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怀旧之旅


  共有114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怀旧之旅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行者足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8 积分:112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7/21 11:02:00
[原创]怀旧之旅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 11:20:00 [只看该作者]

 

怀旧之旅

  
   一群曾经是风华正茂、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在支边新疆四十年后又重聚在上海滩。他们中大多数人已在上海,还有的来自江西、江苏、安徽、青海等地,最远的是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澳大利亚专程赶来的,20多位天津知青也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
   
战友相见似相识,敢问客从何处来。套用这句唐朝诗人贺知章的诗句来形容聚会的场面,决非夸张。半世春秋,岁月之剑已无情地刻满脸上的皱纹,斑白的鬓发浸染着人生之旅的雨雪风霜。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四十年?能再次相见是难得的机缘。面孔似乎那样熟悉,姓名却要苦苦思忆,并肩在一起的日子像底片显影,渐渐呈现于脑际。在那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他们高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艰苦就在哪里安家”的歌曲,不远万里奔赴祖国西北边陲。在著名的大风口——阿拉山口和苍茫的内陆湖艾比湖畔,这些壮志满怀却又不谙世事的都市少年,义无反顾地去圆一个理想之梦。亘古荒原,茫茫苇滩,他们挖地窝子睡土炕,挥锹屯垦又戍边。十余年间抛洒血汗,遍尝艰辛,终于使蛮荒之地盛产粮棉。而这些还在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们却因常年超负荷的劳作、勉强温饱的生活而透支了年轻的生命。当返回都市,他们又面临着失业、无房、病残等诸多困境。然而,这些几乎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同龄人,没有被困难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有了那段炼狱般的磨难,他们还有什麽可以惧怕的呢?
  
“自古兴亡多少事,都被雨打风吹去”。战友重逢喜极泣来。但忆起新疆往事无论酸甜苦辣,还是悲壮苍凉,大家无不一笑付之。尽管如今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境遇仍不如意,但他们已拥有了更博大的胸怀,更淡泊的心境。他们从不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都把支边的经历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知青之间的深厚友谊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一种精神支撑。
   
聚会的主要组织者和赞助者是一位身材窈窕,面孔依然保持娇好的知青女士——华筱影。在兵团连队时,她爱说爱笑,性情活泼开朗,就是有点劳动观点不强,喜欢泡个病号什麽的,因此也从未获得过“五好战士”之类的荣誉。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娇气、单薄的女子,返回上海后,却不靠政府安置自己创业办公司,生意越做越好。在商场打拚中,她成熟了能干了,待人接物,策划组织都颇有头脑。为搞好这次四十周年联谊活动,早在半年前就成立了筹备组,给所有能联系上的人都发去了通知或请帖,从会议议程、食宿安排、旅游活动到纪念品选择,事无巨细无不亲历亲为,精心准备。联谊会聚餐,大家都在推杯换盏,她却亲自带人挨桌发送纪念品;旅游路上,近40度的高温,空调车也难抵暑热,她悄悄下车给大家买来了解暑的冷饮------。她是老板,但更是战友,丝毫不因自己赞助了钱财而颐指气使。真心付出真心奉献,为的是这最难得的聚会,为的是这最美好的情缘。
   
一位远道而来的天津知青战友,感慨地说;这真是一次怀旧之旅、友谊之旅,也是一次快乐之旅。欢乐重逢的气氛始终感染者每个与会者,人们擦拭着激动的泪水,不时回顾着那些共同生活的难忘经历。一位被大家戏称为“活宝”、体态已发福的女知青,仍如当年一样活跃。在旅游车上,扭动着已不灵活的身躯又唱又跳,讲起早年一段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刚到连队,啥也不懂,听说新疆哈密瓜很好吃。半夜摸黑约了几个伙伴,偷偷地摸到瓜地,慌手慌脚地摘了六七个大瓜,坐在地上就啃起来。咦,这瓜咋寡淡无味,一点也不好吃,皮上还带着扎嘴的刺毛。不吃掉吧,又怕天亮了被人发现,无奈只有硬着头皮往嘴里赛,回到宿舍都闹拉稀、肚子疼。”“那时候天天挖大渠,人累的不行,吃的又没有油水,都很馋。我就常常装病号,为的是吃上一顿小灶面条。有一次,端着一大碗病号饭走在路上,3个女友跟我抢着吃,还没回到宿舍就只剩下一点汤了。”大家被这位女士绘声绘色的旧景重现,逗得捧腹大笑。昔日的苦难就这样变成今天的笑谈。生活像东去的江水,毕竟不会永远停留在昨天,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才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宝贵,才会带着笑颜走向明天。

在知青聚会的酒店,青春年少的小服务员看到这些像父母一样饱经沧桑,鬓发半白的老人,大呼小叫地如此激动,从不解到释然,竟也产生了羡慕之心:多麽不易的重逢,多麽真挚的情感!但愿这些前辈们坎坷丰富的人生,也会引起当今年轻人对生命的认真思考和对人生的执著追求。无论命运如何不公、如何坎坷,都要珍惜生命,勇敢而乐观地面对人生,走好自己的路。
   
“我不想说再见,相见时难别亦难”。分手的时刻,知青们依依不舍,一个接着一个手搭着肩,共同唱起这支别离之歌。队伍在移动中绵延,画出一个个同心圆,象征着团圆圆满,友谊长存天地间。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五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74 积分:1177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20 16: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 11:42:00 [只看该作者]

“我就常常装病号,为的是吃上一顿小灶面条。”
——看来.天下兵团都一样,俺们的病号饭也是面条,那可是难得的美味!到现在俺还喜欢吃面条,因为有受优待的感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 12:53: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友谊今犹在,
知青聚会真喜欢,
老来相会感触多,
抚今追昔意绵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 13:53:00 [只看该作者]

今年是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作者写的是赴新疆兵团的上海知青的一次聚会,他们都是四十多年前自愿去的兵团,唱着豪迈的歌,青春的歌;四十年后重聚更多是友情的畅叙,似乎没有谈什么青春有悔与无悔,在那艰苦的年月上海知青和天津知青结下了生死情谊,不少两地知青在新疆结为伉俪,我们的后代正茁壮成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