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蒙 古 学 通 讯处- 蒙古发现成吉思汗陵墓完好无损 料藏珍无数


  共有400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蒙 古 学 通 讯处- 蒙古发现成吉思汗陵墓完好无损 料藏珍无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92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蒙 古 学 通 讯处- 蒙古发现成吉思汗陵墓完好无损 料藏珍无数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10:57: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age0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蒙 古 学 通 讯
Mongolian Studies Communication


 主编:何日莫奇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15日

 期号:总第16期

 出版单位:黑龙江省蒙古学研究会 蒙古发现成吉思汗陵墓完好无损 料藏珍无数

一支由美国和蒙古考古学家组成的队伍周四宣布,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三百二十二公里外,发现了可能是十三世纪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陵墓,由于从未被人发 现,相信内里依然完好无损,藏珍无数。 负责督导今次考察任务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 伍德斯称﹕“这是一次很叫人振奋的发现,因为陵墓的位置就在成吉思汗生平其它重要事迹的发生地附近。”一二○六年统一蒙古被尊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率 领蒙古大军南征北讨,所向披靡,令欧亚国家闻风胆丧。到其孙忽必烈时,更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历史上幅员至为辽阔的元朝。考古队称,在距离乌兰巴托十 小时车程、邻近俄罗斯边境一个完全被茂林覆盖的偏远地区,估计有至少六十个尚未被发掘的坟墓,相信属于“贵冑”所有,当中更可能包括一二二七年疑因坠马受 伤而卒、建立蒙古帝国者铁木真的陵墓。目前,约翰.伍德斯仍未得到蒙古政府批准挖掘。由于蒙古人认为骚扰遗体是禁忌,予以挖掘又会伤害亡灵,故考古队已向 该国总理和隶属蒙古科学院的两名考古队成员进行游说,希望可以在明年四月展开初步挖掘工作。据悉,新发现的墓址跟铁木真传闻的出生地相当接近,也可能毗邻 他称汗的地方。墓址三面有长三点二公里、高二点七米到三点六米的墙包围住,相信成吉思汗的棺柩就在里面。初步勘察显示,墓址内的坟墓分布在高地和低地,由 一条古道连接,在土地表层发现的陶器碎片,或可追溯至铁木真出生之前。按照传说,当年为保持陵寝的隐蔽性,二千五百名做陵工匠悉数被四百名士兵杀害,那批 士兵后来又被集体处决,是以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陵墓位置成了历史悬案。考古队相信,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一直没被发现过,意味它至今完好无缺,内里埋满无人 知晓的珍宝。专研成吉思汗事迹达四十年的考古学家克拉维茨称,这陵墓是“遗迹中的遗迹”,因为它可以填补世界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对成吉思汗遗物的缺匮。 他说﹕“我们没有发现过任何一件与成吉思汗有关的物品。哪怕是一柄短剑或一件工艺品”,都可以揭开千古之谜。该陵墓的地点距离成吉思汗1162年大概的出 生地点仅仅几英里远,那里离他于1206年在蒙古称帝的地点也很近。据称,成吉思汗是从马背上摔下来死的。另种说法是,他是受伤后死去的。第三种观点则 是,他是负伤后从马上摔下来身亡的。他死去前,征服的疆域从中国一直延伸到里海。包括他的孙儿库布拉汗在内的继承人,又把他征服的疆域向中亚、俄罗斯和中 东地区扩展延伸,使得这个蒙古帝国成为历史上疆域面积最为辽阔的朝代。最近几年来为探寻成吉思汗陵墓的地点组织了多次考察的莫利﹒克拉维茨,原来是芝加哥 的一名商人和律师。他说,四十多年来,他对这位蒙古征服者的传奇简直着了迷。他认为,探寻成吉思汗的墓址,是“古迹发现中最为重大的发现”。这个被称之为 “成吉思汗地理─历史探寻考察”的考察队去年的春季一无所获。但今年夏天,蒙古地理学家巴扎库尔为考察队带队,终于发现了这座墓地。巴扎库尔对成吉思汗的 生平潜心研究,绘制出成吉思汗生平活动地点的地图。经过几天研究之后,伍德斯说,“巴扎库尔高声地宣布,这些陵墓正是我们要找的坟墓。 ”该墓地位于蒙古北部的巴什利镇附近。用石头砌成的围墙高达9至12英尺,周长为2英里,里面至少有20个从未被挖掘的坟墓。该墓地坐落在山腰上,离山峰 并不远。考察队的队长说,从它们的外观可以判断,这都是“上层人士”的坟墓。该墓地的下方,还有40多座坟墓。据称,当地的老百姓管这些坟墓叫“布施者城 堡”、“清人城堡” 和“红岩”。据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个探寻成吉思汗的日本考察队曾经到那里考察过。不过,由于他们是想寻找一座大型的地下陵墓,结果对那里的陵墓 并不感兴趣。( 2001-8-18东北网综合消息:)

成吉思汗陵墓在蒙古被找到?

杨教

元太祖成吉思汗在13世纪时曾叱咤天下,他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征服者,但他无法征服死亡。成吉思汗死后被神秘下葬,据传有2500名工匠为他打造陵墓, 墓成之后,所有的工匠被400名士兵在秘密地点集体杀死,随后这400名士兵全被处死,并且每个人的耳朵都被割下,以证明他们身首异处。于是,成吉思汗陵 成了永远的秘密,没有人知道它在哪里,更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少稀世珍藏……   

一支由美国和蒙古考古学家组成的探险队伍近日宣布,他们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322公里处发现了一处由60个坟墓组成的大型墓群,其中很可能包括元太祖 成吉思汗的陵墓。由于成吉思汗之陵至今仍是世界考古界之谜,从未被人发现过,8月17日,美国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惊人消息后,几乎全世界的考古人士和历史学 家都为之震惊和振奋。  

业余考古学家领队   

据报道,这支探险队是由美国业余考古学家穆里·克拉维兹率领的,其中不乏世界顶尖考古人士,包括国际野外博物馆亚洲人类学馆长贝尼特·布郎森、美芝加哥大 学中东史学教授约翰·伍兹、蒙古科学院院士沙格达伦·比拉封等,整个探险计划从去年年初起动,计划在3年内找到成吉思汗陵。近日发现的大型墓群是目前为止 最重大的发现。

石墙围住60坟墓   

据报道,被发现的大型墓群离乌兰巴托只有10小时的车程,邻近俄罗斯边境,位于一片被茂密森林完全覆盖的偏远地区。墓群一面靠山,另外三面被高墙围住。围 墙全长有近3·5公里,高平均有3米,最高处达到3·6米,全用大型石块垒起,没有断口。在围墙内部有上下两层墓区,上层墓区有20座未被破坏的陵墓,从 坟墓的建造工艺和大小判断,应该是元朝贵族的陵墓,下层墓区有40座坟墓,也是完好无缺,规格比上层的20座墓稍低一些,但也十分考究,决不是寻常百姓之 墓。上层墓区和下层墓区之间有一条隐约可见的古道连接。

墓群疑有惊人发现   

探险队在墓群附近发现一些陶瓷的碎片,根据年代分析,这些碎片的年龄可追溯到成吉思汗出生的年代,从而判断该墓群建成的时间应该与成吉思汗生活年代相吻 合。另外,墓群位置在成吉思汗生前很多重要事迹发生地附近。克拉维兹对新闻界表示,成吉思汗的陵墓极有可能在这一墓群之中,因此他们的发现已经“十分接近 成功”。    

蒙古历史学家称,如果克拉维兹带领的探险小组真的找到了成吉思汗的下葬地点,这次发现将让发现失落的特洛伊城和出土图坦卡蒙陵墓的轰动效应相形见绌。图坦 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英国埃及学家H·卡特于1922年发现了其陵墓,轰动了世界。发掘时墓室完好,内有全棺、法老木乃伊及大量珍贵文物。   

蒙古专家的预言让这次探险活动更令人怦然心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猜测,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比图坦卡蒙国王陵墓里出土的宝物绝不逊色,里面的工艺品甚至会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92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11:00:00 [只看该作者]

 克拉维兹:成吉思汗迷     

克拉维兹今年69岁,是一名芝加哥的执业律师,但对成吉思汗的狂热使他成为了一名业余考古人士。   

他从20岁的时候就迷上了成吉思汗,当时他在驻德美军服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了哈罗德·兰姆的传记体小说《成吉思汗,全人类的帝王》。从此克拉维兹对 成吉思汗着了迷,他开始收集与成吉思汗和元朝有关的书籍,迄今共收集了600多本,称得上一个小型的成吉思汗图书馆。除收集外,40多年来,克拉维兹还对 成吉思汗的一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他曾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蒙古生活了6年。克拉维兹说:“过去我不敢说,但现在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向全世界声明,世界上可 能没有哪个人能比我更了解成吉思汗,而且我禁不住要说:“成吉思汗,我真的了解你!”  

成吉思汗:全人类的帝王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7年出生于鄂嫩河畔,当时蒙古尚未统一,他13岁即承继父亲为部族首领,1204年灭乃蛮部,统一大漠,两年后在干难河源被各部推举为“成吉思汗”,意即“非常强大的统治者”,并建立蒙古国。   

统一蒙古以后,他开始积极发动战争,先后向西夏和金国进攻。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占领了波斯和中亚。后来,成吉思汗趁其他蒙古军队攻打俄 国之际,亲自率军袭击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直到1225年返回蒙古。至此,元朝成为横跨欧亚大陆,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帝国。   

成吉思汗在返回蒙古后不久,于进攻西夏途中意外坠马身亡,时值1227年。他临死前指定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

奇妙的探墓之旅     

克拉维兹于去年年初向外界宣布将组织一队探险人员,寻找成吉思汗之墓。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不少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克拉维兹在选中几位值得信赖的私人投资者后共募集到120万美元的探险经费。出发的那天,他豪情万丈地说,将在3年内找到“世界上最伟大的遗迹”。   

曾被蒙古政府拒绝   

一开始,克拉维兹兴冲冲地向蒙古政府提交了探墓申请和详细计划,却被蒙古政府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原来蒙古人对成吉思汗十分敬重,向来抗拒外国人进行任何考古研究。他们认为这些所谓的探险家其实只是披着考古的外衣来搜罗宝藏。   

但克拉维兹并没有灰心,他拿出自己曾在蒙古生活过6年的事实让蒙古人相信,他是真对考古着迷。另外,他一有机会就和当地学者和官员举行会谈,以详细的考古计划征服了不少考古学者。最终他打消了蒙古人的“淘金顾虑”,赢得了当地政府的同意。做好移山思想准备   

虽然与《印第安纳·琼斯》的剧情十分相似,但克拉维兹率领的探险小组并不像电影中那样时时有刺激、神秘的经历。   

探险小组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四轮汽车,并时时在偏僻的地方安营扎寨,整个寻墓旅程既危险又枯燥。   

但克拉维兹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他说,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元朝十分富有,拥有当时最优秀的工匠,他们甚至有能力移走一座山。因此如果成吉 思汗被下葬后,坟墓上又压上一座大山也是不出奇的。他说:“我已经做好了‘移山’的思想准备,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老牧羊人指点迷津   

到去年夏末,考古小组便把考察的范围缩小到三个地点。   

第一个地点是一座传说中埋葬成吉思汗的山。可这座山并没有给他们任何惊喜,第二个地点被命名为“穆里”,因为这是穆里·克拉维兹自己研究的结果。考古小组 总共在这一地区发现了150座不同时期的古墓,但最后证明都不是成吉思汗陵。最后,他们在探险途中偶然认识了一位60多岁的牧羊人。牧羊人说自己接受父母 的命令,几十年来一直在看护着一堵石墙,因为他的父亲告诉他,那里埋着一位重要人物。在牧羊人的指点下,克拉维兹找到了这座围墙,令他意外狂喜的是,围墙 内竟有60座坟墓。   

奇特的皇家葬俗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少数民族王朝之一,保留了十分奇特的皇家葬俗。据称,他们将死去的皇帝埋在一个山谷之中,不堆坟丘,不设标记,只在墓上杀一只 小骆驼,等来年春天长草后撤离。祭祀时,让被杀小骆驼的母亲带路,一旦母骆驼哀鸣不已时,就举行仪式。在元人文献中不记帝陵位置、陵号,而是统称为起辇 谷。   

神秘考古处女地     

在考古学家眼中,蒙古是一片神秘的处女地。在蒙古境内,几乎所有的古迹都是未开发的,全国境内没有任何地方进行过考古发掘工作。蒙古国政府对考古工作向来 不是十分重视,因为一方面,据该国萨满教的传说,如果打扰地下的亡灵,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兴旺。另一方面,基于技术、资金、保护手段等各方面的限制,蒙古国 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考古挖掘。   

然而,蒙古国内有许多重大的古迹,很多民间传奇也没有得到考证。

各方人士 探谜不休     

成吉思汗陵墓之谜吸引着世界无数考古人士,不同国家的人都曾尝试人们一直希望过寻找该墓,有人曾宣布有惊人发现,也有人无功而返:

● 去年中国考古学家声称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青和县三道海附近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过的大山,极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当时,研究人员称,山面南背 北,左右各有一湖,湖间有人工河相连,该山体一半明显被人工改造,许多从土中突出的石头与山岩并不似自然;另发现了一些陪葬之物,但此说法没有得到证 实。  

●有考古学家估计,成吉思汗真正葬地应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附近的肯特山脉的一个山谷里,实际地点已无法考究。当地的考古人员曾寻找过,但山谷林深树密,没有任何发现。   

●日本研究员曾在20世纪90年代以卫星设备在外蒙古全境内进行过地毯式考察长达3年,但最终无功而返。   

展开挖掘 尚需时日 探险队暂时无法拿到挖掘权     

如果克拉维兹的探险小组真的发现了成吉思汗之陵,蒙古国政府会让他们惊动这位沉睡的帝王吗?答案恐怕并不那么乐观。   

探险小组只从蒙古政府那里获得寻找墓址的权利,但没有获得任何挖掘权。据称,考古队已着手向该国总理和隶属蒙古科学院的两名考古队员进行游说,希望可以在明年4月展开初步的挖掘工作。   

然而蒙古全国上下都有一个禁忌,即不能打扰地下的人。探险队成员布郎森在寻墓活动开始前就已说过“如果我们敢把铲子铲到地下,那谁都别想活着离开蒙古。” 另外,如同所有人估计的那样,成吉思汗陵内肯定会有令人惊叹的珍贵葬品,价值连城。蒙古国政府曾限制过任何外国组织在该国境内进行任何挖掘活动,恐怕也正 是出于保护财宝之意。因此,克拉维兹的探险组织要想获得挖掘权恐怕不易,但如果不进行挖掘,就永远无法找到成吉思汗陵的真正所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7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16:00:00 [只看该作者]

今人总是希望古人是“傻瓜”,这样就能证明今人比古人“聪明”多了!
曹操可能不如成吉思汗名气大,只为挖墓就死掉三千多人,但他的真墓至今也没有找到。
成吉思汗是什么人?以他的丰功伟业,已是蒙古人心目中的“神圣”,岂容今人窥视亵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云岩河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372 积分:1333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5 15: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16:29:00 [只看该作者]

用户已被锁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92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22:09: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云岩河! 长江,黄河,黑龙江,延河, 祖国的每条江河都在我们身上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耗子
  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00 积分:13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4/24 12: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23:57:00 [只看该作者]

成吉思汗陵已被日蒙锁定?中国史学家称为时尚早(2004年10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2004-10-15/26/494656.shtml 
 

中新网1015日电 104日,一条日蒙联合考古队将成吉思汗陵墓所在位置,锁定在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的消息一经公布,就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那么成吉思汗陵墓真的近在咫尺了吗?南京日报报道,日前,中国蒙元史研究的权威人士、71岁的南京大学教授陈得芝先生指出,日蒙考古队在其实不过在炒冷饭

  其实日蒙联合考古队只是找对了成吉思汗陵墓所在的大致区域,而这个区域,早在1925年就已经被前苏联专家确认过了。陈老说:这个区域就是《元史》上记载的起辇谷他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元史》,只一下就翻到了太祖本纪的记载:寿六十六,葬起辇谷

  起辇谷位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面南北走向的肯特山脉的最南端,是一座东西走向的支脉。传说,成吉思汗灵车行到此地,深陷泥中,众人跪拜,随后大呼起辇,灵车果然启动,起辇谷由此得名。但是据陈老研究,起辇谷是纯粹的音译词,在元代这座山叫曲邻居,译成汉语时取了一个中国味十足的谐音起辇谷。早在上世纪20年代,前苏联蒙元史专家夫拉基米尔·佐夫就曾对这一地区做过考察,并在1925年写成《语言和考古调查报告》一文,确认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这里。

  什么成吉思汗要选择曲邻居山作为葬地呢?原来这里是成吉思汗成就天下霸业的起点——当年成吉思汗第一次称汗建立自己的牙帐斡儿朵,就在此处。因此,下葬于此,是神圣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在1982年出版的由陈老主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朝分册》的地图上,就已经明确标出了曲邻居山的方位。

  成吉思汗陵应在方圆百里之内

  根据报道,此次日蒙考古队宣称将成吉思汗陵锁定在方圆10里之内的主要依据,是发现了灵庙、祭坛和殉马坑,并且还出土了龙形花纹的香炉。而陈老认为,单凭这些遗存,是不能认定成吉思汗陵的位置的。

  《元史·祭祀志》记载,皇帝下葬起辇谷后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因此,通过地表祭祀遗存锁定陵墓理论上是可行的。关键问题是,自从成吉思汗下葬此处后,所有元朝皇帝都是密葬此处,每位都要设祭,又如何认定是成吉思汗的墓葬呢。

  《元史·祭祀志》还记载说,在距陵墓5里处的祭祀礼仪是日三次,用羊奠祭,其间并无杀马祭祀的记载。因此,日蒙联合考古队在灵庙处发现大批战马的骨灰和遗骨,并不能证明这个神庙就是距成吉思汗陵墓5里处的祭台。这次考察只是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陈老说,发现新的历史遗存是一个突破,但是由此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决不会是方圆10里这么简单,将会有比这大得多的区域需要探寻。陈老推测说,这个区域很可能要扩大到方圆100公里。

  成吉思汗陵墓有迹可寻

  不仅是成吉思汗陵墓,元代的14位皇帝陵墓都至今未曾被发现。这是元代皇家秘葬制度造成的。明代史料记载,元朝所有皇帝死后都葬在起辇谷。按照元代的葬制,帝陵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踏平,等野草在陵上长起后,便再难觅其痕迹。果真如此的话,曲邻居山地域辽阔,成吉思汗陵墓岂不是几乎无迹可寻?

  陈老告诉记者,成吉思汗陵墓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比如,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的第9年,南宋人彭大雅成为第一个寻访者。据他描述,成吉思汗墓方圆超过30里,四周以箭为篱笆,还有骑兵守卫。而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一书中介绍,蒙古人为了便于回来祭祀,就在陵墓上当着一匹母骆驼的面杀死它的小骆驼。来年祭祀之时,靠着骆驼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以母骆驼为先导,其驻足悲鸣的地方就是大汗墓地了。可见,箭簇和骆驼遗骸等都是发现成吉思汗陵的有效线索。

  找到大禁地是破谜关键

  最关键的是对史料进行刻苦的研究。陈老告诉记者,据元代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由蒙古兀良罕部的1000人守陵,他们称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叫大禁地。因为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明朝时,这些人带着供有成吉思汗祭器的8个白色帐篷车,迁移到了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上,他们在新区域仍旧使用旧有的地名,而这个地方就是鄂尔多斯(蒙古语宫帐群的意思)。如今鄂尔多斯传统祭祀成吉思汗的地方叫伊金霍洛,它在蒙语中的意思恰恰就是大禁地。这证明,历史记载是可靠的。

  陈老认为,现在需要对曲邻居山区域内的地名源流进行认真考证,特别是弄清它们元代的名称,其中如果发现叫大禁地的,就是最大突破。(李冀 )



我的博客  http://mousezp.blogbus.com/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92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6 11:15:00 [只看该作者]

 国内外新发现有力证明:成吉思汗陵寝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
新巴尔虎左旗党建网 更新时间:2007-1-16 15:22:22 


2004年9月以来,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再度引起关注。南方的《深圳商报》9月7日登载的《历经770 年至今了无痕迹,成吉思汗王陵之谜》一文中称,×××博物馆馆长邵清隆认为,“成吉思汗陵应该就在当今蒙古国肯特山某个山坡的南侧”;此馆长判断,“成吉 思汗墓葬距离地面至少有十几丈,其内部空间应该至少可以放进一个能容纳百余人的蒙古包,而且很有可能更大。”《北京青年报》10月8日登载郑永秋、贝汉姆 的报道,题为《发现至关重要的“灵庙”,日蒙联合考古队语出惊人,成吉思汗陵墓已被发现?》文中说,“在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 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纪的灵庙遗址”。联合考古队负责人之一、日本新泻大学的白石典之助教授称,“距这个陵墓7英里之 内密布着各个时代的蒙古首领陵墓。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当便是传说已久的成吉思汗陵墓”。

   
真 正的成吉思汗陵寝到底在哪里?七百多年来,中国和日本、美国、法国、伊朗等多国研究成吉思汗的专家,各引其据,各陈其理,均无确凿证据否定在中国内蒙古的 鄂尔多斯。因此,想用常规思维如“叶落归根”、“厚葬深埋”、“种种迹象”、“应当便是”来做出“成吉思汗陵墓就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附近”的结论为时尚早。 在此,笔者想提供一些新的资料和证据,供大家一起判断。

   
与笔者相识的 很多资深专家说,成吉思汗的葬地虽然因为一直“无法请出金身”而有肯特山和鄂尔多斯两种说法,如上个世纪的1915~1917年,两位著名教授张相文和屠 寄在权威刊物《地学杂志》连续发表文章激烈辩论,“家喻户晓”,“并没有一个更权威的人出来为此作出结论”(见陈育宁“大汗安在”,《永远的牵挂》远方出 版社2004年版第27~28页)。但都承认,作为国家意志和民族公祭的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随黄金家族而移动,后来就确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 洛旗,这是有目共睹的铁的事实。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者动用飞机、坦克进犯鄂尔多斯,有一阴谋就是劫掠成吉思汗陵。作为敌对国的中国政府、国共两党,携手 保护、西迁成陵,争夺的会是一个假的吗?作为世界上以守护成吉思汗陵寝为唯一世代承袭职责的,由钦定的追随成吉思汗主要战将元勋的后代组成的,专司供奉、 祭祀的守陵人“达尔扈特”,一直实行着最完备、最严格、最权威、最具蒙元特色的祭祀制度;从达尔扈特祖辈开始,到2002年已是三十八代和三十九代(见旺 楚格编著《成吉思汗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只有他们会唱至今未能破译的神秘祭歌《十二首大歌》。这一特殊守灵群体,世代守在鄂尔 多斯,而没有守在肯特山一带;允许汉译为“大汗、帝王陵寝”的“伊金霍洛”之地名,未定在肯特山而定在鄂尔多斯安放八白室的地方,绝对不会随意,也不许随 意。何故?因为1924年以前,漠北蒙古也在中国境内,一国不允二主,也不允许有两个帝王陵寝。据《成吉思汗祭典》一文指出:“成吉思汗祭祀,始于成吉思 汗的第一位继承者——三子窝阔台大汗执政的时代,至其孙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后,才钦定了祭祀仪式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见杨咏:《鄂尔多斯文化》 2000年6月25日第3版)。元世祖忽必烈法定的成吉思汗四大祭典最大的一次,即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的“查干苏日克祭典”(又称“春季大奠”),就在“八 白室”举行。七百多年来,蒙古族一直把这个传统的祭奠活动坚持下来,说明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蒙古族同志讲,睹遗物,思先祖,“八白室”至今存放着“ 成吉思汗生前使用过的弓箭、奶桶、马鞍、溜园白骏马的画像”等(见杨咏“成吉思汗八白室”,《鄂尔多斯文化》2001年2月20日第3版),肯特山一带为 什么没有?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蒙古国的神职人员和文职人员先后来鄂尔多斯成陵拜谒,更说明什么?

   
经 查,清代《钦定理藩院则例》(卷六)就明确记载:“伊克昭盟境内向有成吉思汗园寝,其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园寝、承办祭祀之达尔扈特五百户,每年共出 银五百两以供修理祭礼之用。”《蒙古游牧记》(卷六)称,蒙古语“伊克昭”汉意即大庙,“鄂尔多斯盟名伊克昭”,“因成吉思汗园寝得名”。(见纳古单夫“ 伊克昭盟成吉思汗陵寝”,《内蒙古地名》1981年第2期第63页)内蒙古伊克昭盟的最大灵庙当时叫王爱召,后被日军烧毁。1915年4月  (民国四年),中华民国大总统任命伊克昭盟盟长特古思阿勒坦呼雅克图(成吉思汗三十代孙),补授“吉农”(即济农),接管成吉思汗祭祀的策命,就要求与“ 达尔哈特”(即达尔扈特)一起“保护”成吉思汗陵。试问,一位历史上的帝王陵寝,七百七十年来黄金家族尊奉其神圣不可侵犯,专人世代保护,国家提供祭祀经 费,世界上还有第二例吗?

   
至于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什么直 到成吉思汗去世后二百多年才公开?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人说,“那是因为保密”。至今健在的成吉思汗三十四代嫡孙、伊克昭盟盟长特古思阿勒坦呼雅克图的曾 孙、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奇忠义先生(蒙名:伊尔德尼博录特)说,内蒙古伊克昭盟的成吉思汗陵寝,忽必烈时代已经建立,但由于严守秘密,史无详载。对外界妄 说的“在肯特山”不予辟谣,是出于策略考虑。因为“越往远说,越能保住近的;越宣扬假的,越有利于保住真的”。直到明代,“鄂尔多斯人,始以成吉思汗陵寝 祀典”(见卓宏谋《蒙古鉴》第二卷)。到了清代,世事渐太平,才呈请理藩院,说明这里一向就有500户专职守陵人,国家查实认可后,据此定制,并提供护陵 经费。皇族后代萨囊彻辰·洪台吉既有官员身份,对皇家秘笈尽所阅览;又能从长辈处得到单传的皇族内消息,包括绝密一类的家谱。他有感于大蒙古帝国的殒落和 大清帝国的兴起,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在鄂尔多斯高原的伊可锡巴尔皇家之地(今大石砭)写下了被誉为“蒙古历史文学双璧之一”的《蒙古源流》,第一 次详细披露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和鄂尔多斯的特殊关系。迄今为止,此书是唯一的钦定蒙古书籍,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见《乌审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822页)。他写斯书,选斯地,披露皇族秘事,应是很耐人寻味的。据旺楚格编著《成吉思汗陵》一书披露:“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守 护奉祀之神的部分鄂尔多斯人留在宝日陶亥地区”。“十五世纪中叶,在漠北的鄂尔多斯人带着四大鄂尔多等成吉思汗奉祀之神,进入黄河宝日陶亥(河套)地区, 与这里的鄂尔多斯人汇合,定居在这里。因而,宝日陶亥也称之为鄂尔多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奇 忠义先生曾任伊克昭盟郡王旗旗长,是1954年3月从青海塔尔寺迎接成吉思汗灵榇返回鄂尔多斯的“内蒙古迎陵代表团”成员之一。他阅读登载在1984年3 月31日《内蒙古大学》校报上的成吉思汗银棺存入“八白室”的目击者之一、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负责人伊锦文先生的回忆文章,告诉笔者:“其人务实”。伊先生 原文如下:“成吉思汗灵榇与大汗皇后灵榇皆以长方形银棺装置,外加铜锁锁着”;“1956年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园落成后,曾将大汗银棺开过一次……七层棺都 开了,只见第七层棺内放着一个用香牛皮枕头裹着一幅成吉思汗的全家画像。皮枕内装有何物,因未打开过,至今仍是一个谜”。“据当地达尔扈特的负责人称:多 年相传(皮枕内)是大汗的衣物包着大汗一块骨头”。这与著名元史专家、北京大学余大钧教授所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传记与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的记载完全相符。余教授书中称:“鸦片战争后,一些外国传教士先后来到鄂尔多斯地区进行活动,曾对成吉思汗陵园作过考察。据他们发表的报告 说,他们所见到的成吉思汗陵园有两座毡帐,帐内有成吉思汗的银棺,内藏‘骨烬’”。

   
据 现在移居香港的著名蒙元史专家纳古单夫先生查阅证实,早在1875年,比利时传教士屋斯、尔林登二人游历成吉思汗陵寝的报告中就明文记载:“游历鄂尔多 斯,曾见成吉思汗陵寝。其地有高仅数尺之丘陵,上建二庭,……大汗神圣之遗骸,即藏入一复式帐幕内。”他们并绘有当时成吉思汗陵寝略图,载于1875年5 月18日《罗马教杂志》第365期。法国旅行家博宁,曾于1896年游历鄂尔多斯,见到成吉思汗陵寝,在他回国后的报告中说:“另有大毡帐两所,相并而 立,形似波古色,覆于陵寝之上。第二毡帐内,有红毡一方,而成吉思汗银棺即掩蔽其中,揭而去之,则银棺毕露,形如一大箱,内藏大汗之骨烬,外镂蔷薇之花 纹。据土人说,汗遇害于乌兰沐伦沿岸(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仍有大、小乌兰沐伦河),其尸即于其地火化。每届祭陵典礼之期,蒙人自四方来顶礼者,络 绎不绝,并将大汗遗留之纪念品,陈列于前,任人观览。此等纪念品,蒙古人称之为成吉思汗之博克多,犹言神圣之遗留物也”(原载1898年2月15日《巴黎 杂志》,今见《内蒙古地名》1981年第2期译文)。这也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布“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原因。(见新华社“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光明日报》1982年3月12日第二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92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6 11:15:00 [只看该作者]

2003 年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召开年会时,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电影《鄂尔多斯风暴》编剧、著名蒙古族近代革命史学者云照光先生就说过,成吉思汗逝世时正值暑 天,为保护遗体,不会用三个月或半年时间,靠神驼穿越大漠戈壁转运遗体,只会在距六盘山和黄河河套较近的鄂尔多斯风水宝地安葬。写于1939年、现存于美 国亚洲研究中心的《伊克昭盟志》第一次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元代将领突拔都随征记内容,证明了云照光先生的观点。这本1935年掘自鄂尔多斯地区达拉特旗地 下、藏在铁质小柜中的残缺蒙文纸书译成汉文,说“大汗出征突薨,因大汗××、×××  (字迹残破,以×相代,下同)议举天葬。……丞相奉汗衣冠宝剑,薰沐置七宝箱内(原按:即当今之银棺),使神驼载运,拟葬××××。行大漠四十七日……, 又行××日至平漠洼地,驼立不行,臣民以主喜悦,为营葬于洼地高原(原按:当系今伊金霍洛),设戍守护,……四出觅宝剑,至百里外草地上寻获,就其地为置 宝库(原按:即今内蒙古之苏勒定霍洛),四时享祭”(见纳古单夫“《伊克昭盟志》的成书与收藏”,1985年《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内部资料]第六册 第382页)。当时任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人的奇忠义先生对笔者说,《伊克昭盟志》1942年曾铅印过300册,但在国内各图书馆均未找到藏书。 后来请蒙古族旅美学者官布扎卜先生从美国亚洲研究中心搞到该书的影印件寄回国内,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资5000元人民币托人购得。
   
据《内蒙古地方志》副主编姚思泰先生在贺兰山下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调研,当地老年人讲,直至上个世纪,牧区老人去世,马、驼拉上,信步由缰,遗体滑落的地方和骆驼止步的地方,就是“久安之地”。此乃蒙古族的古老丧葬习俗。
   
现 在分析,成吉思汗及其后辈元代历朝帝王陵墓几百年来神秘莫测,是因为一些研究者陷入了比照汉族、满族帝王必须“入土为安”的土葬误区,古往今来的蒙古文史 籍不土葬的记载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如出自黄金家族之手的蒙古文典籍《蒙古源流》(卷四)就记载着成吉思汗所以“不能请出金身,遂造永安之陵寝,并建天下 奉戴之八白室”的理由,是因为蒙古族信仰升天为敬,不是入土为安。“研究成吉思汗、大蒙古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蒙古秘史》第268节就写着“猪八年 (丁亥,1227年),成吉思汗升天”(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而《蒙古源流》(卷四) 说,当时“葬主之金身于阿勒台山阴,肯岱山阳,也客斡特克之地”(见萨囊彻辰著,道润梯步译校《蒙古源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5页)。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蒙古族专家指出,“阿勒台山阴”即有泉水的山北,《阿拉善左旗志》称“河套之西乃贺兰山阴地,当地人谓‘阿拉善’”,“沿山有较大水泉 61眼”(见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94页、第3页)。“肯岱山阳”即今横岱塔拉山岗,又名阿尔巴斯山区,在鄂托克旗北、乌海市南;“也客斡特 克”即大鄂托克旗一带,都在内蒙古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境内。连当时参与“大葬”的扶灵驭手吉鲁特巴特尔所在的部落“苏尼特”,现在也在内蒙古,至今有苏尼 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的地名。当时吉鲁特巴特尔的祷词中就有“超生”、“升天”一类的词语:“既弃汝普国之大众,乃超生返往上界乎!”(《蒙古流源·卷四》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3页)。
   
2003年7月,笔者与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朝鲁先生一起考察过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苏里格敖包”。敖包前矗立着高大的金属铸的成吉思汗坐骑雕塑,石碑上用蒙汉文写着:“为纪 念成吉思汗征战西夏途中祭奠军旗———苏勒德的祥瑞之地而修建的敖包。”“据史籍记载,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第六次进攻西夏,从漠北蒙古大本营率军南 下,进入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地区,与西夏军隔黄河对峙,制定了灭西夏的军事大计。1227年成吉思汗行军至苏里格地区时,  西夏已被蒙古大军团团包围,总攻时机已成熟,进行决战誓师,取得了胜利。为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元朝帝国奠定了基础。为纪念这一祥瑞之地,在祭奠军旗 的地方修建蒙古敖包,至今祭祀不断,代代相传。”落款是“鄂托克旗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我们由此判定,“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地区”就是成吉思汗“制定灭西 夏的军事大计”的总指挥部所在地和大军出发地。

   
令人高兴的是,内蒙古 考古研究者找到了成吉思汗病逝后“升天为敬”的最新考古证据。元代蒙古族的丧葬(天葬)习俗和成吉思汗及后妃、四子受祭的历史场景,均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 旗阿尔巴斯地区元代的“百眼窑石窟”(又名“阿尔寨石窟”)的壁画中,得到了艺术的保留和近似真实的记载。

   
据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夫妇和鄂托克旗文物所所长巴图吉日嘎拉先生《百眼窑石窟的营建年代及壁画主要内容初论———兼述成吉思汗在百眼窑地区活动》 一文考证(见李逸友、魏坚主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3~574页;《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探秘》第 34~36页),他们在百眼窑石窟第28窟主龛右侧的上方,发现了《元代蒙古族丧葬图》,长50厘米,宽35厘米。“右角绘白色蒙古包两座,左侧绘寺庙一 间,宫殿一间。宫中绘一妇人,垂头作痛哭状,绘三人立一棺后”,应是随成吉思汗西征的也遂皇后哭大汗仙逝。“三人身后,绘有方形墓圹,其中伏卧一尸,有四 只白鹤用嘴将尸体衔起,墓圹右角跪僧一人为死者念经超度”;“白鹤衔尸升天的画面,构图十分奇妙,反映了蒙古人对灵魂升天的崇拜和向往”。在此石窟其他 处,“还发现有秃鹫(密宗中的神鸟)啄尸的天葬图”。在第31窟门内左侧,他们又发现了《元代成吉思汗及后妃、四子受祭图》,长120厘米,宽50厘米, 壁画场面浩大,计有大小人物百余个,是“石窟中人物最多的一幅”。“正中坐于白色高台之上的八人,为同一家庭成员,他们受到了蒙古贵族和广大民众的崇拜与 祭祀,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初步认定他们应当是成吉思汗及其三位夫人和四个儿子”。在画面上排列的次序为:“左起第三人为成吉思汗,其左侧为正夫人孛 儿帖·兀真皇后;其右侧第一人为也速干皇后;右侧第二人为忽兰皇后。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从左至右依次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当时随成吉思汗西 征的也遂皇后,描画“在白色高台下,位于突出位置”,“头戴固姑冠,应为主祭人”。专家们认为,“百眼窑石窟是成吉思汗戎马生涯遗留的一处至今既有地名可 考,又有准确地点可寻的故址”,“百眼窑石窟及其周围地区,曾经是成吉思汗养伤疗疾并与西夏作战的前沿。为了纪念他,其后人在百眼窑石窟绘制了祭祀成吉思 汗及其家庭成员的壁画”。这些壁画的绘制时间,早在1981年考古学家田广金先生就在《百眼窑石窟》一文中认定:“从整体看其时代可能为元代或稍晚些”。 石窟壁画的内容和地址不但与《蒙古秘史》第264节、265节记载相符,而且专家和国家对辨认结果取得共识,意义不同凡响,2003年已被国务院批准公布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新浪》、《搜狐》、《新华》、《人 民》等国内外网站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上百家媒体转发、摘发、介绍的消息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元史专家史为民先生回答记者采访时曾说,内蒙古的“成陵”是 “衣冠冢”,“类似于敖包(蒙古人祭祀先人的场所),并非埋葬地”,“只是安奉衣冠,未有尸骨”。(见内蒙古新经济研 究会、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探秘》,潘照东主编,第141页)现在看,他的结论下早了。无论守灵的达尔扈特负责人,还是成吉思汗后 裔奇忠义先生都说,根据蒙古民族素来的习俗,成吉思汗陵的准确定位应该是“苏尼斯”,即“灵魂”;而不是“沙尔利”,即墓葬。鄂尔多斯部的达尔扈特所供奉 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从网上查到的《成吉思汗逝世与葬地之谜》一文的最新介绍,和达尔扈特后裔、《蒙古族丧葬文化》一书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那·胡尔 查毕力格副编审在2004年鄂尔多斯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观点完全一致,都说:“古代蒙古人信奉萨满教的灵魂崇拜。认为人去世了,灵与肉就分离了。因此,要用 绒毛放在其鼻口处试试是否呼吸,并用此吸附逝者的灵魂”;“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就是按此教规,以一绺白色公驼的顶鬃放于其鼻孔,后作为成吉思汗英灵的附着 物,装入银制灵柩的”。(资料出处同上,见第134页)奇忠义先生对笔者说,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把成吉思汗陵寝中的银棺打开,皮枕头撕破,把 裹着“骨烬”的驼绒毛给扔掉了,十年浩劫的这一损失实在是无法挽回的千古遗憾。奇忠义先生家世袭“济农”,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中唯他们有权续“香火”写《金 册》。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汉族春节,蒙古族叫白节),达尔扈特负责人要首先到奇忠义家中祭祖念经,共同祭祀,这些特权本有文书作证,但文化大革命中被 抄了。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家谱得以公开,正式出版了《蒙古世系》和《末代王爷奇忠义自传》两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粗线条的脉 络。(相关内容见高文德、蔡志纯编纂的前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后书见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208页)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内蒙古鄂尔多斯是唯一保存“成吉思汗灵魂”的“八白室”银棺的权威之地,不但有文证、人证,而且有物证、图证。这些都有力地证明,成吉思汗陵寝在中国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政协经济论坛》执行主编、编审)
来源;《内蒙古地方志》2004年--第5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肯河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086 积分:23697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9/1/13 16: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6 16:59:00 [只看该作者]

引人遐思........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72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6 20:17:00 [只看该作者]

“升天为敬”,而不是“入土为安”。
这应该是解开成陵所在地的一把锁钥!
无声的资料让我们开眼了!

 回到顶部
总数 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