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东哈力浅的知青岁月》之一:
支 边
我于1968年10月在衢州二中高中“毕业”。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将“老三届”中学毕业生划归“知识青年”,将这些知识青年的毕业分配由“四个面向”统一为面向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衢县有国家下达的支边任务,我和郭庆保、王吉林同学毅然决定报名去内蒙古支边。1969年3月2日,中国军民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我们更加坚定了“屯垦戍边” 的决心。
衢县革命委员会为我们颁发了批准书。批准书这样写道:“经研究,批准你光荣到内蒙古去安家落户。希望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参加反帝、反修斗争,加强国防,为建设边疆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县知青办为每位支边知青发了一条棉被,一件棉大衣,一套棉衣,都是军绿色的。
支边,当时在衢县是一件大事,5月18日出发那天,欢送队伍从衢一中大门口一直排到火车站,我们这118名支边青年胸前戴着大红花,整齐地走在欢送人群中间,边走边高呼口号:“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保卫边疆,建设边疆!”欢送人群也不时高呼:“向支边青年学习!向支边青年致敬!”口号声此起彼伏。军乐队奏着国际歌和文革歌曲,当时的气氛热烈而庄严。不知为什么,我却有一种特别悲壮的感觉。但谁也没想到,当时迈出的这一步,竟改变了自已一生的生活道路。
当天乘火车到达金华,金华专区各县和丽水专区的支边队伍在金华集结,我们被安排住在金华卫校。
5月20日浙江支边知青专列正式由金华出发。行至杭州,站台上人山人海,红旗簇拥,锣鼓喧天,浙江省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和杭州市民到火车站送行。记得原衢县县委书记、时任浙江省某职的董炳宇也来到车站为衢县支边知青送行。列车到达嘉兴时,嘉兴专区支边知青登车。这时,这列载着1261名浙江支边知青的列车一声长啸,向北挺进,向北······
我们的支边专列一路顺风,每到一个大城市,只要是白天或上半夜,都有欢送人群在车站迎送、慰问。5月24日,专列到达黑龙江省讷河县,我们结束了四天四夜硬座加盒饭的生活,改乘汽车,过了嫩江渡口,就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首府尼尔基镇,我们被安置在尼尔基中学过夜。
衢县的支边知青全部被安排在离旗府尼尔基镇不到20华里的兴仁人民公社。5月27日,兴仁公社东升三队来了三挂胶皮轱辘大车,到尼尔基中学来接我们这17名到东哈力浅插队的知青。从尼尔基镇到东哈力浅是八公里的公路,马车上了公路就小跑了起来,对没坐过马车的我们来说,还挺新鲜。马车顺公路爬上一个大坡,车老板指着远处一个小村庄说“到了!那就是东哈力浅”。我们顺指望去,只见一山脚下,有一溜低矮的草房,灰土土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那是一个村庄。
车到村口,我们下了车,排好队,郭庆保打着红旗走在前面,我们手拿毛主席语录,高呼口号:“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进了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支边批准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支边战士胸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全体衢县赴内蒙古莫旗支边知青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