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50042998529183540.jpg:
夕阳留下一抹余辉,躲在“小李山”的后面,微露出半张羞红的脸,窥视着半山坡上这个不大不小的连队。袅袅的炊烟在连队上空飘荡,偶尔被一阵风吹向山尖四散而去。
山下,路边的场院上分区域地铺满了小麦,有新收获的,有晒干待扬场入囤的。换了班的人们在忙碌着卸车,摊晒,扬场,入囤------
接粮的汽车在地号与场院之间穿梭来往,时时翻滚起一股股暗灰色的土龙。
远处,拖拉机牵引着“康拜因”在忙碌地收割着。收割完的麦茬地里,时而跃起几堆火光,火光中闪动着烧荒人的身影,远远望去,那一簇簇的火光好似在金黄与葱绿间点缀着无数朵红花随风摇曳。
不知什么时候,一团乌云从远处山顶上冒了出来。
铛铛------铛铛------一阵紧似一阵的钟声从场院响起,钟声传到了连队,震动着每个人的心,这是无言的号令。
老职工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冲出家门------
知青们放下碗筷冲出食堂------
轻病号们翻身下床冲出宿舍------
人们不约而同地纷纷朝场院跑去------
此刻,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决不能让收获到场院上的小麦被大雨浇着,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射向帝、修、反的一颗子弹。
很快,全连的职工都集中到了场院上。未经分配,大伙儿就争先恐后地干起来。归堆苫草苫子的,灌袋入囤的------
顿时,场院上尘土飞扬,人潮滚动,紧张无声快而有序的劳动场面没有了往日的喧笑,大家只知到尽快抢着大雨之前把小麦苫好。
天渐渐地黑了,乌云离我们越来越近,冷风夹着潮气向我们刮来,场院上就剩一个区的麦子没有苫上了。
“连长!草苫子不够了!”粮食保管员老颜的一声大喊人们闻之一楞,正不知所措的时侯,只见几个知青飞快地朝宿舍跑去,大家立刻明白了,所有的知青都朝各自的宿舍跑去------
等大家拿着各种颜色的塑料布跑回场院时,天已是漆黑一片了,豆粒大的雨点儿落了下来,大家冒雨把最后一个区的小麦苫好后以被浇得滚瓜透了。本来就不大的凉晒棚已经装满了灌袋的小麦无法容人避雨啦,大家冒着大雨,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摸黑一步一滑地朝连里走去。
大家满身的汗水早已被大雨冲刷掉了,一阵冷风吹来一个个被冻得瑟瑟发抖。黑暗中不知谁唱起了样板戏:“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开始只有几个人跟着唱,逐渐地跟唱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会聚成一组惊天动地的大合唱:“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一阵阵高腔划破夜空,撕破雨幕,盖压住雷鸣向旷野散去------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
经过风雨雷霆的洗礼,十八棵青松,不!几百棵青松待明天朝霞升起的时候又长高了,又粗壮了。
“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北大荒老头朋友,你的场景我也经历过。
谢谢你把当年的情景展现在这里。
知青们放下碗筷冲出食堂------
轻病号们翻身下床冲出宿舍------
人们不约而同地纷纷朝场院跑去------
此刻,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决不能让收获到场院上的小麦被大雨浇着,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射向帝、修、反的一颗子弹。
很快,全连的职工都集中到了场院上。未经分配,大伙儿就争先恐后地干起来。归堆苫草苫子的,灌袋入囤的------
顿时,场院上尘土飞扬,人潮滚动,---多少年前的麦收场院就是这样,每一个兵团战士都是这样,这场景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