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八 岁 的 哥 哥
宏亮属猪,虽非回民却从来不吃猪肉。1963在北京初中毕业后,集体支边到人称“北大荒”的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完达山农场,经短期集训后分配到四分场五队养猪。队领导本意是照顾他身单力薄年纪小,可他却说自己属猪养猪是缘分。两年下来,宏亮的猪号逐渐扩大,猪舍由原先的草房改为砖瓦结构,他自己也成了小有名气的养猪班长。
这天是宏亮十八岁生日,远在京城的爹妈记得,可他自己却忘得一干二净。和往常一样,宏亮一大早就来到猪号给猪喂食,邻近职工住区的鸡鸭闻着味赶来争抢。为了对付这些不速之客,他曾试着往猪食里掺药,猪吃了没事儿,可鸡鸭却受不了。
“你看,倒一个,又倒一个!”宏亮笑着对伙伴说,满脸得意,手舞足蹈。
鸡鸭的主人发现后告到队长,宏亮不仅受到严厉批评,还包赔损失。
今天他学精了,不再掺药,而是在前来抢吃猪食的鸡鸭嘴里插了一根短棍儿,让这些鸡鸭只管不停地叫却合不上嘴。
“你们叫吧,我去忙我的喽!”宏亮说着,赶上猪群放牧。他骑在一头600多斤的大种猪背上,一路扬鞭慢跑,嘴里哼着《俺是公社的饲养员》。看到骑猪放猪,队上人已经见怪不怪,反而觉得开心快乐。可许多人并不知道,宏亮还能用猪拉车呢!每次在猪号搬运饲料,他都把大种猪套在小推车上,一路吆喝着拉运。大伙只顾高兴,完全忘了养猪工作的賍和累。
放牧回来,宏亮衣服也不换就直奔食堂。许多职工,特别是女青年,一见就躲,说闻不了他那一身的猪屎味儿。
“没人坐,正好自己一桌。”宏亮不在乎有人嫌弃,心说:“有本事,想杀猪吃肉时也别来找我!”
猪号挺大猪分两种,一种是种猪,一种是育肥猪。为了让育肥猪尽快增膘,小时都得“节育”。今天下午,宏亮就要亲手劁猪。在农村,这是一种颇具身价的赚钱手艺;在农场,也是一门被人高看一眼的专业技术。宏亮胆大心细有悟性,很快掌握了畜牧技术员才具备的劁猪技艺。只见他,揪起小公猪的尾巴,迅速抹上碘酒,随即闪电般地两刀下去,被劁的小公猪“嗞儿嗞儿”叫着狂奔,虽抹了药仍疼得在地上蹭屁股。
“没事儿吧?”新来的饲养员问。
“没事儿,一会儿就好了。”宏亮胸有成竹。
劁猪后留下的一小盆猪后肾,本来没人要,可宏亮却把它洗净送给了老班长。
“好东西,补肾!”虽然老班长喝着小酒赞赏,可他老伴和孩子都不吃,嫌赃。
宏亮正要走,老班长把他叫住,低声说:“往鸡鸭嘴里插棍儿是你干的吧?都闹翻天啦!快去队长那儿认个错,往后可不兴这样!”
下班前,宏亮到队长那儿“投案自首”回来,特意关照值班的饲养员,一是东头圈里的母猪临产,注意观察,有动静赶快通报,他好来给母猪接生;二是晚上八点半准时把猪赶到外面规定的地点排尿,让它们养成习惯。
他交待完还不放心,吃过晚饭又到猪号巡视一遍,并给没种疫苗的几头种猪打了疫苗。宏亮径直走到猪旁,举针抽药,先是轻轻抚摸它的耳后,然后准确注射,那猪“嗷”地一声便平静如初。两年来,宏亮的猪号不仅保持着母猪产仔“平均窝活10头”的全场最高纪录,而且从未发生过猪瘟疫病。
回到宿舍,宏亮在自制的小台灯下,开始筹划更大的图谋。前些天到场部开会,他得知科研所新开发的瘦肉型优良品种已经通过专家组评审鉴定,具有很大的提质潜力和很高的增值效益,若能在自己的猪群引进试点,猪号准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这个十八岁的哥哥越想越美,情不自禁地拿出特意从北京带来的梆笛,吹起自己喜爱的广东音乐《步步高》。那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催人奋进……
注:故事情节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