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读书(2)


  共有63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读书(2)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蓝宝宝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0 积分:111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4/24 21:48:00
[原创]读书(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31 10:09:00 [只看该作者]

读书(2)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址的前身地处静安区繁华的南京西路上,南京路是东西走向。那馆址现在是否迁移,我已经很久没去考证了,估计应该早就搬迁了。小时候清晰的记忆中,靠近馆址东面是在南京西路十字路口往南北发散的泰兴路,靠近馆址西面是在南京西路丁字路口往南延伸的茂名北路。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整幢大楼美观大气,建筑结构合理顺畅,坚固豪放,气势磅礴。那大块大块的巨石代替了小块的墙面砖,这是曾经上海租界上外国人建造的大型建筑。不可否认外国人在上海建造的建筑基本上都壮观豪华,名符其实的美观、大方,西方人的办事用心、能力与结果不得不令人钦佩。大楼矗立在大片绿色草坪、鲜花锦簇之中,一片色彩斑斓的纷繁为大楼衬托出异样的光彩,上海人60年代的儿童时代过得还是有出彩之处。大楼离大门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鲜花草坪小路,富有诗情画意。

那时候我每天都有记日记,每周都有记周记的习惯,陆老师在家长会上、家庭访问时都告诉那些家长,让他们督促自己的子女向我学习。在那段时间内,我真成了一个众人瞩目的好学生,我甚至于在父母亲面前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的优秀,如何被老师赞扬,老师让大家都向我学习,小小的年纪,不可一世。

陆老师为我们这些好学生,办了一件好事。我们享有别的同学不存在的优先权,优越感。那时一般市民很贫困,如果看书要花钱的话,家长都不会让子女去啃什么书本的。上学读书,那是普及小学文化程度,出于无奈。在此期间,我不间断的去少儿图书馆借了各种各样的少儿读本,阅读了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等等书籍。然而到今天我是没有记住一部书籍的内容,只记住了某些书籍的题目或者作者名字。譬如《家》《三味书屋》《卖火柴的女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诸如作者“鲁迅”“茅盾”“巴金”“保尔柯察金”“高尔基”等等。甚至于说不出一个字的内容,居然忘得精光滴滑,有时想想也好笑。显然没有珍惜这大好的机会,但是书中描写少女的阿娜多姿,妩媚美艳的情节,楚楚动人的可爱形象在脑中却是忘不了抹不去,还是依稀有个大概轮廓。

我进入中学求学。上海市七一中学,是区重点中学。那时进区重点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考入大学,那时进初中也要进行升学考试,不是现在的义务教育。原本我们的口头禅——称教师为老师,进中学后便改成为先生。

我的班主任孙先生任课数学课程——代数、平面几何,我的数学成绩居然也十分好;语文、作文的先生是姓蒋的女先生。

蒋先生是一个老年女先生,是旧时代过来的老知识分子。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慈祥善良,让人感到亲切,蒋先生教学经验丰富,令人钦佩。蒋先生经常拿我的文章作评析,然后帖出来,让同学们学习我的作文思路。

在初一下半学期,少女长到亭亭玉立,如花似玉,人见人爱阶段。我在小学少儿图书馆的借书卡已经过期无效,因为进入中学意味着从少年进入到青年,所以少儿图书馆的借书卡肯定过期作废。我爱看书的毛病由此来了一个变化,我得变着法儿,从其他门道得到我要看的书籍。

夏天到了,每年开心的暑假到了。那时舅舅、舅妈在上海华通开关厂上班,住在上海闸北区共和新路华通厂的公房中。我约妹妹与我一起去舅舅家玩。我灵秀、漂亮的长相与聪明脑袋瓜子的遗传基因是父亲,我的外向型个性与倔牛脾气却像了爽直、暴躁脾性的祖父,女孩最注重的身高,想不到尽让矮个子外公遗传给了我;妹妹平平的长相应该是外婆遗传基因起作用,聪明的脑袋同样是父亲遗传基因起作用,妹妹的内向型个性与贤淑脾气像母亲,温柔和顺,妹妹的身高,让祖父的高个子好基因传承了下来。尽管我与妹妹之间存在着冰火两重天的长相与个性,然而我们是骨肉至亲,妹妹很听姐姐的话。姐姐我让妹妹陪我一起去外婆、舅舅家玩,妹妹自然一口应允。

那景象如今还记忆犹新,第一次我们姐妹两是徒步往闸北公园共和新路方向行进,走到闸北公园处我们已经如被射坏了腿的小鹿,一瘸一拐硬是撑到了舅舅家。走了一上午的路,跌坐在舅舅家的椅子上直喘粗气,两眼乱冒金星,被舅舅、舅妈、外婆数落的像落汤鸡似的难堪。舅舅心疼的说“你们这两个小妞,不要命了,谁让你们来舅舅家不乘汽车的”我连忙说“我们走着好玩嘛。”外婆紧接着说“还好玩,小命都不要了。”妹妹闷声不响不发财,我又如扫机关枪,放连珠炮似的说开了“我们没有向妈妈说嘛,我们没钱乘车子嘛。”舅妈发话了“难得星期天到舅舅、舅妈家玩,别为妈妈省钱。”随即转向舅舅说道“姐姐也真是的,小孩子到亲戚家玩,怎么就这样吝啬,连车费都不给外甥。”我又抢着说“不是的,是我们自己没说出来到舅舅家玩,我们没敢向妈妈拿车钱。”舅舅心疼得摸着我们两个人的小脑袋说道“这次就这样了,下不为例,我会向你们妈妈说的,下次来舅舅家一定得坐车前往。”以后我们去舅舅家,就在静安寺乘46路柴油车直达目的地,46路汽车燃的是柴油,声音轰鸣,上车说话,听不清声音。在车上如要说必须的话,得像与半聋子对话样的大喊大叫。46路柴油车,那是那时候的一道特色风景线,应该早就改朝换代,进了上海城市的历史博物馆了。

舅舅是母亲最小的弟弟,小舅舅称母亲为大姐姐,舅舅与舅妈结婚没几年,姑且说是成家了的年轻人。我那时已经进入青春时期,在小学时代的少儿图书馆中没有真正涉入爱情有关的成人小说。居然在舅舅家的五斗橱桌面上看到了一本厚厚的书,那是一部长篇小说《火种》,我迅速将此书翻了一下,在其中发现了爱情方面的描写,居然情不自禁的被吸引了进去。我像看到了宝贝一样,如痴如醉的看了起来。当然一时半会儿看不完。吃过午饭,我又啃了一会书。我很清楚,我与妹妹得回家了。当然我不愿放弃读书的愿望,于是我说道“舅舅,这本书借给我,让我拿回家看,看好以后,马上送回。”舅舅严肃地说“这是我向我们厂图书馆借的,有借书日期还书日期的,迟了要罚的,你得马上还给我。”舅妈恐怕外甥看了这些带有男女之事描写的书籍会造成不良影响,以至于让外甥走上歧途,马上沉下脸,对着舅舅嚷嚷“你咋搞的,这书不能让外甥看,让姐姐知道,你我都得遭骂。”舅舅笑着说道“没事,华华看完马上拿来给我,姐姐知道了也没事。不过不要误了学习,知道了吗?”

我拿到了书,如得到了宝贝一样欣喜若狂。小脑袋点得如拨浪鼓似的欢快,说道“舅舅放心,不会影响我学习的,我看好后马上还给你,保证不误事。”我与妹妹回家后,家务我就不做了,让妹妹去做吧,她也不与我计较。因为她与书无缘,我与书有缘。我睁大眼睛,捧着我心爱的书,如饥似渴的读啊,读啊。开饭的时候,母亲连叫三遍,才把我从书中换醒过来;我赶忙把书藏好,吃了饭后,又开始埋头读书,继续与书作快乐伙伴;晚上睡眠时间到了,母亲要熄灯了,这时候我没有办法再藏着掖着了,只能现原形了。我说道“妈,你熄灯吧,我到小楼上看一会儿书。”我捧着书,要想离去,其实母亲早就发现了我这个所谓的秘密,母亲说话了“看什么书啊,能当饭吃吗?长大了找份好的工作,妈就省心了。在这些孩子中,就你让妈牵肠挂肚的,终日里不得安生。这书真是害人不浅哪,看了就如着迷了似的,不想吃饭,不想干活,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的祸害啊。”我可没时间理睬母亲那套小市民的市侩哲学,继续我的读书生涯。

我读完《火种》长篇小说,还给舅舅,之后我又向舅舅借了《上海的早晨》长篇小说,此书主要叙述的是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上海民族资产阶级的故事。还借了其他带有男女之事描写的长篇小说书籍。我的荒唐不法行为终于让舅妈忍无可忍,向母亲告发我所谓看黄色书籍的劣行。我在舅舅这儿借书的渠道被母亲彻底封锁。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母亲的教育对我无动于衷,我的耳朵如聋子,眼睛如闪光灯,我把书仍然看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那时父亲不在我的身边,去大西北甘肃兰州支援内地建设去了,我与谁都没有商量,继续玩那人书共舞的互动杰作、游戏。在这期间我又通过另外的渠道借了《战火中的青春》《战斗中的青春》《小城春秋》《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书籍,继续深入其中。以至于那个时候,母亲说的这句话是她的主题“这小妞看来是没得救了。”

班主任孙先生是比我们大十岁左右的女先生,刚从上海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进中学任教。那时阶级斗争的氛围很浓厚,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学校经常组织看什么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类的电影,我们小孩子家也不懂什么东东,只知道读书,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后来才知道孙先生是大地主的女儿,怪不得在政治上,她从来都不敢多说一句话。她就教她的课程,由此组织上曾经把她打成白专道路上的典型,拉出来批斗;当然她也十分会见风使舵,在工宣队进驻后,她早就与她的大地主家庭划清界限,大骂自己的父母,说永远不再认识自己的父母,与工宣队打成一片,熔成一炉,既而保护了自己;不过逃出一劫,逃不出另一劫,她找的男朋友是本校的一个高级职称的模范教师,同样出身大地主家庭。然而他死心眼,与父母关系特好,特孝敬父母。父母让他别到原籍老家去看望他们,但是俞先生不忍心看着老父母孤单,竟然在非常时期去看望老父母,被造反派、工宣队逮了个正着。于是俞先生被隔离审查,孙先生拖着未满月的婴儿,含泪独自承受阶级斗争的恶果。她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公婆联系,她想划清界限,这样的界线能划得清吗?那时我们毕业分配是工宣队与她直接插手的,毕业分配宣布工矿与外农名单后,她便藏了起来,她怕被同学们狠狠地揍。同学们都痛恨她,说“都是她害了我们的一生,如果碰到她,非打她个半死不可。”读书生涯在那上山下乡的阴影中结束了,结束得凄惨、伤感与痛心。

我与书再见,那是我离开学校,被卷入上山下乡政治运动几十年之后。一场祸害人性,祸害人才,祸害生灵,人世间的大浩劫起始后的一个偶然的巧合之中......

世事沧桑,人生易老,恍然之间,人生已进入夕阳红的岁月,而童年、少年的往事,特别是上学读书时的一幕幕场景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心潮起伏,情感澎湃。幽默、乐观、好奇、热情、大方,种种少年情怀趣事,仿佛发生在昨天,那一幅幅生动画面让我时时流连,久久回味......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31 15:5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在那样条件下还读了那么多书,真了不起。我的读书条件要好的多,一是进中学后学校图书馆就可以借到书,二是因为我看书特别快,父母单位的资料室也允许我去借书。记得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烈火金刚。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蓝宝宝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0 积分:111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4/24 21: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31 17:4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闯北走南在2012-8-31 15:54:00的发言:
      楼主在那样条件下还读了那么多书,真了不起。我的读书条件要好的多,一是进中学后学校图书馆就可以借到书,二是因为我看书特别快,父母单位的资料室也允许我去借书。记得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烈火金刚。

谢谢闯北走南版主关注、支持、捧场。

我小时候真爱读书,但是是那种喜欢看故事那种读书,其实真是一种兴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1 8:48:00 [只看该作者]

小学少儿图书馆,

中学舅家有发现,

此后着迷办法多,

文革全毁一瞬间。

我也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长篇小说的。第一本是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的描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初期故事的《金色的群山》。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蓝宝宝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0 积分:111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4/24 21: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1 10: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2-9-1 8:48:00的发言:

小学少儿图书馆,

中学舅家有发现,

此后着迷办法多,

文革全毁一瞬间。

我也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看长篇小说的。第一本是从父亲单位图书馆借来的描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初期故事的《金色的群山》。

谢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支持、并送好诗捧场。

我小时候只知道看书,但是没有珍惜读书的机会,换句话说没有理解读书实质性的涵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4 23:01:00 [只看该作者]

世事沧桑,人生易老。小时候,特别是上初中阶段。很是想念。那时候只知道好好念书。后来文革的停课闹革命,一下子把大家读书学习的那股劲,弄没了。后来又荒废了最适合学习的青春时期。真可惜!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蓝宝宝
  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10 积分:1115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1/4/24 21: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9/5 7: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穆怀书在2012-9-4 23:01:00的发言:
世事沧桑,人生易老。小时候,特别是上初中阶段。很是想念。那时候只知道好好念书。后来文革的停课闹革命,一下子把大家读书学习的那股劲,弄没了。后来又荒废了最适合学习的青春时期。真可惜!

谢谢穆怀书版主关注、支持。

版主所言极是,我们都是被政治运动耽误的一代。现在人老了,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只能回忆那美好的时代,梳理一下人生,做一下乐在其中的自我排遣,不至于得抑郁症,呵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