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故里人物]42 量


  共有108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故里人物]42 量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江北川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46 积分:3014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8/22 21:52:00
[原创][故里人物]42 量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17 10:58:00 [只看该作者]

 

[故里人物]42  

 

    (小说)江北川

 

    量,白道之量是指关系能通往某一级长官,甚至有人自称能手眼通天,左右一方之时局。

    量,黑道原先是很直接的比量。如一方砸场子,有的并不打打杀杀,遇有事情谈不拢,一方一刀将自己的手钉在桌上,与你继续谈笑风生,这就是“量”。

    于三癞子在樊汊“徐荣盛”镜记米厂烧火时,人非常勤快。于三癞子有句口头禅:“过头的饭可吃,过头的话不可说啊!”荣盛米厂位于盐邵河南岸,这里原是荒滩,经镜人三太爷买邵伯湖湖土筑岸填土才能建厂房的。湖土属粘土,虽在筑岸时也打下了一丈有余的木桩用于加固,但终归是“人老河宽”,轮船的浪头时时会使堤岸坍塌,只有将粘土拍实了,才能抵御浪头的侵蚀。于三癞子一有空遐便下去用洋锹将土岸拍拍,不用人叫,而且从不惜力,因此常常得到三太爷的赞赏。

    于三癞子老家是永安乡下东北于家厦,是当今亿万富翁于XX的上代。于三癞子他不“护头”,人叫他“三癞子”不要紧,他也答应你。若称呼他于三,他便会欢快地应一声“喳!”若遇上心情愉快时,他甚至会单手一扦,弯腰作欲触地状,十分谦恭。于三个头中等,身体壮实。他本是学厨师的,终因悟性不够,未能满师。无论在哪儿,只是个帮厨兼烧下火的。他年青时曾随师出过码头,在兴化有名的武举人黄府做过。

黄府老太爷黄子都曾是前清武举,身材魁伟,一口银髯垂胸,方面大耳,面若婴儿,肤似羊脂,仿佛吹弹可破。虽年过七旬,仍声若洪钟,可见一身功夫还在。黄老太爷每日晨起,先打一趟太极,然后或剑或枪,总要舞上一会才吃早饭。晨练是风雨无阻,数十年如一日。

樊汊张公馆三房共一个的“龙蛋”铁云自幼哮喘,俗称“喉疤子”,十六岁的少年小伙子冬天竟卧床不起了。请了不知多名医,喝了无数剂名贵汤药,仍未凑效。人丁本不旺,这如何是好?张二太爷的老母八十大寿,黄子都来给姨母拜寿,得知“龙蛋”铁云竟卧床不起,大吃一惊。黄子都为铁云把了脉,对姨兄张二太爷道:“二哥,铁云非药石所能凑效也,气为血之帅,铁云得从练走路始而后练气,方可不药而愈也!”

    “老弟,真行吗?听你的!”

    “不练走路,铁云这伢子就废啦!我得带他回去治好他!”

    “哦!真让老弟费心了!”

    铁云自从进了兴化表叔黄子都黄府,表叔打了一趟太极后必叫他起床,洗漱毕,去后院练走路。表叔单臂轻抒让铁云扶着跑圆圈,雨雪天在厅房内练,从不间断。走了不到一月,铁云已不用表叔搀扶自己能跑了。一月后,表叔正式传授铁云陈氏太极拳。一年不到,铁云把陈氏太极拳的套路已练得若行流水一般。

    三年后,铁云坐轮船回樊汊,轮船码头上人高体壮的混混印三一见“喉疤子”张铁云,竟借搀扶为名去除张铁云手上的金戒指。谁知文弱的张铁云单手一进一退转身卸力后,左肩向前一靠已失重心印三,印三虽连退三步,仍是“蹭……蹭……蹭……扑嗵!”倒地。印三顿觉无地自容,一溜烟回了家,好几天都闷在家里,街都不好意思上。

   



扬州风情文苑http://jdjbc.getbbs.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江北川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46 积分:3014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8/22 2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17 10:58:00 [只看该作者]

        于三随师傅在黄府帮厨兼烧下火,日子过得倒也不错,于三也不怎么想事,该做的做,该吃的吃,该睡的睡。可是,有一天他发现师傅每天单做一只三斤的蹄子汤,用砂锅子煨,还放了不少的淡菜,都是上好的“宁子淡”,就是宁波产的淡菜。于三突发好奇心,问师傅这个汤哪个吃?

    “黄老太爷吃。一天吃一只三斤的蹄子,好肉量!”

    于三顺口竟回道:“这有什么?我也吃得下去啊!”

    “天天吃?”

    “天天吃!”

    谁知这天,黄老太爷正在天井里看初打蕾的菊花,师徒俩人的谈话被送进了黄老太爷的耳朵。

    次日,黄府管事先生吩咐于三的师傅多带一只三斤的蹄子,做两个砂锅子煨。开饭时,于三被叫去与黄老太爷一起吃蹄子。于三傻了眼,不肯入座。谁知黄老太爷十分慈蔼地笑道:“没事,没事。于三,我们一起吃蹄子,你坐。吃吧,没事的。呵呵!”

    管事先生道:“你怎不懂事,老太爷请你吃蹄子是好事,快坐下!”于三只好硬着头皮坐下,吃起了蹄子淡菜汤。他的肉量也真不小,而且吃得快,黄老太爷方吃了一半,于三已吃完了。黄老太爷赞道:“好肉量!”

    第二天,依然如此,于三仍在黄老太爷之前就吃完了三斤的蹄子。

    第三天,于三吃蹄子的速度已没有前两天快了,但是,仍然保持了在黄老太爷之前吃完的。

    第四天,于三与黄老太爷一齐吃完了三斤的蹄子。

    第五天,于三吃得慢了,竟落在了黄老太爷之后。

    第六天,于三看着蹄子,已没有了吃的欲望。于三打起精神,才吃了一小半,黄老太爷已吃完了。

    这天,于三连晚饭也吃不下了。

    翌日是第七天,于三竟连早饭也没有吃。他与师傅一起去见黄老太爷,于三的师傅道:“黄老太爷,请看我薄面,孽徒三癞子实在不能再吃老太爷恩赐的蹄子了。他昨晚晚饭未吃,今早早饭也一口未吃。望老太爷海涵!呵呵!”

    黄老太爷笑道:“好的,不吃就不吃吧!于三,人啊,过头的饭可吃,过头的话不可说啊!呵呵!”

    “还不向老太爷认错,三癞子!”

    “算啦!于三还年纪轻,记住就行啦!呵呵!”

    冰冻长江非一日之严寒,午食蹄膀非一日之口福啊!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黄老太爷关照道:“从今天起,蹄子不吃了!倭寇一日不除,老夫寝食难安!寝食难安啊!”

    黄老太爷写信给海安的朋友民国两任江苏省长韩国钧,信尾诗云:“……伏枥犹思边塞道,夜阑最怕看吴钩。”

    韩国钧复信对黄老前辈的爱国之心大加赞誉,称他堪比老将黄忠!

 

                   

2006.11.19

 

 

①韩国钧(1857—1942年),字紫石,亦字止石,晚号止叟。江苏海安人。出生商人家庭。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曾任吉林省民政使。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19409月中旬,韩国钧出面召集苏北各界知名人士参加海安召开的联合抗日座谈会。随后,又在曲塘召开了苏北抗战和平会议,韩国钧、李明扬主持了会议。此后,韩国钧为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动员各界民众团结抗日,扩充地方武装,做了大量工作。

 



扬州风情文苑http://jdjbc.getbbs.com/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17 15:08:00 [只看该作者]

      过头饭可吃,过头话不可说,这是生活中积累下的经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18 9:49:00 [只看该作者]

太极救人弱变强,

过头之话不应当,

古来至理多思量,

爱国志士太爷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