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欧美国家的“上山下乡”现象


  共有55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欧美国家的“上山下乡”现象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石希生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50 积分:4459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0/9/14 11:10:00
欧美国家的“上山下乡”现象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13 20:17:00 [只看该作者]

欧美国家的“上山下乡”现象

把几个废弃的汽车厂的厂区买下来,把那些废弃的厂房扒掉,种上橡树。因为橡树的间距和行距比较大,再在橡树之间种上中草药(不能种粮食,那玩意儿太赔钱,只有种药材才有收益!)。不只是一家公司,许多公司都开始购置废弃的厂区,而改办农场了。
这种事情没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美国著名汽车城市底特律。
底特律曾经是美国制造业的骄傲,是美国经济的发动机,更是世界汽车制造业的老大。可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底特律逐渐衰落了。不光是几十万汽车制造工人失去了工作,那些因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附带发展起来的音乐经纪人以及大批著名歌手也没了踪影。面积大得不可想象的许多汽车厂区成了鬼城,许多团伙横行其间。每当发生暴力犯罪事件,警察往往接警后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因为压缩财政支出,警力严重不足。
于是一些不甘底特律衰落而坚守在此的人们瞄上了农业和种植业。
在意大利,一位从前的土地核算员来到农村,因为他失去了工作。没有房屋可住,他就住在他心爱的房车里,在山区的草坡上牧羊,他的羊群共有600只羊,从此以卖羊为生。
但是在农村光靠种植和养殖也不行了。于是在英国的山区有人出头搞了一个“维京村”,据说维京人是英国人的祖先。那些从英国各地招聘来的失业者穿上铠甲,手执宝剑和盾牌,栽起栅栏搭起帐蓬,占山为王了。凡有游客前来参观,只能购票进入山寨,然后那些武士们才抡起宝剑和长矛进行格斗表演。真是,堂堂的英国绅士们哪,成了走江湖卖艺的了。
都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那些发达国家早期的金融银行业者,都是根据吸收存款的规模来决定贷款规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出现,信贷的规模越来越大,帐面上没钱不要紧,可以贷款嘛。于是借钱过日子成为时尚。以至于英国著名铁娘子、首相撒切尔夫人关于“国家经济好比家庭理财,决不能欠钱太多”的言论,遭到广泛的嘲笑。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也不严格,所谓资本主义就是靠资本流动来调节社会资源的分布嘛。那些国家崇尚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政府监管太多是不是太专制啦?但是光靠帐面上来回转着玩,实际上有没有那么大实力反倒没人问了。实体经济变成了虚拟经济。
当金融危机一闹起来,许多欧美人走上街头示威,拿着空锅不停的乱敲,骂政府监管失控有什么用?当初你借钱贷款那么痛快时你咋不骂呢?看来有时候还是专制一点的好。
人到失意的时候,总爱回忆“当年老子家里也阔着呐!”现在许多人唉声叹气之余,才想起实体经济的好处来了。
总结上述现象的英国经济学者对中国记者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人眼前一亮,我们要好好向中国学习!”
且慢,闹危机的国家有前“日不落帝国”、有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谁说中国就能永远不停地发展下去了?我们就没有问题了吗?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13 20:46:00 [只看该作者]

把握好世界经济发展的脉搏,不是中国走西方经济危机的老路,实在是一个重大问题。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13 21:48:00 [只看该作者]

      咱们不也有些年宣扬什么“能挣会花”吗?国家搞经济和小家过日子有很多相通之处,学西方时可别连毛病一块学来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14 9:04:00 [只看该作者]

汽车厂房改农田,

经济危机不一般,

他人开始羡中国,

咱们自己警惕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