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连里的司务长,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年代,他把食堂管理的很好,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食堂的伙食。他为人忠厚热忱,对我们知青如同弟弟妹妹一样看待,知青们很尊敬他,都称他“老高”。后来他和65年到农场的佳木斯知青刘凤玉结婚了,婚礼在那个年代算是很热闹了。
71年,他调到了新建点16连(我的博文里荒野孤坟中写到的小李山),担任后勤排长。16连是新建连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为了全连职工冬季能吃上蔬菜,他建议连队在入冬前挖好菜窖储备蔬菜,他的建议得到了连领导的支持。
天已经很冷了,为了加快进度,老高决定采用爆破的方式来完成挖掘工作。
这天,老高他们装了三炮只响了两炮,有一炮没响是个哑炮,等了一会儿还没响,一位天津知青要去排哑炮,被老高一把拽了回了。“不要命啦!要去也得我去!”老高大声说道。
隔了很长时间,哑炮仍然没响,老高转过头来和大家说:“你们都隐蔽好,谁都不许乱动!我去排哑炮。”有几个知青抢着要去,老高喊道:“听命令!都往后站!”说完,老高向哑炮的方位走去。
大家躲在隐蔽的地方静静地看着老高一步一步地走近了哑炮的位置,老高伏下身趴在了地上,伸手去拔导火索的时候,突然,轰地一声炮响了,把老高掀起了几米高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排长!排长啊!------”大家喊着跑了过去扶起老高,只见老高满脸的泥土,嘴里,鼻孔,耳朵里流着血,停止了呼吸。
哭喊声震惊了连队,全连的职工全都跑来了,老高的妻子刘凤玉怀抱一岁的小儿子,领着四岁多的大儿子踉踉跄跄跑到现场,一见当时的场面,趴在老高的身上只喊了一声老高啊就昏了过去。一位女知青连忙接过刘凤玉怀里的孩子,家属和女知青们照看着老高的妻子,四岁的儿子跪在老高的身旁两手摇晃着老高的身体哭喊着:“爸爸!爸爸!爸爸你醒醒啊!”------
老高的小儿子见哥哥哭,叔叔阿姨们都在哭,他也哇地哭了起来找妈妈,哭声喊声交织在了一起,直哭得叫人肝肠痛断。
那位天津知青捶胸跺足地哭道:“排长啊!排长!为嘛不让我去呀!我死了就我一个人呐!你了撇下老婆俩孩子可怎么办呀?排长啊!排长!------”
高为公,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为了建设北大荒,抛下了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子,把他的一腔热血撒在了北大荒那片沃土上。
他的一腔热血撒在了北大荒那片沃土上。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血染沃土者,英烈!人们不能忘记!
汗撒沃土者,勤劳!人们也不会忘记!
稗子说得好!
说的有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