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难忘苏联


  共有21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难忘苏联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灰兔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587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11/20 22:21:00
难忘苏联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11:05:00 [只看该作者]

                                                                             
          
         
  
                                                                    难 忘 苏 联        
          还记得苏联么?还记得那个横跨欧亚大陆,辽阔的疆土上有着数不尽的森林河流和湖泊的世界第一大国;那个历史上产生了无数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杰出的科学家,天才的艺术大师和不朽的文学巨匠的苏联;那个在二战期间以牺牲十分之一人口为代价同纳粹德国抗争为人类和平做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的苏联;那个第一个把人类送上太空,并拥有联盟号飞船的苏联;那个列宁创建的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又在一夜之间解体的苏联;那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们怎能忘记!苏联,那是我儿时梦中的天堂!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苏蜜月期间的我们这一代人,有几个没有着深深的苏联情结呢?在那个年代,从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苏联专家,到有着深深时代烙印的苏联风格的建筑,再到女士们身上穿的苏联花布,“老大哥”的影响无处不在。那时父母在文化部工作。记得我妈妈有好几件苏联花布做得布拉吉,每年五一,十一的节日大游行,我妈妈都会穿着那些漂亮的布拉吉站在文艺大军的行列里,骄傲的从天安门广场通过。她还订了许多苏联杂志,上面有漂亮的苏联姑娘。我也穿过苏联花布做的小夹袄,还有小时候穿的小皮鞋多半也是来自苏联,那种小皮鞋走起路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大人们说“那是真正的牛皮底啊!”现在几乎没见过带响的小皮鞋了。后来我看过一部苏联电影《玛丽黛传》,里面演到玛丽黛的妹妹看到姐姐穿上小皮鞋,她也要求穿"带响的皮鞋"。每每想起小时候在北京度过的那些时光,很难说清心中的感受:幸福和伤感交织在一起,为了那个永不再来的美好纯真的年代。
    苏联展览馆刚建好时,父母带我们去参观,看着眼前充满异国情调,有着精美雕刻淡黄色的高大建筑和广场上喷泉冲天而起的水柱,我感到好像到了苏联!  小时候对外国的概念就是苏联,因为苏联有像童话中那样尖顶的房子,有金发碧眼像小红帽那样的小姑娘。当时有一部苏联电影《一年级小学生》,小主人公玛露霞是一位梳着辫子的小姑娘。那时几乎家家户户的墙上都贴有她的剧照:有着长长睫毛的大圆眼睛,小巧的嘴巴,正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我常常盯着她看,羡慕她能生在苏联。
    五十年代的学校大部分学俄语。我姐姐那时在育才念书,学校鼓励学生交苏联朋友,用俄语书信联系。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来自苏联的贺卡或明信片,我拿着那些漂亮的明信片爱不释手。那上边的苏联小姑娘穿着带有白色套裙的褐色连衣裙,她们的红领巾系得和我们不一样,好像系了个死疙瘩。我常想,我要穿上她们的裙子会是什么样呢?
    另一部深深留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中的影片。叫做《丘克与盖克》。我想同代人大概都看过:一对小兄弟丘克和盖克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后来迷了路,最后终于找到了爸爸。这样一部情节简单的电影,至今我都难以忘记,我不知道我何以对苏联如此向往,如此痴迷。文革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更加痛楚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六六年的夏天,文革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抄家,破四旧,揪斗牛鬼蛇神游街,所有的人都呈现出一种亢奋状态!一天下午,我们去抄一位老师的家。那是一位女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她治学严谨,课讲得非常好,只是略显严厉。她的丈夫曾被打过右派,这也是抄她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把她家翻了个底朝天,发现她家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儿童保龄球,小幻灯等等。那是她的姐姐和姐夫从苏联带回来的。当年他们都是留苏的学生。那个小小的幻灯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它看上去很像一个大望远镜,把幻灯片插上后就能看到奇妙的景像。当你看的时候眼前不仅仅是一幅平面的图,而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好像站在宽大的广场上,成群的鸽子飞翔,高纬度国家特有的蓝天白云,还有好多巍峨的宫殿,高高的尖顶刺向苍穹,精美的雕塑,美轮美奂。我沉浸在我梦中的天堂里,忘了我是来抄家的。“干什么哪?看入迷啦!快走吧!"一声叫喊,把我拽回严酷的现实中,我的脑子几乎转换不过来。激昂的口号声响起,“打倒反党分子!再踏上一只脚,让她永世不得翻身!”那位平日里衣着光鲜,整洁干净的女老师,此时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褂子,头发剃成牛鬼蛇神状,目光呆滞茫然。革命口号,红宝书,红卫兵,广场,喷泉,宫殿……我痛苦的挣扎在这“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眼泪几乎要流下来。我知道,做为革干子弟,我不能流露出半点的不坚定,我必须回到革命的洪流中去,离开那个虚无缥缈的梦中天堂。
    进入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日益恶化,随着大批苏联专家的撤离,中苏蜜月无果而终。直到插队的时候,有件事又勾起了我那远去的思念。我们组的男生带了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乡下信号不好,国内什么台也收不着,可笑的是只能收到两个台:美国之音和莫斯科广播电台,我们说它是卖国牌收音机。当我们战战兢兢的打开它,听到的像是遥远的钟声奏出的优美旋律,一个不太标准的男中音说道:莫斯科广播电台,莫斯科广播电台……那熟悉的背景音乐我不知道是什么曲子,我妈妈会唱,“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原野和森林……”我已记不清了。在这偏僻的乡下,偷偷摸摸在“敌台”里听到这久违的音乐,除了伤感还有些滑稽,我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1991年的苏联解体,使得这个社会主义的发源地顷刻间分崩离析。听到这个消息,怅然若失的我知道,我心中的天堂已经永远消失了。
    我从童年时代开始向往苏联,喜欢它的电影,喜欢它的歌曲,喜欢它的建筑,喜欢它那里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如今已走向花甲之年的我,把这份美好的情感深深埋藏心底,就像伏尔加河的河水从俄罗斯广袤的原野上静静流过,永不停息。
  

(请版主帮我编辑一下,字调大一点。我发的很乱,怎么也弄不好了。谢谢!)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14:38:00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跟着大哥哥姐姐学唱过好几首苏联歌曲,心中对那个国度也有许多依恋。后来一切都变了,那歌也不敢唱了。如今一切又不一样了。(以后遇到格式不对的情况,可以按一下那个小刷子上有个红色减号的图标,清除代码。发的文字就会都变成小字,然后再重新设定字体字号,就可以一切正常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灰兔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587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11/20 22: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15:17: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  闯北走南 版主 !
  我还有个问题请教您:如果我想在发的文章中间插入插图,应该怎么发?在别的论坛是把光标放在想插的地方就行了,可咱们这不行。我写的有些文章里面自己画了一些插图,这样显得有趣些。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16:19: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中苏如兄弟,
相互支援真亲密,
如今想来仍欣慰,
只是变化太离奇。
----楼主要在文章中间插图片,就在要插的地方放好光标,然后点开上面的“附件”条,先点左边的,找到要发的图片,确定后再点右边的“附件添加”,按要求操作就上来了。那时候显示在你面前的好像应该是一串地址。最后发表时就是图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沙海归舟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869 积分:5340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0/22 11:0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20:27:00 [只看该作者]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加上“9.13”事件,使我们这一代人增加了重要的人生阅历,彻底改变了政治上的迷信,思想上的幼稚天真。深刻影响到世界观的转变。

从龙版主和走南闯北那里学到发帖技巧,受益匪浅,谢谢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21:29:00 [只看该作者]


                                                                           
          还记得苏联么?还记得那个横跨欧亚大陆,辽阔的疆土上有着数不尽的森林河流和湖泊的世界第一大国;那个历史上产生了无数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杰出的科学家,天才的艺术大师和不朽的文学巨匠的苏联;那个在二战期间以牺牲十分之一人口为代价同纳粹德国抗争为人类和平做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的苏联;那个第一个把人类送上太空,并拥有联盟号飞船的苏联;那个列宁创建的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又在一夜之间解体的苏联;那个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我们怎能忘记!苏联,那是我儿时梦中的天堂!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苏蜜月期间的我们这一代人,有几个没有着深深的苏联情结呢?在那个年代,从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苏联专家,到有着深深时代烙印的苏联风格的建筑,再到女士们身上穿的苏联花布,“老大哥”的影响无处不在。那时父母在文化部工作。记得我妈妈有好几件苏联花布做得布拉吉,每年五一,十一的节日大游行,我妈妈都会穿着那些漂亮的布拉吉站在文艺大军的行列里,骄傲的从天安门广场通过。她还订了许多苏联杂志,上面有漂亮的苏联姑娘。我也穿过苏联花布做的小夹袄,还有小时候穿的小皮鞋多半也是来自苏联,那种小皮鞋走起路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大人们说“那是真正的牛皮底啊!”现在几乎没见过带响的小皮鞋了。后来我看过一部苏联电影《玛丽黛传》,里面演到玛丽黛的妹妹看到姐姐穿上小皮鞋,她也要求穿"带响的皮鞋"。每每想起小时候在北京度过的那些时光,很难说清心中的感受:幸福和伤感交织在一起,为了那个永不再来的美好纯真的年代。
    苏联展览馆刚建好时,父母带我们去参观,看着眼前充满异国情调,有着精美雕刻淡黄色的高大建筑和广场上喷泉冲天而起的水柱,我感到好像到了苏联!  小时候对外国的概念就是苏联,因为苏联有像童话中那样尖顶的房子,有金发碧眼像小红帽那样的小姑娘。当时有一部苏联电影《一年级小学生》,小主人公玛露霞是一位梳着辫子的小姑娘。那时几乎家家户户的墙上都贴有她的剧照:有着长长睫毛的大圆眼睛,小巧的嘴巴,正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我常常盯着她看,羡慕她能生在苏联。
    五十年代的学校大部分学俄语。我姐姐那时在育才念书,学校鼓励学生交苏联朋友,用俄语书信联系。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来自苏联的贺卡或明信片,我拿着那些漂亮的明信片爱不释手。那上边的苏联小姑娘穿着带有白色套裙的褐色连衣裙,她们的红领巾系得和我们不一样,好像系了个死疙瘩。我常想,我要穿上她们的裙子会是什么样呢?
    另一部深深留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中的影片。叫做《丘克与盖克》。我想同代人大概都看过:一对小兄弟丘克和盖克跟着妈妈去看望爸爸,后来迷了路,最后终于找到了爸爸。这样一部情节简单的电影,至今我都难以忘记,我不知道我何以对苏联如此向往,如此痴迷。文革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更加痛楚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六六年的夏天,文革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抄家,破四旧,揪斗牛鬼蛇神游街,所有的人都呈现出一种亢奋状态!一天下午,我们去抄一位老师的家。那是一位女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她治学严谨,课讲得非常好,只是略显严厉。她的丈夫曾被打过右派,这也是抄她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把她家翻了个底朝天,发现她家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儿童保龄球,小幻灯等等。那是她的姐姐和姐夫从苏联带回来的。当年他们都是留苏的学生。那个小小的幻灯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它看上去很像一个大望远镜,把幻灯片插上后就能看到奇妙的景像。当你看的时候眼前不仅仅是一幅平面的图,而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你好像站在宽大的广场上,成群的鸽子飞翔,高纬度国家特有的蓝天白云,还有好多巍峨的宫殿,高高的尖顶刺向苍穹,精美的雕塑,美轮美奂。我沉浸在我梦中的天堂里,忘了我是来抄家的。“干什么哪?看入迷啦!快走吧!"一声叫喊,把我拽回严酷的现实中,我的脑子几乎转换不过来。激昂的口号声响起,“打倒反党分子!再踏上一只脚,让她永世不得翻身!”那位平日里衣着光鲜,整洁干净的女老师,此时穿着一件破旧的蓝褂子,头发剃成牛鬼蛇神状,目光呆滞茫然。革命口号,红宝书,红卫兵,广场,喷泉,宫殿……我痛苦的挣扎在这“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眼泪几乎要流下来。我知道,做为革干子弟,我不能流露出半点的不坚定,我必须回到革命的洪流中去,离开那个虚无缥缈的梦中天堂。
    进入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日益恶化,随着大批苏联专家的撤离,中苏蜜月无果而终。直到插队的时候,有件事又勾起了我那远去的思念。我们组的男生带了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乡下信号不好,国内什么台也收不着,可笑的是只能收到两个台:美国之音和莫斯科广播电台,我们说它是卖国牌收音机。当我们战战兢兢的打开它,听到的像是遥远的钟声奏出的优美旋律,一个不太标准的男中音说道:莫斯科广播电台,莫斯科广播电台……那熟悉的背景音乐我不知道是什么曲子,我妈妈会唱,“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原野和森林……”我已记不清了。在这偏僻的乡下,偷偷摸摸在“敌台”里听到这久违的音乐,除了伤感还有些滑稽,我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1991年的苏联解体,使得这个社会主义的发源地顷刻间分崩离析。听到这个消息,怅然若失的我知道,我心中的天堂已经永远消失了。
    我从童年时代开始向往苏联,喜欢它的电影,喜欢它的歌曲,喜欢它的建筑,喜欢它那里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如今已走向花甲之年的我,把这份美好的情感深深埋藏心底,就像伏尔加河的河水从俄罗斯广袤的原野上静静流过,永不停息。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设字209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5202 积分:94771 威望:0 精华:43 注册:2008/5/15 14: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21:49: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imenyanshu404
http://www.china-designer.com/home/index.asp?accountid=22257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灰兔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587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11/20 22: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8 21:54: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斑竹帮我编辑帖子!还加了图片。

谢谢沙海归舟的关注!
可是我还是图片插不到文章中:一点附件,光标就跑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9 11:26:00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谁也忘不了。

我们比较多的人都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成长在动乱中”的跨社会巨变的人。

我不但在中学时学习过俄语,唱过俄语歌曲,还与苏联的小朋友通过信,互相赠送过“邮票”和“贺年卡”……
“难忘的1918”电影是我们经常看的影片;马特洛索夫、保尔.柯查金、卓亚和舒拉等等苏联英雄的故事在教育着我们这一代人……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大灰兔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66 积分:1587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11/20 22: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29 19:0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冷雪峰的关注!
   你大概比我们大一点,我的哥哥姐姐学的都是俄语,我那时真的很羡慕他们能交苏联小朋友,还有贺卡寄来。我也看过马特罗索夫,我们都说黄继光堵枪眼是跟他学的。

 回到顶部
总数 1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