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原创]一本尘封的《日记本》


  共有418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一本尘封的《日记本》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原创]一本尘封的《日记本》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0:03: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1966年印刷的小小日记本,当年是记录“学习”心得体会的,后来变成了工分记录本。它记载着年轻时刻短暂的欢乐、记载着艰苦的岁月痕迹、记载着那一特定年代的旋律、记载着不能忘怀的历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工分记录本》-0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工分记录本》-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那个是非颠倒、混淆黑白的年代,一群天真幼稚的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着毛泽东思想”,颂传着毛主席著作,并达到痴迷不悟的程度。文革期间,天天讲着阶级斗争,“人类的前途、祖国的命运”,最后国家走到了危机的时刻,民族也面临的危险,个人则成为任人宰割的羔养。在这个小本本开始第一页中就虔诚的记载着石油学院学毛著经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60809 学毛著经验.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0:18:00 [只看该作者]

      两年之后,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声令下,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展开。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学生娃奔赴广阔天地,开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0:23: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些即将离开北京,奔赴三晋大地农村的同学们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前留下最后一张合影,以纪念大家同窗一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插队之临行前合影-196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0:32:00 [只看该作者]

      1968年12月20日,我们乘坐近9个多小时的火车(现在普快5小时到达),从北京的永定门火车站来到了山西省阳高县。下了火车同学们第一件事就是手捧毛主席去延安的画像留一张合影,以纪念我们上山下乡的第一步旅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插队之初到阳高196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0:50: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阳高县招待所住了一 晚后,第二天一清早,我们就被几辆大马车(准确说是骡车)拉到了24里地外的吴家堡大队。    

 

 

      阳高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为界,西与大同县毗邻,东与天镇县、河北阳原接壤,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

  阳高县境三面环山,北为云门山,西为采凉山,南为六棱山,中部形成南北两个盆地。最高的六棱山,海拔2420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1.7%,川区占36.5%,丘陵区占31.8%,近于三分天下。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的黑水河。
  阳高县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约125天,降水量400毫米。农作物也只有谷子、黍子、豆类、莜麦、山药蛋、高梁、玉米、胡麻、白麻和甜菜。如果种小麦,100斤的种子,年底也只能收回120粮食,而且必须是最好的地;简直就是得不偿失。

 

     这里离北京仅仅300公里,但是距北12里的长城外就是内蒙古的兴和县。100多天的无霜期使这里物产极为不丰富,再加上土地贫瘠、盐碱,百姓们的生活可想而知。京包线铁道从村北通过,一天到晚轰鸣的火车是乡亲们唯一的观景活动。

 

     这是我们送同学去罗文皂火车站时,站在京包线铁道上的合影。远处就是12里外的云门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插队之吴家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1:40:00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小本本中最早记录着1969年11月的出工记录。

 

    在那个年代,知青青年上山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所以要把毛泽东思想牢记心间。在记分之前,首先要写上毛主席语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是形式的要求、自觉的反映,而是文革期间对年轻学生洗脑筋的结果。

 

11月26日翻沙

    翻沙顾名思义就是把沙(即土,那里的土含沙极高)翻松,在阳高由于无霜期短,每年十一地就陆续上冻(那时40年前,大气温室效应尚未那么严重),到了十一月份大地起码要冻一尺以上,垫圈所需要的土必须先打开冻土层,然后取土,这可是晋北农民冬天最大量的农活!活累不累,工分可不高,一天下来顶多七、八分(一个工仅仅8分钱)。

    翻沙的主要工作就是凿开冻土层,往往一镐下去一个白点,在朝阳坡下一旦打开一个锅底坑,就要继续下去,扩大战果,否则第二天又被冻的实实在在了。要知道这里冬天要达到零下28度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69.11下旬 工分记录.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1月26日上午翻沙下午刨粪

    上午把土翻松,下午就可以用土垫圈了。把圈中的粪起出就是刨粪了,包括和粪。这些活可以说相比之下是好活,脏不脏不要说,起码不是很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3:33:00 [只看该作者]

1970年4月

拉垌

    “拉垌”是什么意思呢?我国农村传统耕作方法是用耧播种,耧有三个犁铧,犁铧犁过以后,就形成三条小的沟壕,麦种就在这沟壕里边。为了保墒,当地农民一般要再用一种农具把沟壕轻轻压一下,就是用绳子拉上圆的小石磙来压沟壕。这个用小石磙压沟壕的过程,就叫“拉垌”。一般农村用牲口拉三个垌,压九垅,而我们阳高,牲口要比人值钱,劳力是廉价的。

     这样,我们拉着一个垌压着三垅地在田里来回往返的走,一行又一行,一垅又一垅,一天下来实可谓腰酸腿疼。(这样的活当然要记十分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70.04上旬 工分记录.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4:35: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70.04下旬 工分记录.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刨苇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收割苇子!要知道此时的季节是四月中下旬,阳高北部五月底大地才彻底解冻,六月北山上还可以见到雪。四月地是有些松动了,去年收割后的旱苇地里布满了苇茬,要刨出来的。

 

       我们吴家堡村虽然不富裕,但是三里五里有名的出蓆匠的地方。这里盐碱地除了种土豆,什么作物都长不好,但适合苇子(其实就是野草)的生长。因此历史上出蓆匠,用苇子编蓆子是这个村的手艺活,但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因此,村里总有一大块苇地,供村里编蓆子用,这也是村里当时(也历年历代)唯一致富的渠道。

 

       有苇田就要耕作,苇子是续根植物(与竹子相似),为了苇子长的又粗又壮每年春天就要去刨苇根,目的到不是为了拾柴火,是为了苇根滋新牙,保证新生的苇子粗壮。这点活说起来容易,干起来真累。一天下来不知抡了多少锄,也不知弯了多少腰,更不知撒了多少汗。从工分本中大家就可以看出,每天的工分是按斤称的,30斤苇根一个工(10分)。4月23日下着雨我还刨回来15斤, 数一数只有4月21日那天多44斤。这个月下来统计交了苇根405斤,记给135分。北京知青不怂吧,没有给北京人丢面!

 

      四月阳高的晋北高原,春寒风大,按现在的述语叫沙尘暴爆发。四十年前的沙尘暴与现在相比是不可比拟。我们刨苇正值沙尘暴爆发期,当地人称“大黄风”。社员们排着队每人几垅向前抛苇,“大黄风”刮来,混天黑地,来自内蒙古的沙尘打在脸上生疼,并排刨苇的左右两边的人都看不见了,不夸张的说“能见度”不足五米。知青还是有条件的,我们那几天要戴着帽子、口罩刨苇,个别知青还戴着风镜,一副特警队员装备!一天下来,回到宿舍,眼睛与熊猫就差不多了。

      这样的天气在阳高每年都要持续20多天。不要以为这是坏天气,“大黄风”来的时间越长、风沙越大,农民们高兴的越了不得。因此20多天的“大黄风”,能为阳高大地带了厚厚的一层黄土。正是这一层层的黄土,为这里的农民带来好收成。原来,这一层层的黄土是盐碱地的救星,正是有了这层黄土,改良了盐碱的土壤,来年的收成才会好!人还得靠天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4:42:00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发现没有,从工分本中显示,4月30日偷工一天,我没有去上工。为什么呢?原来北京的同班同学到访,他也在阳高插队,距我们村70多里地,同窗好友的来访当然是大事,工分就不要了嘛。

      友情要重于金钱。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知老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498 积分:12514 威望:0 精华:21 注册:2008/5/19 10: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17:35:00 [只看该作者]

    好一本尘封的《日记本》!带我回到了阳高那熟悉的生活,希望继续翻出“故事”来。

    看来,你的“工分本”要比我的“日记本”详细的多,当然也“经济”的多!俺从来不记工分,所以,他们五年只给俺分过28块钱。

    咱学校给每个知青点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镜框,看着挺“亲切”的。

    纠正一点:咱们是到阳高的第三天才奔赴各自村庄的。20日傍晚到,县城各处(礼堂、学校、招待所)打地铺一宿。21日县礼堂开欢迎大会,同时收到那条伴随我们终生的“最高指示”。22日一早回的村。

    盼你写下去!


 回到顶部
总数 26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