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苑战国:情系乌拉盖(1)


  共有26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苑战国:情系乌拉盖(1)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修竹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9 积分:1763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9/9/27 9:44:00
苑战国:情系乌拉盖(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0:54:00 [只看该作者]

 

情系乌拉盖

——内蒙兵团六师战勤连部分战友返蒙散记(1)

苑战国

一、星光下的草原

不知不觉,内蒙兵团已经成立40年了。当年生龙活虎的兵团战士,如今已近花甲。可岁月非但没有冲淡战士们对兵团的记忆,反而使这份情愫越积越浓。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再返内蒙,寻找青春的印迹,重温当年的生活,便成为兵团战士的心声。

7月25日至8月2日,我们六师战勤连的部分战友就组织了一次重返师部乌拉盖的活动。

我们一行十一人。有战勤连第四任连长陈书贺及夫人。有战勤连兵团战士夫妻韩泰青、刘国娟,苑战国、李津荣。有战勤连战友余康。有六师车队战友余健(余康的弟弟)。战友刘明山已在内蒙西乌旗,他将在那儿与我们会合。余康的小弟弟及其同事大刘,因憧憬锡林郭勒草原的美景,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

我们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十一座的金杯面包车。余家兄弟和韩泰青会开车,他们轮流驾驶。

7月25日上午7点多,我们在北京集合后正式出发。陈连长说,他内弟(知青返城后去的六师)夫妻已于昨日乘火车去了乌拉盖。

刚出北京即遇修路,在密云水库北堵车近一小时。之后一路顺畅。经古北口到承德,吃午饭。在赤峰小憩后到林西,吃晚饭。然后在西乌旗接上刘明山,直奔东乌旗。

途中景色颇佳,心情不错,唯一烦人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收费站。好在每次收了钱,小喇叭都会说:“10元,谢谢!”让人有些许宽慰。不过不知谢的是人,还是人民币,又让人啼笑皆非。

车过东乌旗,已是26日0:30。我们上了一条极平坦的公路,路上几乎无人无车,我们可以放松心情地观赏美丽的草原夜色。

夜空极黑,而星光极亮。北斗星夸张地挂在北方的天幕。放眼车窗外的地面,黑乎乎一片。来过草原的人都知道,这里除了草,空无一物。可在这黑的朦胧中,你又仿佛可以看到想像中的山、水、村、树。

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处灯火,孤零零地躲在很远的黑暗深处,稍稍地移动着。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个总挂在车窗下方的光点。开始我以为是灯火,后来感觉应是星光,因为只能星星才会一直随着车子前行。星星可以垂得如此之低,低得就像地上的灯,这是我以前从未看到过的。

茫茫的黑暗中,只有车灯前的那一片光亮引人注目。灯光中,我们看到了牛群、马群,看到了穿越公路的野兔,开车的余康说他还看到了草狐。但我们都没有看到草原上最常见的黄羊,我怀疑在兵团时代,我们已把它打绝了。

凌晨2:30,我们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六师师部——我们生活战斗了多年的乌拉盖。

仍坚守在乌拉盖的战友刘万才,已给我们安排好了旅店。虽然旅店不大,名字可不小,叫北方酒店。韩泰青以前回乌拉盖,就下榻于此。它的价位是四人间每床10元,感觉要比内地低,不知是否打了折。

二、啊!我们的连队

早上5点钟,陈连长就起床了,此时明晃晃的太阳已照在窗上。

路上,韩泰青就说,乌拉盖的太阳出得特别早,看来是一点儿也不夸张。韩泰青曾于2003年、2007年两次回乌拉盖,他对乌拉盖的情况了解得比我们多。可好歹我也在乌拉盖呆了6年多,怎么就没有注意到草原的太阳喜欢起早呢?

早餐时,坚守在乌拉盖的战友们都前来与我们相会。除了我们的重要联络人刘万才,还有姜延俊、韩世忠及他们的夫人。刘国娟的两位朋友也闻讯赶来。陈连长内弟夫妻也已到达。

早餐后,由姜延俊带领我们去看老连队的房子。

姜延俊是山东人。内蒙兵团本没有从山东征兵,是直工科的姜干事(姜延俊的叔叔)把他从老家办到了兵团。当时他年纪小,又一口山东话,人们都爱逗他玩。他打扑克时,用纯正的山东话喊“黑桃八”,极富特色,有人便学着他的腔调叫他“黑桃八”。小姜非常淳朴,大伙都喜欢他。

小姜说我们住的北方酒店位于老规划队偏北的地方,酒店前的大街是主街。战勤连在北方酒店的西北。

他告诉我们,老连队的房子早就成了百姓住房,已面目全非,不经指认,是很难看出来的。原来的房子是“四角硬”,整栋房子除了四个角是砖砌的,其余地方全都是土坯。现在已经翻新,不仅挑了顶子,将水泥瓦换成砖瓦,而且将全部外墙改砌为砖墙。另外,住户家家都圈了院子,已没有集体宿舍的模样。

走出不远,小姜指着一处旧房说,那就是后勤部。大伙停下来细看,发现它完全保留着当年旧貌。司、政、后三大部的房子,当年是全师最好的房子。如今虽已破旧,但仍有人居住。看来我们亲手盖的房子,质量是相当不错,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

我们战勤连成立于1969年5月,前两年的主要工作是战备和修路,后来主要是搞基建。师部大部分房子都是我们连建的。看到自己盖的房子,油然生出与故人相见的感觉,我特意为它录了相。

西行不远,就到了老“一招”(六师第一招待所),它不仅翻盖一新,还在盖楼。看来,战勤连的这个邻居,命运要比战勤连好得多了,起码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过招待所向西,就是我们战勤连的地界了。

当年,六师铁匠炉是我们连队东边的近邻。小姜指着一个院子说,院后就是当年铁匠炉的地方。门口嘈杂的说话声,引出了屋里的一位中年妇女。小姜说,她就是胡铁匠的大女儿。铁匠的女儿已认不出我们这些知青,但她认出了陈连长的老伴。她激动地冲过来,紧紧拉住了连长老伴的手。

陈连长1986年才离开兵团,比知青多呆了近10年,他的老伴比我们更熟悉这里后来的情况。

招待所后身儿的一栋房子吸引了我们,它的屋顶上有兵团老房子的标志——灰白色的水泥瓦。

对这种水泥瓦,我是太熟悉了,我到兵团后干的第一个专业技术工作,就是制这种水泥瓦。也太亲切了,师部房子上挂的这种水泥瓦,有不少都浸有我的汗水。到兵团的第二年,我所在的七班就跟着民工学习制水泥瓦。民工走后我们就自己干,师部所用的水泥瓦绝大部分都出自我们之手。

经过辨认,我们确定它就是我们连队的老食堂。在我们连队自己的食堂建起之前,我们曾借用过此房。我们不仅在它的大厅里就餐,还在那儿接受战备教育。还记得指导员给我们讲苏修“陈兵百万”时,大家冻得脚发麻,指导员就带着我们集体跺脚,大厅里顿时“万马奔腾”。

小姜说,这栋房子路北的六栋房,就是我们的连队了。

连队两排房子之间的土路,现在已经铺上了红砖。土路中间的小水房已荡然无存。

小水房的位置到底在哪?人们争论起来。争论中人们又回忆起当年下井凿冰的情景。乌拉盖的冬天奇寒,入冬不久井里结的冰就能堵塞井筒,只有反复凿冰才能保证水井正常使用。当时我们都力争比别人更“积极”,争先恐后地抢着下井凿冰。这活儿不但苦,还有点儿危险性。不过我们都牢记了毛主席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不把这点儿困难放在眼里。

老一排的房子成了我们拍照的重点,因为当年大车班就住在这栋房子之中,而我们一行中,余康、韩泰青和我,都曾在大车班工作过。我们辨认出我们住过的房子,并在后窗下照相。小姜说,我们连队的房子里住的已没有兵团战士,大多是后来的移民,我们不便进入叨扰。

看到路东的第三排房子,我感到格外亲切,当年我曾与李津荣在这栋房子中谈恋爱。它是我们忠贞爱情的见证,当然要留影纪念。我请刘国娟帮我们拍照、录相。我幸福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晚上,我们在里边谈话,外边有好多人围着看,窗户上爬满了蚊子。”李津荣笑着问:“是蚊子还是人?”我笑着回答:“蚊子,还有好多人。蚊子和人一块看。”我们的对话,把刘国娟都逗乐了。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连队北边的杨树林。如今杨树林北边已有一条东西向的大马路,树木呈带状地分布在马路南侧。树林好像已没有当年那么宽,树长得也不太好,不但不高,枝叶也较少。小姜说,由于土层薄,这些树一直没有真正长起来,成了“老头树”。有些已枯死,人们只好补栽。

树虽然长得不理想,但在草原,能有这么大片的高龄树林,已属罕见。当年就是我们利用早饭前的时间,突击栽种了这些树,当时就叫它“小树林”,我还曾专门为它写过一首诗。没想到时隔近40年,它仍顽强地生长着,像那些没有离开的战友一样,固守着这片热土。

三、重遊故地忆当年

10:10,我们又驱车去探访当年的采石场。当时师部基建需要大批的石料,师里就让我们连在冬季打石头。冬季基建无法施工,让我们去打石头可以说是最科学的安排了。

石头山在师部西边约十几公里的地方,与乌拉盖大苇溏遥遥相望,景色颇佳。

10:40,车到石头山,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当年52团4连职工采石场。陈连长回忆说,当时是他们首先在此山开辟了作业面。作为后来者,我们连把作业面开在了与他们不远的高处上风头。这对他们来说,显然很不公平,凭空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他们很不满意,多次找我们交涉,还想动武,但慑于知青的凶悍,最终默认了现实。

我们放炮时,他们一定会提心吊胆,肯定少不了诅咒我们。

打石头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我们曾出过不少险情,战友王德元就在打石头时砸断了手指。时任副连长的陈书贺就负责带领我们打石头。他在部队时干过工程兵,还是班长,对于放炮崩山之类很是在行,出了险情一般他都能妥善处理。

余康对石头山也很有感情。他是我们连的羊倌,曾在此放过羊。他也给我们讲起了他放羊时的趣事。

当年我也在此处打过石头。曾与范忠在风雪中比赛抡大锤。那时十二磅的大锤一气抡几百下都不成问题。

40年后,我又站在了高高的山顶,仰望着湛蓝的天空,俯瞰着无际的碧野,胸中又漾起了当年的豪情。

人们纷纷拍照留念。我和李津荣合影,韩泰青和刘国娟合影。为增添情趣,刘国娟还把一把红伞放在了我们侧卧的草地。照出的照片真是美极了,将其作为草原旅游的广告都不为过。照片中我们依然如当年那般充满朝气,周身散发着青春活力,仿佛我们还是当年的我们。

下山时我们还忆及当年趣事。当时,山下扎有牧民的蒙古包,知青们去牧民家“串包”,淳朴的牧民会拿出奶茶、奶豆腐、小炸食等食品热情款待。可天津知青孙爱民等去“串包”时,人家见他们不会蒙语,便与他们面面相觑地对坐。孙爱民等急了,憋出一句“巴达依地(蒙语吃的意思)小馃子(知青不知蒙族炸食叫什么,就叫它小馃子)”。人家依然没有反响,他们只好尴尬地告辞。此事传开,成为笑话。

离开石头山,我们又驱车去了六师砖厂。砖厂曾是我们连打“攻坚战”的重要战场,那儿的32门轮窑及为其配套的32米烟囱,都是我们连建的。

车到砖厂,高耸的烟囱犹存,高大的窑炉犹存,窑边依然垛着红砖,只是不见了当年的知青。听碰到的砖厂民工说,在这儿干活的都是后来的移民,收入并不理想。

看到砖厂的烟囱,陈连长忆起当年建窑时的情景。当时刘桐副师长主抓师部基建,他要求尽快建起轮窑,以尽快出砖,建成师部大礼堂。而建设轮窑的关键是建好大烟囱,这在当时的草原,绝对是“高精尖”技术。为提高战士们的专业技能,连里还在1973年安排了一大批人到保定培训。

1974年春,建烟囱的战斗打响,时任副连长的陈书贺和副指导员王会元,分别带领一批人,轮番上阵。

一次,陈连长带班在已建起20米的烟囱上抢工时,无意间发现一股旋风向他们刮过来,当即命令大家立即下去躲避。上边的七八个人都上了卷扬机吊篮,而他因发现有东西要拿,又从下行的吊篮中爬上架子。拿了东西之后,他只能顺着架子往下爬。当他爬到离地面还有三空时,果断地跳下去,清点人数,发现所有人都已撤离,才放了心。

人们刚躲到安全的地方,旋风就到了。呼啸的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只能听到东西噼啪落地的声响。

大风过后再看现场,陈连长惊出一身冷汗。架子虽没有倒,但架子上的脚手板、灰槽子、钢筋、砖,都掉了下来。竖着落下的脚手板插入地下十几公分,竖着落下的钢筋深深地插入了脚手板。如果不是果断撤离,肯定要出大事故了。说起此情,陈连长至今还在后怕。

技术培训时,我学的钢筋工,砌烟囱用的钢筋就是我加工的。我还是连队的报道员,在烟囱建好后,我曾写了篇报道寄给《兵团战友报》。稿件在1974年8月20日见报。

韩泰青技术培训时,学的是操作柴油发电机,主要是为师里的混凝土搅拌机提供动力。韩泰青以前曾当过上士,总跑大石寨(白阿线上的一个车站,设有六师物资转动站)。刘国娟想让他捎东西,见面时问他:“韩泰青,上大石寨吗?”此话被好事之徒听到,传为大家取笑韩泰青的见面语。没想到最终他俩还真的成了夫妇。

陈连长说,刘副师长对工程进度抓得非常紧。建礼堂时,他站在雨中看战士们施工。他妻子给他送来雨衣,他扔掉不穿。说战士没穿雨衣,他也不穿。战士们见此情,都干得更欢了。

余康的弟弟余健是六师车队的。他想去看看车队的现状。我们驱车回师部向东行,走马观花地看了乳品厂、被服厂,最后在车队所在方位停下来。余健察看后,指着一个大院砖砌的门柱说,这是当年车队的门柱。不过对于院内的房子,余健也辨不出哪是当年故旧了。听小姜说,这两个门柱还是特意留下来的呢!

四、师部变成了漂亮的小镇

我们去石头山时,曾看到师部西边有一个顶着小红帽的塔状建筑,塔下有水泥地面的广场,周围还有红色的小柱子。据小姜说那儿要建一个花园,以供人们晨练。师部还要建专门的晨练场所,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师部街容街貌的变化也让人惊喜,已有三条宽阔的马路贯穿东西,马路两侧已是楼房林立。虽然以三四层的居多,但都相当齐整。街面上百行百业,经营什么的都有,一片繁荣景象。

记得2003年韩泰青回乌拉盖时也照过照片,那时街面上只有破旧的平房,与今日的乌拉盖判然两地。

听韩泰青说,2007年他第二次回乌拉盖时就已面貌大变,还建起了喷泉广场,其时尚、漂亮,超过了许多内地城市。广场管理人员听说他们是来怀旧的兵团战士,还专门为他们打开了音乐喷泉(当时只有他们几个人),以展示风采。

小姜说,师部不仅修了环路(好像北环还没有修好),还在建设景观大道呢。我们在余健看过车队之后,便绕道南环路,观赏新景观。

景观大道双向6车道,建筑主要集中在路的北侧,其中不少大楼还在建设之中。已建好的乌拉盖大酒店很气派,据说是五星级。还有政府办公大楼、法院大楼、税务局大楼等,都非常壮观。老干部活动中心则建有从楼外直登二楼的高台阶,有如人民大会堂。人们议论,进入此楼要费些气力,会不会是特意如此,让老干部们锻炼一下身体呢?

听韩泰青说,路的南侧还要建电影院、水上公园等公共设施。看来这里的文化娱乐会上一个新层次。

景观大道的路灯也很别致,不似一般路灯只有一两个灯泡孤单在挂在线杆顶部,而是灯海战术,由上百盏白色筒灯分八至十层,自上而下地团团地包裹着线杆。想象着灯亮了之后,一定会像一根根灯柱,足够漂亮。只是感觉可能会更费电一些。

另外,我们还在主街看到了步行街,想来里边会更热闹些。

中午在北方酒店聚餐时,除了邀请早上已见面的战友,我们还邀请了曾在战勤连工作过的乌拉盖管理局的领导郭金元和高书鹏。郭金元曾在战勤连任过班长。兵团交地方后,曾任乌拉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书鹏曾在早期的战勤连工作过。后任乌拉盖管理局的党委副书记。

高书鹏虽然很早就调出了战勤连,但还能记得那时的战友,他见到李津荣,当即就说:“你是战勤连的元老。”

郭金元、高书鹏代表留在乌拉盖的战友对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乌拉盖后来的情况。六师师部这块地方已改名巴音胡硕镇(意为富裕的山嘴),成为草原新城。它是乌拉盖管理局的所在地。乌拉盖的总人口已达两万,大部分住在镇上。已建成两座煤矿。年财政收入达到1.7亿元,公务员平均工资达到3000元。贺斯格乌拉到霍林河的铁路8月底就能正式通车。

午餐时,战友们互相介绍情况,诉说思念,气氛非常热烈。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1:44: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清风修竹网友光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欢迎您 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土左情深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2467 积分:128988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8/14 10: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1:45: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清风修竹!祝你开心快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欢迎您 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辽阔的内蒙古欢迎朋友来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修竹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9 积分:1763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9/9/27 9: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2:57: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关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清风修竹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9 积分:1763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9/9/27 9:44:00
谢谢班主关照!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2:58:00 [只看该作者]

刚到的,多指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3:2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清风修竹在2009-12-8 22:58:00的发言:
刚到的,多指教!

    哈哈,知青朋友之间,这样说生分了。希望楼主在中知网论坛心情愉快!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15:21:00 [只看该作者]

东乌圣地乌拉盖,

六师某部所处在,

战友回乡探亲人,

新历回忆两相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22:12:00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发点照片上来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玛拉沁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795 积分:19787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8/6/14 16: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6:13:00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清风修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握手.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影路漫漫,其修远兮。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0 7:12:00 [只看该作者]

“看到路东的第三排房子,我感到格外亲切,当年我曾与李津荣在这栋房子中谈恋爱。”幸福的回忆,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初恋。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总数 1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