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三晋大地 →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太谷无边寺白塔


  共有126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山西古代建筑精华——太谷无边寺白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太谷无边寺白塔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7 11:22:00 [只看该作者]

 

   坐落于太谷县城西南隅的无边寺,取“佛法无边”之意。该寺庙建于西晋泰始八年(即公元272年),占地3500平方米。因寺内白塔而闻名于世,又称为白塔寺。2006年5月,无边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边寺因有白塔而建,白塔因“佛法无边”而名。历经1700多年的风雨,太谷白塔至今雪白依旧。而“正光婆姨行善修塔”“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白鹤绕塔”等等诸多美丽传说,也让名声在外的白塔,更加圣洁、神奇。

   相传无边寺白塔,初建之时,并非白色。不知过了多少年,经过风吹雨淋日晒,塔身的颜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当地人万分着急。这期间,一位妇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主动捐出银两,找来工匠,发动乡亲们出资对整座塔进行维修。妇人的名字,从来无人知晓。人们只知道,当时,这名妇人是太谷城内富人王正光的婆姨。在她的张罗下,白塔修好了,但刷成什么颜色呢?妇人广集思路,最终捐出大批糯米,请匠人们和着胶水,刷在塔上。从此,佛法无边的白塔,成了当地人心目中的圣地。围绕坚固耐实的白塔,此后历代建设,无边寺有了现在的规模。

   现白塔,仍保留了宋代重修后的风格。北宋治平年间,寺庙得以重修,更名“普慈寺”,元祐五年续修。元明清时,该寺屡有修葺,清光绪年间,当地历时三年,对寺庙进行了大面积重修,复其旧名无边寺。无边寺为三进院落,现存建筑,除白塔为宋代遗物外,其他如乐楼、大殿、厢房、配殿等,雕刻华丽、彩绘鲜艳,大多为清代所建。白塔平面为八角形,内九层、外七层,为双重檐楼阁式仿木构空心塔,高43米。该塔每层均有出檐及平座,檐座之下皆有斗拱,各层拱券门洞与檐外相通。塔上三、四层有佛龛,内雕小佛,共120个。每层八个翼角,均有黄绿套色的琉璃套兽,合计56个。套兽其下,悬挂着的56个风铎(铃铛),铎声悠扬,迎风而鸣。白塔建成,村民不再遭受水灾了。相传白塔寺建成后,据说曾有一位风水先生说阳邑那个地方不出人才。百姓据此询问哪个地方好,先生说白塔村就不错。于是,当时的县令下令将县址从阳邑迁到了白塔。所以根据史料结合传说,就有了当地民谚:“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传说,白塔建成、县址迁移后,每逢朝廷大考,白塔塔尖周围都会有白鹤绕飞的奇景。神奇的是,白塔周边有几只白鹤绕飞,当年的“大考”便会有几位当地人高中前三甲。民间的传说,人们听听也就作罢。但如今的白塔,每逢中考、高考期间,都会有成群的燕子飞临确是真的。一排排飞燕,和着“叮当”作响的风铎,往往成了夏日太谷的一景。如今的山西人,提起太谷自然知道,太谷中学、太谷二中等,都是人才辈出的三晋名校。如今,人们走进塔内,沿着木质结构的楼梯而上,有“步步高升”的感觉。站在白塔上,人们既可以看到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的故居;也能一睹被誉为“华北一支笔”的赵铁山书画院;再向远处,则是太谷县境内的“凤凰山全景”等等。

   无边寺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27米,东西宽27米。寺院前后为三进院落,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而疏朗。无边寺虽小,但知名的不只是白塔。来到寺前,迎面是一洞形的山门,东西则是两个偏门,称为“晨钟暮鼓门”,即早晨开东门,日暮黄昏时开西门。按照规定,中门是在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时,只有住持和贵宾才可以走的。来到寺前,人们会看到,这儿的正门开得很低,走进去有阴森、神秘感。而一旦进入寺内,眼前豁然开朗,这正象征着“佛法无边,心胸开阔”。步入寺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献殿,献殿前的一棵树属唐槐。这棵树主干都枯死了,但树皮上生出的枝条,仍旧会在每个夏日,给人们托起一片凉爽。据说,孔祥熙小的时候,就在当时设在这儿的福音小学就读。传说,孔祥熙还在树底下捡到过一包金条。事情真否,人们已难以考证。但无边寺所处的隔壁为山西总商会的旧址确是实情。清末、民国年间,太谷县一带,有钱人家特别多,当地被誉为“小北京”“金太谷”“旱码头”“中国的华尔街”等。因此,人们谈及孔祥熙拾金,都认为极有可能。

   献殿前,是一对通体琉璃的狮子。琉璃狮造型别致,形象传神。须弥座下刻着的“福、禄、祥、祯、寿”,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对琉璃狮,为明代物品,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两个狮子本在谷县南关关帝庙,“文革”时被人藏于文化馆地下,才得以保存了下来。1979年,太谷县文物管理所成立时,这对狮子被迁到此处。献殿四面为大红的木柱,瓦却是黄色。这一颜色据说与慈禧太后有关。相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南逃西安时,曾在此留宿一晚。虽只有一晚,它也算是临时行宫了,所以瓦上用上了只有皇帝才能拥有的黄色。朱红柱子四面,是“八仙过海”的图像,珍稀的彩绘,结合献殿内的斗拱、梁檩图案,都承袭了明清彩画的技法。献殿是过去的称呼,现在人们因它四周没有墙壁,而称作“四明厅”。厅内东面,摆放的是迄今为止全国寺院中最大的一口钟,重达2500斤。“四明厅”西面,则是一面大鼓。

   无边寺建筑可谓寺中建塔,塔中有寺。献殿之后为白塔,绕塔而过,即是天王殿。据考证,该殿建于明朝,当时,由于战乱频繁,木材紧缺,人们便采用了大跨度平梁结构,即减柱造的建筑手法。所以,一般殿宇有四根柱子支撑,而这儿的天王殿只有两根。穿过天王殿,后面是一组群雕——渡海观音,讲的是观音菩萨为十八罗汉所护持,普度苦海的情形。无边寺后院,西是地藏殿,东为菩萨殿。一幅幅精彩的封神榜彩画、形象逼真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的十殿阎君、构思巧妙的八仙过海等等,走在无边寺内,殿殿有奇观,处处有传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赤医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19 积分:3639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4/28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7 16:43:00 [只看该作者]

很可惜在太谷县生活了两年,没有好好看看,老同学发了好文张,我就找了几张图片配上,给大家一个直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太谷无边寺白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太谷无边寺白塔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太谷无边寺白塔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天蓝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593 积分:8274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9 15: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18 8:17:00 [只看该作者]

         好看!第一次看见糯米塔,白色的,别有一番味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4 21:15: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朋友们的欣赏和精美贴图助兴,秋天来了,带来了凉爽和美丽,也带来了真诚的问候,我的思念,犹如风中的叶子,随风飘去,愿那片片的秋叶,为君捎去一份祝福,祝君幸福健康,周末愉快。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天蓝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15593 积分:8274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09/12/9 15: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8/27 19:18: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贫农大哥真诚的问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