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卫立煌延安之行
远在北平却时刻注视着山西战局的日酋寺内寿一指挥调度日军各部打垮了国民党军队在晋南有组织的抵抗,于是日军进一步与国民党部队在中条山一带又形成了新的对峙局面。
寺内寿一站在地图前,看着日军节节进取的标识,他对于国民党军队不禁产生了轻蔑的想法:“让那些一败再败的支那军暂时在中条山称王称霸去吧,我们可要沿同蒲路向南,配合华南方面作战。反正这些支那部队已经无力再组织与皇军的会战了!”
副官在门外喊了一声:“报告!”
寺内寿一冲门外说:“进来。”
副官进来向他立正道:“大本营来电。”
寺内寿一道:“念。”
副官先咳嗽了一声清清嗓子,然后念道:“据报,山西战事节节顺利,华北地区军事形势甚佳。请你部对未来华北局势做出基本判断,并拟文报来。”
寺内寿一笑了笑,然后对副官说:“你去把参谋长请来。”
副官立正行礼道:“哈依!”然后转身出去了。
参谋长急忙奉召来到寺内寿一的指挥部。
寺内寿一向他出示了日本大本营的电报,并说:“这个对华北局势的基本判断看来还得由你起草。”
参谋长大声说:“哈依!没什么。我可以马上起草文件,但是还请太君指示要点!”
寺内寿一笑着说:“你太客气啦。——依我看,目前华北地区局势及其发展方向有如下几个要点:第一、支那政府军方面,虽然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作为后盾,有险峻的关口作为屏障,然而在我神勇的大日本皇军面前,他们已经节节败退,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第二、支那军队内部派系众多,互相牵制,如今在我皇军的强力打击之下,已呈分化局面,其中山西军阀阎锡山部极有可能派人与皇军联系,以达成某种默契;第三、目前渗透于我军后方的共产军部队,虽然人数较少,装备低劣,但其战力凶悍,不肯妥协,尤其他们煽动民众加入反日行列,建立反日政权,扩大武装势力,将来必成为华北地区治安防范的重点对象。同时共产军的扩张速度也很惊人,现在他们已由渡黄河时的三万多人扩张到八万人枪。如果任由他们在华北地区为所欲为,我们大日本皇军就无法集中全力对付支那政府军的正面抵抗,更不可能顺利地向南进兵,必将有大量部队被滞留在华北地区不能脱身。所以今后我大日本皇军主要的作战对象,应由支那政府军部队转向共产军部队。”
参谋长迅速地在记事簿上记录下寺内的话,然后向他立正敬礼之后就转身去起草文件。
卫立煌率大队渡过黄河来到对岸的延水关,一行人上岸之后向当地驻军而去。
关前驻军哨所发现了他们,马上有一名士兵跑来向他们问道:“请问你们是哪一部分?”
卫士厉声喝道:“没长眼睛吗?这位是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
哨兵闻言吃了一惊,急忙向卫立煌立正敬礼道:“请卫长官慢走,我马上向上司报告!”言讫急转身向驻军营房飞奔而去。
当地驻军师长闻听是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战区长官卫副总司令来了,立即率各旅、团指挥官迎出门外。
师长来到卫立煌面前立正道:“卫长官率部与日军鏊战于山西,举国闻之,莫不振奋!延水关守军师长特率驻军各旅、团指挥官迎接卫长官,并向卫长官致敬!”
然后他大喝一声:“敬礼!”
他身后的各位下属俱挺胸立正,向卫立煌敬礼。
卫立煌一边还礼一边笑道:“各位请免礼,我部向中条山撤退,途经此地,多有打扰啦!”
然后他指着于旺对师长说:“这位是挺进日军后方的八路军独立支队司令员于旺于先生!”
驻军师长又转向于旺敬礼道:“欢迎于司令!”
师长当晚设宴洗尘,并介绍卫立煌与当地各位头面人物一晤。
卫立煌说:“明日一早,我想到延安去看一看,不知方便否?”
延水关驻军长官说道:“如今是全面抗战,大家都以友军相待了,没什么不方便。我这里有向前线运送物资的汽车,可送卫长官等一行过去!”
卫立煌笑着说:“太好了,多谢。我在前线与他们并肩作战,如今到此,应当去看一看,否则面子上过不去!”
当晚大家尽欢而散。
第二天卫立煌一行人坐汽车不消半天,便已到达延安近郊。
突然在他身边的于旺叫道:“卫长官快看!”说完他一指路旁的彩色大标语。
卫立煌放眼看去,但见大路左边贴有“加强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字样,右边则贴有“欢迎卫长官来延安考察!”等字样。
原来延安方面得到了消息,正组织军民等人欢迎他呢。
车到城门处,早有八路军留守处的两名干部前来迎接。
那两人向他敬礼道:“卫长官一路辛苦啦!我们是第十八集团军延安留守处接待处参谋,特此迎接卫长官来延安!我党主席毛泽东同志在办公处门前正恭候卫将军!”
卫立煌感动地说:“不敢当啊,毛先生太客气了!”
于是那两位干部站在汽车脚踏板上带路,汽车向毛泽东主席办公处驶去。
待进得城里,只见到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鼓乐齐鸣,高呼口号,欢迎他们一行。
卫立煌感慨地对留守处的人说:“贵军如此盛情,不敢当,不敢当啊!”
留守处的干部说:“卫长官率部在前线浴血奋战,功在民族,我们组织欢迎是应当的!”
随着汽车行驶,卫立煌在一排窑洞门前看见一位身材高大的人正笑着向他招手。
留守处的干部忙说:“毛主席在那里迎你呢!”
卫立煌急忙对左右人等叫道:“快下车,列队!”
于旺抢先跑到毛泽东面前向他立正敬礼道:“报告毛主席,八路军独立支队司令员于旺奉总部命令陪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来访延安,请主席指示!”
毛泽东笑着打量他说:“噢,你就是那个山西讲武堂毕业、敢用一个营埋伏汉奸一个团的于旺吗?”
于旺的眼眶顿时红了,主席对他的事居然那么熟悉。他在地下党时就经常听到毛泽东这个名字,如今站在他的面前,没想到党的最高领袖竟是这样随和,这样亲切。
卫立煌也急忙向毛泽东跑过来,上前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的手。
毛泽东微笑着转向他说:“俊如将军,欢迎啊!”
卫立煌急忙应道:“有劳毛先生亲自迎接,不敢当啊!”
他上下打量一下对方,只见毛泽东身穿布衣,虽有补丁,但干净整洁。其人面色红润,和蔼可亲,若非八路军干部亲口介绍,谁都会觉得此人不过是一介书生,乡村教师而已,可就是这个人,却令蒋总司令胆战心惊,屡调百万大军必欲除之而不能,最后还是眼前这位先生,摈弃十年对抗的血海深仇,在西安事变中派人赴西安,以民族大义说服张、杨二将,保护了蒋的一条性命,令其只好与共产党合作抗战。
若非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参谋长把队伍排列好之后,大喊一声:“立正,敬礼!”
于是全体人员向毛泽东立正行军礼。
毛泽东摆摆手说:“莫要客气嘛,快进屋!”
接待处的干部把卫立煌和于旺让进毛泽东住的窑洞,再把其他一行人让入接待处食堂休息。
卫立煌在窑洞里四下打量着,问道:“怎么,毛先生就住在这里?这明明是在土坡上打出来的洞嘛!”
接待干部答道:“这里是毛主席居住兼办公的地方。”
毛泽东接过话头说:“陕北的窑洞冬暖夏凉,住起来很舒适的,比蒋委员长在南京的别墅也不差呢!”
言讫三人都笑起来。
入坐之后,毛泽东对卫立煌说:“卫总司令统兵死守忻口二十余日,杀敌二万,既使日寇闻风丧胆,又令国人振奋不已,至于我个人更是钦佩得很呐!”
卫立煌急忙站起来,对毛泽东说:“不敢当!第十八集团军在前线以极其简陋的装备深入敌后,屡战屡胜,斩获颇丰,同时这位于司令员以一个连的兵力居然发展成两个独立团及若干独立大队,此虽是我亲眼所见,却久思而不得其解。久闻先生用兵如神,对于当前抗日战争的前景及其战略战术的指导思想正是卫立煌敢向毛先生请教的!”
毛泽东笑起来说:“你看,我们两个倒好像是在官场应酬一样,互相吹捧起来了嘛!”
卫立煌也忍不住笑了,初次见面的拘谨一扫而光。这个毛泽东,很能把握谈话的气氛。
毛泽东说:“坐下谈,坐下谈!”然后向门外叫道:“小李呀,上次恩来从武汉托人带来的好茶叶呢?快给客人沏上哟!”
一位膝盖上也打着补丁的卫士端茶奉上。
举国尽知其大名的人物和他的卫士一样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可他的一言一行都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卫立煌对眼前的一切莫不感到好奇和新鲜。
毛泽东看到了他的神态,于是说:“我们这里条件很艰苦,卫副长官还请包涵一些!”
卫立煌急忙说:“哪里,贵党贵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却能创出令人震惊的战绩,可敬可佩!”
然后他转入正题,对毛泽东说:“毛先生想必也已经知道,我卫某在前线并非不努力作战,官兵们也是拼死博杀不计伤亡,可是日军火力凶狠,前所未见,我部虽付出重大牺牲,却仍然不得不节节后退。对比起贵军在敌后的多次伏击屡战屡胜来,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卫某此来,正要请教毛先生:贵党对于抗日战争的前景,究竟如何判断?”
毛泽东沉思了一会,狠狠地吸了几大口香烟,然后向卫立煌敬烟道:“噢,卫总请抽烟嘛,这是贺龙他们在前线缴获的日本香烟,比我自己种的土烟好抽得多呢!”
卫立煌接过烟,自己划着一根火柴点上火。
然后毛泽东说:“说句不是官场应酬的话,贵部在忻口作战的惨烈程度,我是可以想像得出的。日本毕竟是经过明治维新的强国,他们的装备是现代化的,国军仅以血肉之躯进行抗击,当然不行,无论怎样英勇作战,都无法抵挡。所以忻口及太原的败退是必然的!”
卫立煌心里一急,忙说:“毛先生,如此说来,我们不抗日也罢了?”
毛泽东说:“当然不是,我们不但要抗日,而且要取得全面胜利!但是在作战中,要注意‘避其锐气,击其堕归’才行,不能与日军摆开阵势硬拼。换言之,即应利用我国广大的地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集中我们的精锐,大踏步地前进,大踏步地后退,实施机动作战,每战必求歼其一部,积小胜为大胜。”
然后毛泽东转向于旺道:“你从前线回来,你说呢?”
于旺笑着对卫立煌说:“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虽然比我们强出许多,可是比起日军还有很大差距。以自己劣于对方之处硬捱日军的优势火力,必然难于坚持。而我们在敌人后方避开日军锐气,专打他的要害,今天消灭他五百人,明天消灭他一千人,长久下去,日军当然难以支持!”
毛泽东笑笑,抽了一口烟,才对于旺说:“说得好,看来你在讲武堂真没有白学!”
卫立煌看着对方两人,心里对比着,若是蒋委员长接见客人时,必不容他卫立煌在边上插嘴,看来共产党内的政治气氛比国民党内部宽容得多。不过听了对方的答复却让他放了心,他知道共产党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他想了想,仍然不解地说:“就凭贵军在敌后的游击战术吗?”
毛泽东笑答道:“如果我们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进行,答案是确定的。”
看着卫立煌困惑的神色,毛泽东又说:“中日之战,若想中方取胜,并非经几次大规模的会战,二三年可就。现在国民党当局内部有两种思潮,一曰速胜论,他们认为动员了全部的军事力量,打几次决定性的大规模会战,经一年半载的功夫,即可取胜。卫总在忻口也看到了,这是不可能的;二曰抗日亡国论,他们认为中国根本不可能与日本对抗,对抗必亡。可是不对抗不是更要亡国吗?难道给日本人大谈什么礼义仁耻,他们一不好意思,就退兵了吗?所以我说,贵党内部的这两种思潮都要不得。抗日战争我们中国当然必胜,不胜利我们就没有出路,但同时也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才行。简言之,这场战争,日方利于速决,而我们中国则利于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