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也谈“淡定”

1楼
东北福哥 发表于:2009/7/17 21:46:00

  前些日子回了趟上海老家,从侄女口中听到一个新名词儿:淡定。这年头知识大爆炸,社会上新名词儿很多,让人目不暇接,连我这个“已知天命”的人不时也感到茫然。


  回家后翻翻辞海。淡:基本意思是指物体中某种成分少,味道不浓,不热心,不旺盛。定:是指平静、稳定的。单从字面上看,“淡定”是否可理解为对身外的一切都无所谓,淡然、镇定?比如在我们生活中,某个人遇任何事都不慌不忙的,心境很开豁,举止悠游自若,对身外的一切都无所谓,对自身也没有额外的要求。可是我也知道,“淡定”并不是指一种表象,它应该是指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积累,其本质是一种心胸和思想境界,是人的内在心态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里,每个人的一切好像都是由上级安排的,该出生时出生,该上学时上学,该分房时分房,连干啥工作、与谁结婚、能否离婚等私事儿都须听上级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生活过惯了,也就无所谓什么“淡定”了。如今,快节奏的社会,色彩斑斓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多种生活方式的权力,在这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不免会多了几分浮躁,少了些许平静。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年少气盛,激情澎湃,但是在就业、薪水、住房、求偶等一大堆难题面前不免感到焦虑和苦恼。于是,“淡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毋容置疑,人的一生是需要奋斗的,在年轻时候更应当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雄心壮志。但是,在努力实现其抱负的漫漫征程中,需要的不是急躁、焦虑,而是“未雨绸缪”,瞄准一个方向,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每一件事。这时,人的意志就显得格外地重要了。据说,当年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其实我认为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这种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颜回却不改变他乐观的态度。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这是否也是“淡定”。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从大城市来到偏僻的农村。穷乡僻壤的窘迫生活,饥寒交迫的生活环境,很容易让人会产生死的念头。如今想想,就连现在城市里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生活,都是我们当年好羡慕的工作呀。艰难的生活会让人颓废,也会让人奋起。虽然我很讨厌那个时代,憎恨那个不是人生活的岁月,但是我却还要感谢那段蹉跎的人生经历,因为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懂得了自己应如何去奋斗、拼搏,懂得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让我能够更加珍惜今天的好日子。于是,我也很欣赏“淡定”这个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c63ffc2t5b60751162fa.jpg:



 

  前些日子,一些博友在探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我也很赞同他们的见解。但是我想,也只有经历过坎坷人生的人才会有此念头吧。有人说:人生皆由缘起。所谓缘由心生,随遇而安,身无挂碍,一切随缘。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人如果不知足就会有太多的欲望,欲望越多,就会把人推向痛苦的深渊,从而使人迷失本性,失去自我。如此看来,“淡定”真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啊!

 

  现抄录北宋文人、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自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46年)

2楼
虎林远方 发表于:2009/7/17 22:06:0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千锤百炼的磨历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期待楼主好文章。
3楼
野稗子 发表于:2009/7/17 22:38:00
老百姓谈'淡定',多出于无奈,你不淡而定,又能怎样?不淡定也得淡定,一辈子,世世代代的淡定.
4楼
轻舟 发表于:2009/7/18 6:3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6098,1014387984&fm=0&gp=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宁静致远,
修身养性。
5楼
槐乡 发表于:2009/7/18 9:55:00
老百姓的理解就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吧?
6楼
海喜 发表于:2009/7/18 13:21:00
有衣有食当为知足!一天的忧愁一天担,明天自有神安排。老知青要快乐每一天!
7楼
轻舟 发表于:2009/7/19 6:44:00
老知青要快乐每一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9.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槐乡 发表于:2009/7/25 21:0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2.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楼
感恩 发表于:2009/7/25 21:29:00
     “淡定”并不是指一种表象,它应该是指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积累,其本质是一种心胸和思想境界,是人的内在心态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
       看淡一切,是因为心里有定数!这种能力是要在生活的历练中逐渐积累而成。看得远、看得开、看得轻,才能彰显优雅和从容!记得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和结果!
 
10楼
槐乡 发表于:2009/7/26 13:01:00
以下是引用感恩在2009-7-25 21:29:00的发言:
     “淡定”并不是指一种表象,它应该是指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积累,其本质是一种心胸和思想境界,是人的内在心态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后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
       看淡一切,是因为心里有定数!这种能力是要在生活的历练中逐渐积累而成。看得远、看得开、看得轻,才能彰显优雅和从容!记得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人生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和结果!
 

赞!你讲的太好了!

共1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