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居上海的一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上海叫做老公房的五层顶楼,饱受了冬寒夏暑之苦,冬天水泥花板上的墙角处结了一朵朵霜花,层里阴冷潮湿,不亚于北方的严冬,呆在屋里的我把能找出来穿的都武装上了,头上戴着帽子,脚上套着毛袜子,身上穿着防寒服,屋里比屋外冷。打个恰如其分的比喻:北方的冬天象热水瓶——外头冷,里面热,上海的冬天是电冰箱——外面冷,里面冰。就是在现在,在上海还能见到冻手冻脚冻脸冻耳朵的人,冬天的上海好难过呀。
上海的夏天,既炎热潮湿,高温持续的时间又长,高度楼大厦、办公场所、汽车排放,家家的空调,整个城市把所有的热量都排放到这个大城市的上空,把上海变成了太白金星的八卦炼丹炉了,烈日炎炎、火烧火燎——除了想扒层皮外,无处躲无处藏。我所住的薄顶老公房更是炼狱一般,楼顶水箱里放出的水都烫手。
现在家家基本是都有了空凋,而且又是冷暖两用居多,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不掂着手里的银子,眼盯着飞转的电表,谁舍得、谁又有那么大的能力,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让空调加班飞转呀。不能为了冬暖夏凉找根小绳把小脖扎起来——不吃不喝活不成人呀,怎么也得留下俩儿保命的小钱吧。所以,盗电成风,撑死胆大的——冷了热了开空调,抓不住全是自己的享受,锇死胆小的——冻死热死你愿谁?
盼呀盼呀——一直盼了快半个世纪,06年夏天,小区里来了修缮队,给老楼戴上了防暑的帽子。铺完防水后,在房顶垒上了五层砖的垛子,并铺上了半米见方的隔热水泥砖,这样太阳的热量就不能直接照到房顶上了,小区的所有的楼房的外墙也粉刷一新,老楼焕然一新,这个待遇已经享受三个夏天了。
明年就世博了,上海就像刚解放时一样,路——刨,墙——粉刷,门脸——装修,到处单行改道、此路不通,到处是尘土飞扬,上海娈成一个泥浴的城市。
我们小区也在——马粪蛋外面光的改造计划之中,一纸通知:楼房加顶,施工半年,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平改坡。我有些想不明白,如果只是为了好看,只是为了世博好看,只是为了给外国人好看,这个改造就大没有必要,刚刚改造三个夏天的房子又改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不花自己的钱就不心疼吧,这里面的好处没有吗?现在,世界正在开减排会议,这不就明摆着浪费吗?中国人——从老祖宗那算起,倒霉就倒霉在那个爱面子上了,把这方面的金钱用在教育上、医疗上、用在老百姓住房上,总比用在马粪蛋子上好多了吧。
摆在楼房顶上的水泥方砖都是好的,搬到楼能用的就已经不多了,这都是钱呀!任凭楼房在地动山摇响声中动颤抖,我自岿然不动把这篇贴子完成。只是谁也改变不了改造的命运,遇到事咱还是要说说,只是说说而已,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现在好了还有说说的地方,这就满足了,想改变谁,咱没那个能力。老话说得好:撒手闭眼——不管了。
楼顶上的就是改造三年的隔热层
看老兄的楼房改造,就想起了北京城的改造,那么好的一座古城给改造的面目全非,简直是太可惜了!唉
楼主说到平改坡,
统一改造为世博,
虽然真是面子事,
只盼能有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