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现在是餐桌上的一道极其普通的菜肴,可在40年前,却是奢蚀品,能吃上一顿豆腐,如同今天上了一次5星级饭店.
那年代,豆腐是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平时很难吃到,大豆是限供品,数量少,每人每年只有20斤,农户要用这些大豆到油坊去换食用油,解决日常吃油,10斤大豆可换一斤豆油,豆饼用来下酱[食用酱],还要留出一部分,留做过年做豆腐用, 做一个豆腐要用15=20斤黄豆,年关切近时,农户开始做豆腐,人口少或豆子少的农户做半个 ,农村肉少,豆腐就成了过年最好的食品了,平日是很难吃到,即便条件好些的家庭,也没有天天食用的.那时的青年点,也和农户一样,到过年时才能吃上豆腐.那时豆腐炖粉条是最好的美味佳肴.连豆腐都难吃到何谈吃肉啊.
说起来,现在的年轻人是不会相信的!我们在农村所受的苦,是他们想不到的!能理解我们的只有知青!
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在那个年代可能是最好的美食了!
有一年,我领儿子回高明屯。他就爱吃豆腐一块接一块,把淩二哥吓够呛说;明天给你做一盘,让你吃几天。农村的豆腐却实好吃,市里的豆腐永远没哪个味!
远方版主走后门吃的全是精华啊!我们那吃的最多的是洋白菜炖粉条子,夏锄、麦收时活累才放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