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在埃及参加婚礼(埃及婚俗)二


  共有68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 在埃及参加婚礼(埃及婚俗)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见马克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29 积分:446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9/4/10 15:31:00
在埃及参加婚礼(埃及婚俗)二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3 14:59: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次穆德在城里的奢华婚礼

我们另一个埃及同事穆德(全称是穆罕默德),出身富庶家庭,他的婚姻也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穆德的女友是他姨家的大妹妹,姨表亲关系。

在埃及近亲结婚是允许的,因为这样可以亲上加亲,既能保证避免娶错姑娘嫁错郎,同时又维持了家族血统的纯正。特别是对于官员、贵族和富有阶层来说,从自己的家族中选择配偶还可以保证财产不扩散、不外流。所以,埃及人绝不会轻易将女儿嫁给陌生人。女婿的首选是堂亲,也就父亲的子侄们;其次是表亲,即母亲的子侄。

穆德家里有姐姐和弟弟。姐姐是位医生,已经嫁出去,在开罗居住。穆德弟弟是痴呆弱智儿,比穆德小两岁。

穆德父亲原是银行供职的职员,几年前因病去世。其母亲是苏伊士政府的公务员。他们家庭很富有。我妻子到埃及探亲时,穆德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这对于外国人是很崇高的礼遇。我们来到穆德家时,穆德已经将客厅打扫的干干净净。等了一会儿,她母亲从卧室出来欢迎接待我们。埃及人接待来客只在客厅,未经主人允许,外人绝不能进入居住的房间。再则接待客人,只是男主人出面,只有客人是夫妇或女士,女主人才出来。我们夫妇到来,穆德母亲很高兴,热情款待我们,准备了了许多糖果糕点,为我们泡茶、沏咖啡,。

当我们得知这位女士孤儿寡母,既在外工作,又承担起家务,且要抚养弱智的小儿子,表示很钦佩时,她耸耸肩,表示不以为苦,反以为荣,她说,这是真主的安排,是考验历练我们。听后我们很不理解。这反映了埃及社会对家庭残疾儿十分重视和关怀的意识。

穆德是个典型的阿拉伯人种,有着瘦消的脸型,突出的眼眶和鼻梁,黑褐的皮肤和倔强的性格。他大专毕业后,曾在阿联酋迪拜某石油公司做了几年经理,每月收入上千美元,工作得心应手。迪拜是世界上获取汽车驾驶执照最困难最严格的国度,穆德轻而易举。由于他父亲突然去世,家中没有男人扛大梁,所以要照顾妈妈,还要照聊弟弟,他理所当然的回家了。他英语讲得不错,来到我们公司后,立马就和我们打得火热。他能干,能吃苦,也会犯脾气,只要不顺心,就自言自语,嘟嘟囔囔,说起没完,因为说的是母语(阿语),我们也听不懂,只知道穆德又犯了。

我妻子探亲之际我们到亚历山大游玩,请穆德为我们开车,领路。他高兴地不得了。因为从苏伊士去亚历山大要经过他女友家。他可以会女友去。我们长于穆德30岁,是他父辈人了,所以他也不避讳我们,有时还向我们请教有关中国的风土人情。在穆德带领下,我们先到他女友家(穆德的姨家)。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到达那里时已经早上9点多。穆德姨父正在家做好了早点等侯我们。除了穆德的姨兄刚下夜班还在睡觉,他们全家出动,盛情迎接我们中国人。请我们品尝当地新鲜水果,热情为我们泡茶、沏咖啡,做特色埃及早餐。

我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和他们全家不很熟练的英语交谈很是投机,尤其是穆德的小姨妹,她女友的妹妹,对中国太神往了,接二连三的提问题,求知欲望强烈极了,让我们解答她的疑难。

     因为埃及曾为法国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埃及人有教授学习英语法语的背景。一般的家庭,小孩子在3岁时就学习《古兰经》,到六岁时就学习英语或法语。所以埃及社会民间讲英语很普遍。

穆德的姨父是中学体育教员,英语能够讲两句,比我好。穆德的姨姨是小学老师。穆德的女友是在校的大学生,即将毕业。埃及女人一般结婚后都不出去工作,是全职家庭妇女,相夫教子。大学毕业生也如此。

他的姨哥在一家石油公司供职,她的小姨妹在中学读书。一家人幸福欢乐,家财殷实,是埃及社会的小康之家。

在埃及有个规矩,无论在男方家或是女方家,未婚的男女不能单独在一起。因此,穆德姨父始终在客厅陪着我们,而穆德女友除了在卧室梳妆打扮外,一直在她父亲的监视下。

后来穆德携女友陪我们一起游览亚历山大。我们一起照相,一起喝茶,在中国城唐人街,我们请他俩享受了一顿美味中国餐。那中国厨师纯正的铁板牛肉让穆德后来想起就垂涎欲滴。

苏伊士是埃及第三大城市,政治、经济的小中心,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是埃及较为开放的地区,其婚姻习俗也很开放。

穆德婚礼在在苏伊士一家相当豪华的宾馆举行,直到午夜时分,我们离去。这一天,新娘身穿漂亮的西式白色婚纱,穆德则穿黑色西服、白色衬衣,并打上领带。伴郎伴娘一个都不少。来宾们坐在宾馆大厅里,男女可以混坐在一起。《结婚进行曲》响起,新郎、新娘在伴郎和伴娘的陪同下手挽手缓缓步入厅堂。人们一面欢呼,一面在他们头上撒下祝福的鲜花。新郎、新娘在厅堂正中坐定,婚礼主持人给他们献上一杯象征幸福美满的玫瑰露,宴会和庆祝活动正式开始。专门请来的小乐队开始伴奏,能歌善舞者为大家表演欢快的节目。婚礼当中,新郎、新娘会亲手切开结婚蛋糕与来宾分享,并向众人散发甜点和小礼品。婚礼结束时,新郎、新娘站在宾馆门口欢送客人,之后返回自己的新房共度良宵。

这样结婚费用一般非常昂贵,婚礼的平均支出高达上万美元,普通收入者难以承受。

举行婚礼的那天,穆德家的女眷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新娘家接亲。接回苏伊士后直接入住宾馆,连带女方的亲戚朋友,这是一大笔费用。宾馆的大厅里一个能拉能唱的音乐班子,在几个大音箱的陪伴下,疯狂嘶叫,狂喊,架子鼓……电吉他,构成音乐装备现代化。

装扮妖艳的各位女士,和身穿夜礼服的彬彬男士,先纷纷席间落座,后几百人在一块劲歌热舞,好不热闹欢快,场面热烈。围观者都是当地的民众,和亲戚朋友。

婚礼的高潮和热点是新郎新娘唱歌跳舞交换戒指等。这时声音的分贝达到高点,声嘶力竭,连喊带叫。

贺喜的宾朋欢呼跳跃,埃及婚礼区别于我们中国人的最大特点是不举行宴会,只是唱歌跳舞,到后半夜,才吃蛋糕。但是喝饮料。

埃及人没有认亲的程序。所以也不用当面送钱。我们给埃及人的礼金都是事先赠送的。在城市人结婚新娘随便看。

我一直被困扰的问题就是近亲结婚的现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阿拉伯国家已认识到近亲结婚的苦处。许多阿拉伯医学家们号召人们避免近亲结婚

在埃及北部城市和沿海地区,由于妇女拥有与男人平等的学习和工作机会,性别隔离与歧视现象不像传统的伊斯兰社会和埃及南部地区那么严重,因而男女可以自由交往,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较为普遍。年轻的小伙子可以与心爱的姑娘在公众场合下认识,还可以一起上学,一起工作,一起就餐、休闲和娱乐。譬如我们公司的会计艾哈迈德就是如此。他是会计学硕士,很有教养,笃信伊斯兰教,在苏伊士地区很有威望。埃及没有专业的宗教职业人员,即我们所说的阿訇,如果宗教知识德才出众,被人们尊称为老师,艾哈迈德就是。

他自由恋爱找的未婚妻。比较长结婚准备时间。主要是埃及城市的房价普遍很高,大大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因而需要很长时间攒钱,以购置新房,准备婚礼。我们回国后他才结婚,没有参加他的婚礼,在他来中国访问时候,我妻子送给他们丰厚的礼物。

第四次是苏伊士银行行长的儿子婚礼。

有钱人家的婚礼大多在豪华的游览船上,或者在高档的五星级饭店里举行,行长儿子选择在苏伊士郊外的俱乐部。期间高朋满座,声势浩大。在埃及,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不同,婚礼的规格则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富贵人家的婚礼往往持续一个月之久,天天宾客济济,婚宴豪华丰盛,并请来乐队、歌唱家、舞蹈家表演助兴,场面隆重热烈。

 埃及至今还流行一种部落传统婚礼习俗。按照当地的传统做法,婚礼在新娘家里举行。女方家请人帮助宰杀男方家送来的羊招待宾客。宴会后,新娘坐上花轿,来到新郎家,参加男方家举行的婚宴。婚宴前后持续半个月时间,天天宾朋满座。参加婚宴的人们携带着宰杀的家禽作为贺礼。据说贝都因人这样做,我们没有考证过。

埃及的科普特族人的婚礼习俗也别致有趣。全国约700多万科普特族人,自古以来信奉基督教,他们订婚仪式可以在教堂里举行,可以在俱乐部里举行,也可以在家里举行。但是婚礼仪式一定要在教堂里举行。

在埃及期间我每参加一次婚礼,都能感受到幸福与欢乐,也能体验到埃及人知足长乐的生活观念和开朗豪放的性格。但是,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不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旧的传统习俗,至今仍在埃及各地流传,的确让人难以理解。 

无论何种婚礼都有特色,但他们都有共性:宗教意识强烈。主要看双方家庭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和富有程度。特别是宗教信仰,如果双方信仰不同,是绝对不可能结婚的。再则要讲究门当户对。

<!--EndFragment-->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3 22:24:00 [只看该作者]

     从城乡不同的婚礼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4 8:40:00 [只看该作者]

城乡婚礼有不同,

近亲结婚旧俗风,

近来逐步在改变,

宗教意识属共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望见马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29 积分:446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9/4/10 15: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7/31 10:32: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两位版主点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