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飞扬的青春
我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垦荒、耕耘了七年三个月的时间。生活环境是艰苦的,劳动的强度和时间也几乎到了耐受力的极限。不能否认——让大批的、由于文化大革命而“积压”下来的知青“一锅端”的去“上山下乡”,这个政策有很多的弊病,其后果是‘人心不稳,得不偿失’。尽管这个政策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具体到我,以及我熟识的一些兵团战友们来说,相当多的一批人是自愿报名去的,(因为还有可以去插队或投亲的选择)不止一人写下过坚决要求去边疆的血书,我们的口号是“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屯垦戍边,准备打仗”——那时候我们国家正和前苏联在打一场边境战争。说我们那时候思想幼稚也好,政治狂热也罢。但是一群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准备去边疆贡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这是不容质疑的。
以后随着下乡时间的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形势的变化,知青们有的上学走了,有的病退走了,有的结婚走了,有的家庭需要子女照顾也走了。剩下的知青慢慢的心就散乱了。直至七九年知青开始大返城,上山下乡运动基本画上句号。
现在对上山下乡“有悔”“无悔”有争论,这个问题因各人所处环境和经历不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时光已经流逝了四十年,现在再来说“有悔”或“无悔”已经意义不大,我感觉自己“无愧”那段青春、“无愧”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心中也就坦然了。
前些天翻腾箱底,意外发现一个三十多年前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的是我在兵团时的一些杂事。搬了好几次家了竟然没有丢掉,真该感谢老妻。现摘录几段自认为颇能反映当年我们兵团战士风采的文字发在这里,作为对那一段生活的回忆和纪念。
拖拉机手之歌 作者 : 虎林远方
(到边疆后一直驾驶机车在田间耕耘,千年的荒原就在我们手中变成了米粮仓,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胸中也自然激荡着一股豪迈之情。)
迎着一轮喷薄的朝阳
驾驶着“东方红”奔驰在辽阔的原野上
是我们
第一个迎接边疆的黎明
是我们
在那千年沉睡的土地垦荒
铁牛轰鸣
日夜奔忙
开出那千倾的良田
收回那万吨的丰粮
用我们辛勤的汗水
建设着祖国的边疆
啊——!
昔日的北大荒
如今的米粮仓
昨天的荒草滩
今朝麦田千重浪
这就是我们的骄傲
这就是我们的荣光
手握方向杆
永远向前方
我们是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屯垦戍边的大旗——
我们高高扛 ! 约写于1974年
这个笔记本太珍贵了!期待着远方兄能慢慢地发上来......想当初我们也是听完动员会以后大家写血书下乡的,因为珍宝岛战斗刚刚开始。
我厌烦“有悔”、“无悔”的争论,赞成虎林远方“无愧”的提法,那个年代不管是积极的争取,还是无奈的选择,都脱离不了当时的大环境。但是无论在哪,人总要经历不同的困难与磨炼才能成长和成熟。当我们退出历史的舞台时,回忆起青春时的我们,纯洁无私、追求理想的热情,义无反顾的拼命精神仍像金子一样在闪光,这就是无愧!
期待虎林远方版主继续——飞扬青春。
我厌烦“有悔”、“无悔”的争论,赞成虎林远方“无愧”的提法,那个年代不管是积极的争取,还是无奈的选择,都脱离不了当时的大环境。但是无论在哪,人总要经历不同的困难与磨炼才能成长和成熟。当我们退出历史的舞台时,回忆起青春时的我们,纯洁无私、追求理想的热情,义无反顾的拼命精神仍像金子一样在闪光,这就是无愧!
期待虎林远方版主继续——飞扬青春。
聆听姊妹说的对,回忆起青春时的我们无愧,拼命精神像金子一样闪光,知青精神万岁!
我厌烦“有悔”、“无悔”的争论,赞成虎林远方“无愧”的提法,那个年代不管是积极的争取,还是无奈的选择,都脱离不了当时的大环境。但是无论在哪,人总要经历不同的困难与磨炼才能成长和成熟。当我们退出历史的舞台时,回忆起青春时的我们,纯洁无私、追求理想的热情,义无反顾的拼命精神仍像金子一样在闪光,这就是无愧!
期待虎林远方版主继续——飞扬青春。
同感。
“ 人总要经历不同的困难与磨炼才能成长和成熟。”
北大荒老头说的对,政治运动的对与错我们左右不了,但“我们知青无愧于那个时代!”
看到从前的日记,思绪一定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的年代吧!
同感;我们知青无愧于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