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大榆树下


  共有116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大榆树下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素心若雪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05 积分:5743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8/10/31 12:52:00
[原创]鬼话连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1:41:00 [只看该作者]

                         大榆树下

        这里成为家属院的核心有许多原因,也许它不偏不倚正处在四栋家属房的中间,成为院中大人孩子活动的必经之地;也许这里拥有一个水质不错的压水井,全院的人生活用水都离不开它;也许这里夜晚亮着一盏昏黄的路灯,半个院子的居民都能感受到它的恩泽。但我却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有一棵高大的榆树。

        这棵榆树的树龄至少在四十岁以上,足有六层楼那么高。他的皮粗糙开裂,沟壑纵横,孩子们脚踩罅隙,能很容易 地爬上爬下。它的枝干虬劲,盘曲多姿。叶子细碎而浓密,苍翠蓊郁,遮出半个院子的阴凉。它的根最奇特,从离地一尺多的地方横逸一老筋,延至二尺左右,又垂直扎入地下。人们坐在上面侧倚大树舒适又惬意,久而久之,树根磨得又亮又滑,成了天然的“板凳”。“板凳”旁从根盘曲,天生许多坑穴,弄干净了,成为女孩子过家家的好地方。

      春天老榆树绿得最早,一树翠绿的榆钱层层叠叠,鲜亮亮肉嘟嘟地挂满枝头。新鲜的榆钱甜香可口,是那时孩子们渴望的美味。于是常见一些身手矫健的男孩子光了脚,三下五下爬上树腰,在大人孩子的注目下美滋滋地骑在粗大的树枝上,费尽力气折下挂满榆钱的枝杈来。于是树上树下一片毫无顾忌的咀嚼声,往往未到开饭之时,肚子就已填饱。

        夏天,老榆树用它茂密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遮出一片阴凉。树下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新闻发布会”“女红竞技场”“休闲娱乐园”“棋牌俱乐部”“经验交流所”兼而有之。早饭后,艳阳初照,闲来无事颐养天年的老人们就三三两两地来了。拎条小板凳,端着小茶壶,扇着芭蕉扇,三五成群聚在树下,或聊聊天,或打打扑克下下棋,悠闲而自在。下午,骄阳似火,无班可上当家理事的女人们呼朋引伴地来了。垫上一块凉席,铺上一个布垫,面对面地坐着,有的搓麻绳,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衣,边干边交流,热闹而忙碌。晚饭后,暑气渐消,大人孩子全出来了,天南海北聊得热闹。有的孩子干脆端着饭碗蹲在树下聚餐,你塞给我一块玉米,我掰给你半块窝头,你品品我的咸菜,我尝尝你的粥,叽叽喳喳,友爱而有趣。

         有了这样一个天然社交大沙龙,院子里有什么新鲜事,都在人们的话题范围之中。一家来了客人,大家都关心;一家有难题,大家出主意。有打扑克下棋的,就有许多围观扒眼的,在不断地出主意乱支招争得面红耳赤后,人人技艺见长。有买了漂亮新毛衣的,就有许多模仿编织的,织了拆,拆了织,几度揣摩几度尝试,终于创造出新的花色。有抱着小孩子来的,就有许多抢着抱争着哄的,几番嬉戏,几番逗耍,以致“贼风入耳“,从此孩子再不安心在家呆着。有端了盆到井边收拾菜的,就有许多围上来帮忙的,刮土豆皮,摘豆角丝,掐芹菜叶,一阵麻利的忙活,一阵愉快的合作,七八口人吃的菜,一会儿就收拾得利利索索。

    冬天来了,天气太冷,老榆树下少了聚会的人,显得寂寞。但到了晚上,则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学生的作业不多,吃完饭,不约而同地聚到大树下,几十个孩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也就七八岁。照例是男生一伙女生一伙捉迷藏。大树下就“家”,藏起来不被捉住并成功地回到“家”就算胜利了。一伙中有五个被捉到就是整体失利,藏的权利自然转让对方。大家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决不会在对方藏的时候偷窥,也决不会躲在谁家不出来。

    “开藏了!”一声唿哨,一伙人就迅速消失在黑暗中。那时可藏身的地方很多,家家都没有围墙,木板竹竿围的栅栏可以随便出入。放杂物的围栏,存煤块的小仓,堆玉米秸的角落,铺着厚厚树叶的树坑,月光照不到的旮旯,都是藏身的好地方。没有组织,但互助有序。大的领着小的,跑得快的拽着跑得慢的,找到理想的藏身之所,或伏或蹲或立,悄悄地躲着。不管藏身于谁家小院,大人发现了都不会责备。有童心未泯的还会帮你藏得舒服些。一会儿,对手来了,敲山震虎式的吆喝着,打草惊蛇式地翻腾着,有时还故意高声说些逗笑的话,想让藏着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暴露了目标。这时藏身者需有较强的判断力和极强的忍耐性。虽然心咚咚剧烈地跳着,虽然笑意已跳到嘴边,也要屏住呼吸强忍笑,一动也不动,等到对方走远了,才试探着站起来,猫着腰,悄悄地向大树迂回。突然,神秘的身影被对方发现,一声惊呼,一阵杂沓,全作鸟兽散,秩序全无。有的侥幸跑回“家”摸着大树高喊:“到家了!”有的就被捉住垂头丧气做了俘虏。一番清点后,又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孩子们照玩不误,撒欢跑起来,手脚身上都热乎乎的。那时物质匮乏,大人孩子瘦者居多,但却是瘦而不弱,很少有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的,倒是多数孩子眼神极好,黑暗中视力优势明显,几十个孩子没有一个戴眼镜的。

     后来,一场空前的浩劫开始了,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原本清白无辜的人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倒,他们的亲属子女成了受歧视对象。过去风雨同舟的同志莫名其妙地分成两大派。家属孩子也卷入纠纷水火不能相容。大榆树下再也没有了和睦融洽的聚会,孩子们也不可能平等友爱的游戏了。曾看见有人耀武扬威的站在大树下骂阵,也曾看见有人低眉屏气地匆匆从大树下走过。只有那处乱不惊的老榆树,默默地  面对着人间沧桑,依然虬劲,依然浓绿。春天捧出一树甜香的榆钱,夏天洒下半院的阴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img457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那一片芦苇地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87 积分:4434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1/14 12:43:00
悖谬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3:09:00 [只看该作者]

文笔干练生动,欣赏~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xueluweidi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5:56:00 [只看该作者]

  过去许多村子、院落都有一两棵老树,它往往是这个地方的标志,成为人们对自己故乡的深刻记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16:55:00 [只看该作者]

天然社交大沙龙,
榆树成长为大众,
哪知文革风暴起,
此景失落再无踪。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4 14:52:00 [只看该作者]

这棵榆树的树龄至少在四十岁以上,足有六层楼那么高。他的皮粗糙开裂,沟壑纵横,孩子们脚踩罅隙,能很容易 地爬上爬下。它的枝干虬劲,盘曲多姿。叶子细碎而浓密,苍翠蓊郁,遮出半个院子的阴凉。它的根最奇特,从离地一尺多的地方横逸一老筋,延至二尺左右,又垂直扎入地下。人们坐在上面侧倚大树舒适又惬意,久而久之,树根磨得又亮又滑,成了天然的“板凳”。“板凳”旁从根盘曲,天生许多坑穴,弄干净了,成为女孩子过家家的好地方。
我们有多老了?五十年,六十年的时光是什么样子?时间摸不着,虚空的,但这老榆树能摸着,能看着,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它才是棵指头粗的小树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