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害人虫的故事(六)草爬子(蜱)

1楼
野稗子 发表于:2009/7/15 11:44:00
草爬子 害人虫 北大荒人  食人虫 杂谈 

               

  害人虫的故事(六)草爬子(蜱)

记得几年前有一篇报导:广东惊现‘食人虫’听起来真的吓死人了,现在的媒体真会玩文字游戏,我看了看报导的内容,不禁苦笑,不就是北大荒的‘草爬子’吗?大惊小怪的,我还以为是外星生物入侵了那。

是一种节肢动物,北大荒人叫它草爬子是野生禽兽体表多见的吸血虫,虽无翅不会飞,但在草木间爬行迅速。栖息于户外、草地、森林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臭虫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数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而且它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北大荒人也管它叫:狗豆子,在狗身上时有发现的。这种节肢昆虫,长得很怪:灰了巴机的,体形扁扁的,类似臭虫,比臭虫大,出没于春季雪化草青前后,到了青草依依的夏季就好似绝迹般地消失了。之所以说草爬子厉害,一是因为它的贪婪,它能吸它自身数倍的血液,把肚子撑得像个装满鲜血的薄汽球,二是它吸血时,把头颈深深地扎进皮肉里,你要是惊慌地把它拔下来,它的头会留在肉里,只好去卫生院开刀做个小手术了,三是被草爬子叮咬后,非常的疼痛。

春季进山,如临大敌,战前准备:系好衣服扣,扎好袖口、裤口、脖领子。出山一对一的相互捡查身前身后的衣服上是否有草爬子,如果觉得身上有麻苏苏地爬动,赶快找个草少的地方,解衣宽带,看看是不是草爬子入侵了。真的发现了草爬子也不要惊慌,唤起战友,用点燃的烟火慢烤它,草爬子耐不住热,自己就会退出头颈,挤死烧死便可。不过春季进山是不允许带火上山的,而且,草爬子也是多半下山后钻进衣服里的,这时发现了草爬子可以到卫生室涂些碘酒,便能把它杀出来。

大人挨咬关系不大,大人知疼知痒,可以去看医生,最可怕的是那些成了家的老战士,孩子尚小,不能说话,有的被大人上山后带回的草爬子爬上身,(尤其是婴儿,肉嫩奶香的更是草爬子的上等餐食的选择。)婴儿疼得昼夜哭嚎,家长却不知所故,实在太可怜了,草爬子太可恨,太可恶了。

草爬子下口咬人的地方,也是人类皮肤最嫩最薄最敏感的地方,多在胳肢窝、大腿根儿,或男女生殖器处,还有的妇女被叮咬到乳头上了。

好在草爬子只发生在春季,很短的一段时间。要是这个季节看到狗儿满地乱滚的话,你信不信,肯定在狗身上能找出几个草爬子来,不知道现在草爬子还有没有了。

<!--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_20090701190711_gghre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m1.jpg:

看看-----吸血后的草爬子,是原先的十几倍.
2楼
槐乡 发表于:2009/7/15 12:26:00

在北大荒时,我还真没有注意到草爬子这种虫子,看来还很可怕的,被它咬伤可不是好玩的。

在网上查到如下内容:

草爬子

  “草爬子”学名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形态】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1.硬蜱 颚体也称假头,位于躯体前端,从背面可见到,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螯肢1对,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块,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体。
  2.软蜱 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颚基背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
  【生活史】
  蜱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图片)、若虫和成虫四期。幼虫和若虫的外形与成虫相似,但幼虫只有3对足,若虫无生殖孔。从卵到成蜱的时间,因蜱的种类、血食情况、温度和湿度而不同,一般为几个月至1~3年.
  每年一进入雨季,它便开始频繁活动,尤其在小兴安岭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两个林带,气候适宜,雨量适中,是非常适合草爬子的生长。
  【危害】
  是野生禽兽体表多见的吸血虫,虽无翅不会飞,但在草木间爬行迅速。栖息于户外、草地、森林等,常在白天侵袭人体,没吸血前只有虱子般大小,吸饱后,虫体可胀大100倍。钻入人体若不及时取出,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而且它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如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等。蜱的吸血部位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防制原则】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区采取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在林区使用烟雾剂灭蜱。杀虫剂中加入蜱的性外激素与聚集激素可诱蜱而提高杀灭效果。
  3.生物防制 白僵菌、绿僵菌及烟曲霉菌等对蜱有致死作用。跳小蜂产卵于蜱体内,待发育为成虫致使蜱死亡。
  4.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草爬子.jpg:

3楼
比邻 发表于:2009/7/15 15:36:00

太可怕了!

4楼
轻舟 发表于:2009/7/15 16:15:00
被它叮上,需要用火烫,或者拍打,总之不能硬往下揪,不然它的头就留在体内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北大荒老头 发表于:2009/8/25 12:25:00
太真实了!我就让它叮咬过。
6楼
新雨 发表于:2009/8/26 16:43:00
太恐怖了,
共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3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