农业生产劳动是不要付出农民的心血和汗水呢?!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地发展,科技种田、机械种田,农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但是,我国农业的落后现象是事实,所以我们对当前“面向黄土背朝天”“在黄土里刨食吃”的农民的艰辛应该是非常理解和同情的。

我们生活在城市的人有很多也都是农民出身,我们也当过农民,对那些看不起农民的人,不重视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对那些浪费粮食的人,都是非常反感的!

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都是吃农民血汗而生存的,不要忘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更不要看不起农民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人工点播玉米--.bmp.jp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11:31:00 [只看该作者]

只有亲身种过庄稼,体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感觉,才能了解中国的农民。

我长期在兵团,身上有许多农民的东西,我感到活的实在。从心里有种对虚浮矫饰的蔑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豆子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756 积分:31485 威望:0 精华:64 注册:2008/8/16 19: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17:25: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
     你们那里太落后了,我下乡的生产队使用犁杖种地,人工点籽,犁杖后面拖一个覆土的器具(对不起,忘了那东西叫啥名了,可能叫'拉子'),再后边是一头毛驴拖一个“鸡蛋磙子”压实。点籽都是妇女。


小豆子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15 20:10: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玉米、山药是人工点籽,前面是犁,开出沟来,后面一个女的撒籽,再后面一个女的撒化肥,下一犁翻过来的土就把种子、化肥给盖住了。种山药不上化肥,是跟一个男劳力用手抓粪,一把一把撒到种子旁边。在坡地上需要把腰弯得特别低,要不,山药块就顺坡滚了。谷子是用耧播,那是技术活,掌耧的都是老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1 9:08: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
看你们说得热热闹闹的,俺一点儿也不懂!
农活基本上没干过。
惭愧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豆子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756 积分:31485 威望:0 精华:64 注册:2008/8/16 19: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0/21 18:28:00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哈哈!
               看你们说得热热闹闹的,俺一点儿也不懂!
               农活基本上没干过。
                惭愧了!
  很是佩服龙兄的手段,下乡竟然没干农活。哈哈真让人嫉妒!


小豆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