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上午9:30在北京179中七楼会议厅举行了北京知青赴内蒙临河插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第二次筹委扩大会,以下是这次会上:
关于编纂【临河65老插足迹专辑】的汇报提纲
㈠ 我们从2012年10月开始酝酿、发起、运筹,成立了“北京知青赴内蒙临河集体插队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筹委会”,并首先在网络上造势,有了一定影响,且通过交流与碰撞,大家对纪念活动也逐步有了一个共识和构想,概括起来无非三句话:出一本书;拍一组片子;举行一个纪念活动。为了做好这三件大事,大家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于去年7月间派代表赴临河,争取到了我们第二故乡的临河区委、区政府、人大、政协的参与、支持,巴彦淖尔市政协及临河区委区政府从竖、横两方面责成临河区政协牵头、主持,和我们签订了编纂文史资料书籍的合作协议,书名沿用《临河文史资料》,加副题——【临河65老插足迹专辑】。
㈡ 本书的编纂、出版由临河方面负责经费、出版事宜的运筹。主编由临河区政协领导担任,副主编由临河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领导和一名北京知青赴内蒙临河集体插队50周年纪念活动筹委会召集人(万先驭)担任,其他编委以姓氏笔画排序。
㈢ 协议规定由我们筹委会负责发动北京知青尽力拿起笔,客观真实地记录或描述当时的插队生活、具体经历和心理历程。由我们志愿义务承担约稿、组稿、修改编辑、一审二审等等一系列出版前期工作,洽谈中临河方面明确表示95%的工作由我们自己来作,而临河区政协只承担5%的工作,负责终审、刊发、出版等后期工作。
㈣ 大家也看到了《北京知青赴内蒙临河集体插队50周年文史资料书籍征稿启事》是我们负责起草的,而是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协和北京知青赴内蒙临河集体插队50周年纪念活动筹委会名义共同在中国知青网、北京知青网、老知青网以及新浪内蒙临河65老插博客发布的。同时也刊印了一部分纸质文件向有关人员发布。
㈤ 协议具体规定了征稿对象、范围,征稿内容等等。对稿件提出严格要求,为叙述和回忆性的文章,撰稿人应当是本人或本人口述他人代笔,文章内容必须是亲历、亲为和所见、所感、所闻的重要事件、人物。历史背景的片段记忆或重要事件的相关情节,所涉及的人、事、时间、地点应真实可信,讲求史料真实,本着周总理提出的“资政、存史、育人”的文史资料原则,突出“亲历、亲为、亲闻”的特色。稿件内容要不拘一格,要求描写详细具体。可以利用已成稿或出版的《个人自传》《人物回忆》和口述史料编写。稿件字数最少不得低于3000字,上限不超过15000字,全书不超过16万字。对采用的稿件,临河区政协按例行发放的低限30元/千字付稿酬。但编辑工作协议规定为志愿者行动,不计报酬尽义务。
㈥ 协议要求收集、整理、刊发一定量反映知青各个历史阶段的图片和反映进入暮年的知青现实生活图片,特别是配发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图片,尽量创建图文并茂的风格。
㈦ 封面设计由我们纪念活动筹委会负责,风格要求尽量保持河套当年风貌,古色古香,避免现代感。要求设计两版能供选择。设计初稿先行报小样电子版发临河区政协审查,双方交换意见调整修改后再行定稿。
㈧ 本书前言由我们纪念活动筹委会起草,交由临河区政协修改审定以编委会名义刊发。
㈨协议规定出书时间自即日起至2015年7月31日前结束。征稿、组稿、编辑、一审、二审由我们筹委会负责。工作时间段以2015年元旦为界,届时应将二审完成的全书电子版(包括文章、图片、封面、前言)全部发至临河区政协,期间完成一部分即可分期分批发给临河区政协直至限定时间全部发完。书稿电子版发至临河区政协内部信箱,如至限定时间临河区政协提出有何不妥可由我们筹委会快递U盘或派专人携盘赴临交割。
㈩ 2015年元旦至8月为终审出版期,由临河区政协全面负责。如有修改事宜及早交流、安排,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双方要就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加强交流和沟通,付印前最后一次校对要由双方共同签字,以确保不出差错,保证8月9日北京知青赴内蒙临河集体插队50周年纪念活动上举行的首发式能如期赠发。赠发数量为500本。
(十一)这样按照我们 2013年7月25日刊发的《征稿启事》约定,今年5.1我们已宣布正式截稿!
此次征稿共收到来自我们内蒙临河65老插和有关知青工作的老干部赐稿30多篇。其内容确实按照我们的征稿要求,客观真实的记录或描述了我们65届北京知青当年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在选择插队的动议、过程中的种种不同,插队后的生活、具体经历和各自不同的心理历程,知青组的构成和共同生活状况,所插公社、大队、生产队接收知青插队的情况,与河套乡亲们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知青的婚姻状况,特别是我们注重反映知青当年如何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农村社会生活发挥一定促进作用的内容。以及我们知青招干招工上学回城与就业的后知青时代的经历,留居当地的知青状况,知青返城后的奋斗历程等等。每篇文章内容反映的都是作者亲历亲为和所见所感所闻的真实历史, 每篇文章都尽量根据作者或老插们的提供,配发了与文章内容尽量相符的图片,尽量创建图文并茂的风格。文末均附一段作者简历和个人小照。并首先在我们内蒙临河65老插博客晒稿。
(十二)征稿过程中我们筹委会即组织编委们筛选、编辑、一审二审,编辑过程中,我们摈弃一切门第观念,坚持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除个别实在不符合本次征稿要求的文稿外,只要能原原本本从各个方面、某段细节真实反映历史的文稿,我们都努力予以补救、采用。但对反映雷同的内容和类型,我们则采取不自炒冷饭的原则予以删改,要说明的是有些稿件内容单薄字数不够;有些冗长,反映雷同(内容和类型),我们都尽可能掘其亮点摘录,专搞了一篇《摘编辑录》,这样既尽可能使来稿得到采用,又保证在协议有限的篇幅、字数资源内,全书读起来不重复,不啰嗦,尽量加大信息量,可读性强。目前已根据协议于去年年底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协提交了第一批文稿12篇;第二批文稿14篇也已杀青,总字数178479已突破协议上限,已与临河方面沟通取得认可,月内即可提前交由临河政协终审。
(十三)下一步就是要编辑本书的图片部分,完成前言和封面设计,按照协议于年底前发给临河方面,圆满完成本书编纂工作,保证在我们50周年纪念活动前如约出书。
(十四)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编委,我们要对这本书负责,对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那段历史负责,而不是对哪一个人负责。我们这本书不仅如上所述客观、真实且较全面的记录、反映了我们那段历史,而且从语言风格上也基本保留了历史时代感,其实这就像当今收藏热,没有附着在语言上的这种历史信息就感觉不对了,没味儿了。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的这本书将会是一部可读性很强释放正能量的好书!她的出版在内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波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