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老知青难以活出一种状态


  共有142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老知青难以活出一种状态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石码夏荷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40 积分:2069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8/10/6 9:20:00
[原创]老知青难以活出一种状态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4 6:45:00 [只看该作者]

 

老知青难以活出一种状态

夏荷


 

讲到涟的故事,波说:“她现在很好的。”波的语气里回旋着一种羡慕之情,就为涟现在每月有700多元的退休金。

波是没有退休金的老知青。在我们这里,当年“大赦知青”,还有很多限制。已经结婚的,除非你是民办教师可以转正,否则是不能招工到国营单位和集体单位的,只能招工在社办企业,最后,社办企业的老知青都没享受退休养老金,波是其中的一个。

波现在的日子也是可以的,依靠丈夫和孩子。但同是老知青,没一分聊以消遣的退休金,心理很不平衡,她说:“自己有一份退休金,花起来也比较自在。”这就是一种最朴实的精神追求,她该有的,她为什么没有?

经常在工农路上遇见农场“64人”友财,他上山下乡15年。1979那年,农场欧书记跟他说:“你胃不好,赶快申请病退回城吧。”友财就“病退”回石码了,在知青办属下的一个单位干临时工14年,因为是“病退知青”,不能转正,无固定工作,无财力结婚。如今友财孤老一人,没有退休金,依靠每月政府不到100多元的救济金和侄子、外甥给点补贴过日子。

当下的涟,从经济上看,尚且可以,依靠她和丈夫、孩子,仰赖这个民族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的古代精神。要不,一个月700元的退休金,能活出个什么状态来?住在龙佳公园内,却只能眼睁睁看游者来休闲和泡温泉。

无论如何,我那悲悯的眼光是不会从涟的身上挪移开的,一个被山风削成村妇的女知青,她能活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梦早已破灭,连怨天尤人的力气都没有了,活脱脱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世袭农民形象。

如果她本是世袭所生,我多少还能接受一点,可当下,连世袭农民的后代都奔都市去了,文化起来了,她还生活在文化圈之外,连半个文化边缘人都不是。

她那二层二厅六房的家是一种象征,非富裕的象征。一个跟南靖大山一样沧桑的家,大山还有竹林和泉水,但她那个家空荡荡的,一点情绪都没有。

如果不是文革的历史,知青的历史,涟是非一般同学可以比拟的,历史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塑造成一个土墩,等待后人挖掘的土墩,难逃被遗弃的命运。
涟的记忆力很好,言辞里尚存一丝活力,这是她给我的一小点慰藉。先前写《岁月留痕》,关于农场食堂的故事,跟我一起进食堂的三个女知青,我的记忆有点恍惚,组合是“我、涟、琴”,还是“我、涟、敏”,我摇摆不定。感情驱使,最后我选择了“我、涟、敏”,敏的确跟我在食堂干过的,但那应该是后来的事情,一开始是“我、涟、琴”。

经涟更正以后,感觉很对不起宝琴,把她调包了。如果宝琴读到这篇博文,请她谅解,岁月无情,连波自己都认不出老照片里自己是哪一个了,记忆的偏差是免不了的。只要宏观事实可信,我不追求细节的真实。

宝琴是农场“66人”中少有的幸运者,能活出一种状态来的老知青,甚感欣慰,还有一个宝琴和振发夫妻同在,作为一代人的文化雕塑。

2008-11-24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uilianluzhu
我的诗集: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shuilianluzhu&idWriter=5526111&Key=847293971
个人主页:http://2199817.anyp.cn/default.aspx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5 10:42:00 [只看该作者]

夏荷的文字很有特色,象坐那嗑瓜子儿聊天,随意,安闲,但作者的倾向象一股潜流.
无论如何,我那悲悯的眼光是不会从涟的身上挪移开的,一个被山风削成村妇的女知青,她能活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梦早已破灭,连怨天尤人的力气都没有了,活脱脱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世袭农民形象。
  
  诗的语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石码夏荷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40 积分:2069 威望:0 精华:6 注册:2008/10/6 9: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5 10:5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孙书权在2008-11-25 10:42:34的发言:
夏荷的文字很有特色,象坐那嗑瓜子儿聊天,随意,安闲,但作者的倾向象一股潜流.
无论如何,我那悲悯的眼光是不会从涟的身上挪移开的,一个被山风削成村妇的女知青,她能活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梦早已破灭,连怨天尤人的力气都没有了,活脱脱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世袭农民形象。
  
  诗的语言.

谢谢斑竹欣赏,感谢中国知青网论坛以及老三届人、老知青朋友!我喜欢用软刺来穿针走线不堪回首的历史。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uilianluzhu
我的诗集:http://blog.tianya.cn/blogger/view_blog.asp?BlogName=shuilianluzhu&idWriter=5526111&Key=847293971
个人主页:http://2199817.anyp.cn/default.aspx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那一片芦苇地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87 积分:4434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1/14 12: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5 11:03:00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用软刺来穿针走线不堪回首的历史。”——赞!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xueluweidi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5 12:20: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经历不堪言,
软刺穿针来走线,
丰富想像贯其中,
感慨深沉历万千。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海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2 积分:66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30 12:3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5 17:02:00 [只看该作者]

软刺穿针感慨万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奀石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9 积分:49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2/10 21: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6 18:54: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感。老知青难的真是太难了,这样的人为数可能不算太多。这种难,有一种刺心的感觉。无论作者用什么样的写法,这文章的角度令人揪心。在农村扎根的知青,当年真的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现在也把自己奉献在了黄土地里。国家是不是要给真正扎根的知青一点奖励或者表彰,谁能象这样的知青真的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大地呀。如果对祖国这样赤诚的知青不能获得相应的养老利益,那不是一个人的可怜。社保中,下乡的时间要算工龄的,应该呼吁当地的媒体作一个报道,让全中国再温暖一回,感动一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豆子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756 积分:31485 威望:0 精华:64 注册:2008/8/16 19: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6 20:35:00 [只看该作者]

唉!
          悲情难抑诉衷肠,
          涟妹自强住楼房。
          纵有幽怨车船载,
          自强人生无彷徨。



小豆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穆怀书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521 积分:21711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4 13: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6 21:35:00 [只看该作者]

    夏荷《老知青难以活出的一种状态》,苦诉了那些老知青身遭不幸。令人惋痛。楼主用诗的意境,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怜悯、同情、无奈,使我的心情那么阴冷。看过,交流版一篇呼吁对那些无助的知青,给以平民的最低待遇的一则人民网的信息,甚是欣慰,期待!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