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捡牛粪


  共有187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捡牛粪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沙海归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69 积分:5340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2 11:02:00
[原创]捡牛粪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20:56:00 [只看该作者]

 

捡牛粪

      干牛粪是内蒙牧区半牧区的“生活用煤”。它可用来烧灶膛,烧炉子,更适宜点“火盆”。风雪严冬,盘腿上炕,守一盆旺火,饮烧酒,吸旱烟,沏一壶酽茶喝到“亮天”(指浓浓的红茶一再兑水而变白),眼瞅一块块牛粪干被丢入火盆,初始冒几缕淡淡的轻烟,旺上来蓝焰幽幽,烧到最后只剩白白的灰烬。现在想起来,似乎块煤、劈柴拌子都不如牛粪好烧。

      捡牛粪是冬天的活计。一来庄稼地里、场院里没啥活儿了,二来也到了抓挠柴禾取暖的季节。更主要的是冬天朔风凛凛,牛粪风干或冻干,好捡;荒野萧萧,一摊摊牛粪易于发现,好捡。捡粪的人多了,路就越走越远,村前屯后、在五里八里的范围捡牛粪“没戏”。一般都是生产队派车结组,跑出几十里,到辽宁内蒙交界的荒原上捡“干货”。几挂车结队到一个地方,捡起牛粪可就比谁眼尖手脚快。发现一堆干牛粪就如同发现一锭“金元宝”,互不相让,谁捡到算谁的,往往是手捡这堆,眼里寻觅下堆。寒天冻地的,谁不想早点完活,早打道回府呢?

      捡牛粪,人手两件“家伙”。一手提筐,一手执钩。筐很普通,钩却是特制。铁打的钩,很像鹰隼弯曲锐利的“喙”,装在尺把儿长的木柄上。遇牛粪冻在地上,举钩一啄,扦起缝儿,掀翻个儿,干牛粪就手到擒来了。

      大冷天挎个筐满荒原上跑,我们这些知青可不搪饿,路过一个牧场代销店时,有人掏钱买了一斤柿饼子充饥。柿饼就放在棉袄口袋里,挎筐那只手,一会儿抓干牛粪往筐内扔,一会儿抓柿饼子往嘴里填,风干的牛粪冒白碱,圆圆的柿饼挂“白霜”,一走神把牛粪当柿饼填进嘴里,滋味不对,赶紧往外吐。虽说几年再教育,“学生娃”已没了城里人的娇气;虽说这里人们都用牛粪糊柳条囤装口粮,似乎已证明牛粪“不脏”;但牛粪毕竟不是美味佳肴洋点心啊!

      满载牛粪的车队抢在落日前踏上归程。车把式撒欢儿,跟车的起哄,几辆车争道抢行。有一次,我们集体户一位女知青跟的车抢行翻倒,一朵“鲜花”被压在了牛粪下,所幸没有伤人。

      知青过日子不讲什么细水长流,捡牛粪不如烧的快。“机灵鬼”给户长提建议,出“高招”:咱住的就紧挨队部,离牛圈不远,何不来个“近战”、“夜战”,就地取“柴”?户长一听,言之有理,从谏如流,半夜三更把大家从热被窝里叫起来,打着手电,提着马灯奔牛圈搞“会战”。男知青胆大,跳进牛圈捡牛粪,女知青在外打接应,搞运输。卧牛惊梦,很不情愿,站是站起来,却懒得移步,打它推它都不挪窝,男知青只好冒着被牛犄角顶、被牛蹄子弹的风险,钻到牛肚子底下找“宝”。牛圈里都是新牛粪,很少冻干,钩子用不上,只好手捧,赶倒霉踩上抓上一滩刚出膛的牛屎,两脚粘乎乎,两手粘乎乎,鞋底在沙土上蹴,巴掌往圈墙上蹭,一时哪能收拾干净?到底人多好干活,不多时,一道小有规模的牛粪“坝”(少说也有半挂车的量)迎风迭起在知青点小院里。大家回屋一通大洗,倒头接着睡。天不亮,就听牛倌在那边阴阳怪气喊起来:“今儿牛圈真干净啊,百十条牛一宿愣没拉屎……”。队长听见这话来看稀罕,一眼就打上我们院这新起的牛粪堆。也难怪,新出圈的牛粪褐黄、潮润,与多日风干的牛粪形、色都不同。队长喊出知青户长笑骂道:“一帮傻小子笨丫头,这精湿的牛粪你们猴年能烧上啊?”户长红着脸无言以对。队长大手一挥:“算了,我叫社员每家支援你们一筐干牛粪吧。”众人添柴火焰高。有乡亲们相助,我们那一冬总算没挨冻。

      事后,有人从“小报”(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新闻;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牛粪成灾,专门进口屎克螂推牛粪蛋,保护草原,平衡生态。知青们互相开起了玩笑。这说:“早知那疙瘩牛粪老鼻子啦,不如咱去捡,闹个烧的‘管够’又出国,也省得他们进口屎克螂搞什么生态工程,这不是一举两得吗?”那个说“你老倒想去!漂洋过海你可去得了呀?”第三个说:“那好办,咱坐飞机。”第四个说:“坐飞机出国捡牛粪,你可真是‘臭美’一等等了”,“哈……”。众人闹做一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素心若雪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05 积分:5743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8/10/31 12: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21:07:00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生动,没有生活是绝对写不出来的!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原创]牛年大吉 恭喜发财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22:03:00 [只看该作者]

拾牛粪,有趣儿.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1 23:18: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儿可是全年拣牛粪呢!
冬天之前还能去挖羊粪砖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2 9:29:00 [只看该作者]

  我在南方也捡过牛粪,捡回来把湿牛粪贴在墙上,等干了揭下来烧。火不小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4 15:00: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说到与贫下中农结合就是手上有牛粪,作者真成了老贫农了,但真正的老贫农又写不出这样的作品.只有我们知青.写得细腻生动.有趣.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离离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5 积分:16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0/25 8: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5 9:38:00 [只看该作者]

  好文!生动,幽默,欣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木木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08 积分:930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9/28 15: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7 12:16:00 [只看该作者]

下乡也有十年,就是没有捡过牛粪,烧过牛粪,牛粪烧的时候会不会有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快乐老头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30 积分:264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1/13 13: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16:10:00 [只看该作者]

      牧区烧的都是牛粪和羊粪,牛粪可以常年捡到,当然是当年干透了的最好(抗烧),陈年的也可以烧,火力就没有前者好了。羊粪冬天可以直接到羊睡觉的地方扫,可以直接倒在铁炉子里烧,当然这是羊群自己特有的方便,别人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冬季羊群包大约也是这样一个时间搬一次家),哈那(用木杆围起来的羊圈)会积成厚约10CM的羊粪,开春人们会把这些大约直径15-20米粪圈切成羊粪砖,立起来晾干,秋季拉回去就是冬天的烧柴了。时间住的少的羊圈,由于厚度不够,也就没有人费那个事了。
     因为牛羊吃的都是草,烧起来是不会有特别的味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快乐老头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30 积分:2641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11/13 13: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16:23:00 [只看该作者]

补一帖          
                   羊粪圈

      每年一开春,游牧的牧民、在场部定居的牧民、牧场的工人干部、还有从旗里来的干部,都会在草原上忙碌着找羊粪圈。因为这是过冬的“烧柴”。

      进入冬季,羊群相对稳定的多了,一般要半个月才搬一次家(换一个草场)。这个时候羊包相对更集中了,羊倌、更倌都更累了,搬一次家就要铲出足够羊群晚上趴着的地方,清理积雪,搭好组合羊圈,这一天都是天不亮起床,晚上天黑了才能圈好羊进蒙古包休息。

      每天出牧都要选择不同的方向,这样可以保证羊群吃到足够的牧草,维持他们的生存需要。吃得多,排泄的也多,半个月下来就积了厚厚的一层,足有十公分厚呢。这就是草原最具特色的“烧柴”。每个羊圈都有百多平米,足够两个家庭烧一个冬天的,这就是羊给人们奉献的另一种资源——能源——烧柴(露天煤炭)。草——柴,一个特殊而有趣的轮回。在平原,草是可以直接用来烧的,而在呼伦贝尔草原,草先是养活了牲畜,经过牲畜肠道的消化,排出粪便,踩踏挤压成厚厚的“粪饼”,风干、切割成“粪砖”,成为更好的能源,造福人类。

      天苍苍,野茫茫,这里的人们也欢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哟,不同风俗各有短长。

      羊粪、牛粪都是草原上的“能源”,是蒙古族牧民祖祖辈辈的烧茶、煮饭的能源。是草原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曾经被这个环节养活了那些年,那些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岁月。


 回到顶部
总数 12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