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至少在当时震惊世人的“林彪事件”。当时我正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插队。消息传到我们那里时,不仅支离破碎,而且已经被颇为渲染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对于我们那些当时只懂得头脑发热、把自己当作是中国一代新型农民的“知识青年”们来说,这个消息无异是晴天霹雳般地叫我们感觉到无所措手足。可笑地担心着“中国到底是怎么了?”感觉到自己原来真的是什么也不真正地懂得,甚至不明白“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当地老乡们怎么还能够照常地起居生活和劳动着”呢?
面对突然涌至的大量靠原来的常识已经根本无法弄清的问题,我们开始习惯地求助于书本的帮助。记得当时上级曾经号召党员干部们读六本马列原著。我们也想方设法地弄来了这六本书。
阅读让我们这批自认为颇有点知识的“知识青年”们傻了眼。面对的这六本书全是大师们特别经典的哲学专著,我们根本就一点儿也看不懂!乡下又找不到任何的辅导材料,更没有机会去听到任何辅导报告。大概整整半年多的时间,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放弃了阅读,准备自此开始再不去碰这些书,决定让自己去“听天由命”了。
我是个书呆子,看不懂也还是硬看。直看得头昏眼花,最后终于还是半个字也没有记住。虽感觉失望之极,却仍然没有放弃对于理论的求索。
与此同时,我听说毛主席爱研究中国的历史,就弄来了一本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读了,甚至还做了笔记。到头来还是一知半解,基本上没有读懂。
一次,我到当地的一个大点的城镇去办事,鬼使神差地进了那里的新华书店。在“理论书籍”栏前,我发现了两本马克思撰写的小册子。一本叫《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本是《工资、价格与利润》。当时只觉得这两本书挺薄的,就买了下来。
回到生产队以后,书被扔到了一边。因为当时我的读书重点仍然是在死抠那六本大部头著作。
终于有一天,我似乎是为了排遣一下自己烦乱的心绪,纯粹是为了歇一下脑子,无意间拿起了两本小册子中的一本阅读起来。
不知是不是属于某种“厚积薄发”,抑或是哪根神经被有效地抽动了。这一读居然就再没有放下。我感觉自己似乎读懂了书中的意思!
大概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到了这两本小册子上。在我的头脑中,以前读过的一些书籍和道理纷纷在头脑中显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画卷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我的眼前。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运动方式开始让我越来越感觉明白了起来。
到现在为止,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正是这两本马克思写给当时的工人群众看的小册子,让我大概是第一次明白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道理。靠了这份基础,我把以往学到的许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靠了这份基础,我又继续选读了恩格斯的《家族、私有制和财产的起源》及马克思的最重要著作《资本论》等,从而逐渐掌握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起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
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党在基层单位的工作者和宣传者了。伟大丰富的改革开放实践给了我更多的锻炼与提高机会,自己的理论功底也获得了充分作用的大好机会。在内蒙古的几十年工作中,我撰写的理论文章上过《人民日报》、《经济学周报》等全国性的报刊,也上过当地的《内蒙古日报》和广播电台;到外文局以来,我也先后参加过中直机关的多次征文,并有文稿发表在一些报刊上。在单位里,我还能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向群众进行宣传,为领导提供调研分析,做了一点有益的事。这一切完全来自自己当年偶然中读到的那两本马克思撰写的小册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两本小册子真的影响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