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包些冻饺子,家里人几乎人人上阵,热闹得很。和面、弄馅准备好前期的工作,开始包饺子。擀皮的、包饺子的、还有专门的运皮的和摆放的,大家忙的有条不紊,嘴也没闲着。边干边讲着各自的新闻、笑话。大家其乐融融。我则想起了我下乡第一年的“年三十饺子”。
六九的春节是在农场过的。用当时的话说叫过革命化春节。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在外面过春节。心里充满了对家里的惦记和牵挂,每年在家我总会帮妈妈做家务,替弟妹缝制新衣服,以减轻妈妈的负担。离开家了,妈妈虽有弟妹帮忙,可我还是放心不下,尽管有爸爸,有弟弟妹妹们。哥哥大学毕业就去了边疆,我又下了乡。这一年我们家过年有两个人不能回家团聚,爸妈肯定会惦记的不行。同学们在底下悄悄议论想家,其实我不是想家,是对家的惦记。就在这远隔七八百里的两地之间,我们互相牵挂着、惦记着。迎来了农场的第一年的“年三十饺子”。
在农场包饺子,以班为单位。统一领面、领馅,班里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包。
年三十晚饭后,在食堂里我们各班领了面和馅。就在我们就餐的长条桌上摆开了包饺子的龙门阵。不少同学在家里是没有包过饺子的,大家围着一起。不管会不会,都跃跃欲试。诺大个食堂,十几个班的知青在一起包饺子。暗中飙上了劲,每个班的人嘴上不说,心里憋劲。谁都不想让其他班包的饺子超过自己的,变招数的独出新裁。
我们班还好,有同学在家经常帮家里做饭,包饺子的擀皮啦,包啦都很拿手。不会的同学跟着学,小心的包(怕露馅)。年轻人在一起,忙起来什么都忘了。想家的话题随之抛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无尽无休的笑话。什么“谁在家年三十抢着吃饺子,烫了舌头......”“谁为了抢着吃带钱币的饺子咯了牙......”“在漆黑的夜晚,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哈哈的笑声,夹杂着抢语。有时还真不知道是听笑话还是听讲话好,反正挺开心。我们班也包了三个放一分硬币的饺子,大家约定不准做记号,看明天我们谁有福气吃到它。
二连的一男同学看到我们放硬币,嘲笑我们老一套,说他们有新招。很秘密的样子,不告诉我们,也不告诉他们班的同学。谁包是谁的秘密。我们也不惜得追问,只管去冻我们自己的饺子。
这饺子包的是连玩带包,直到午夜十一点才结束。没有疲惫,没有睡意。在回寝室的路上女同学还是唧唧咋咋说个不停,还说好要是谁先睡醒了就大叫家,好抢先去食堂煮饺子。
为了这抢先煮饺子,准有人一蓿没睡好。要不然怎么我们觉着去食堂挺早的,还是排到了后面呢!
煮饺子也是按班煮。一次给一盆,来会轮,边煮边吃直到煮完。食堂那大锅两个人对面拉不着手,直径得有三米吧。反正那时我看它是太大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锅。吃上饺子更热闹了,大家眼定定的先看,其实心里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征,好抢到那个有硬币的。我来回排队煮,让大家先吃。看到的笑话更多,吃着吃着,有人喊烫死啦!原来男同学的秘密暴露了。他们包了吹进气的饺子,饺子里面没馅,吹进了一饺子肚的气,一经加热膨胀,以为是个大馅的饺子。加上急着吃,那热气全哧到嘴里了,不烫才怪呢!不光气烫,还有糖烫,他们把块糖放进饺子里,煮熟了糖化了,一样的烫人,不比气逊色。恶作剧啊!也难怪啊,那时我们充其量是一群大孩子。
全煮完了,大家说你快来吃吧。我们都快吃饱了,我来回运动的也不知道饿了。站在桌前,我夹了两个吃,哎!还挺香!又夹起第三个,怎么有个褐色的东西粘在饺子上,我用筷子扒拉扒拉,不好!好像还带腿呢?什么东西?是虫子。这个不能吃啦,放一边再夹一个,发现问题啦,盆底下有好几个那样的虫子。我悄悄的放下筷子,详装去外面咳痰,就直接回了寝室。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就是想呕。是些个什么呀,不知道。我是最怕虫子的,何况它们竟然和饺子混在了一起。大家陆续回来了,问我:怎么没吃饱就回了?我说:胃不舒服。没做任何解释,怕影响了大家吃过饺子的食欲,还有那热闹饺子的余香。
我同学荣过来关心地问我:“你看了什么?是吧。”我说:“那盆底的饺子上有虫子”。她说:“那是蟑螂,不是虫子。你没见过呀!”“没见过。”“真应该好好的改造你,连这也不认识。你家没有啊?”“没有。”我有那么点自卑,孤陋寡闻啊。(蟑螂这昆虫是在书中看到的,看到真的还是头次。)
原来,我们龙镇农场地处克山病地区,水中严重缺碘。全分场只有一眼井能食用,为了能够供全场的食用水,白天那辘辘是上锁的。到晚上打开,大家排队取水。食堂的大缸、大锅全装满水,第二天做饭用。蟑螂在锅台上游玩,当然也免不了有失足落水的,也就有了蟑螂和饺子同登餐桌的机会。
细想想“眼不见为净”是有一定道理的,听说食堂的大锅里每天都会进蟑螂,炊事员做饭前用笊篱往外捞,但总会有落网的。不见也就不知道,不知道也就不知呕。
一晃四十几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的记得我们两个连的战友齐聚大食堂包饺子的壮观场面,和那开心的嬉笑。可惜那时拮据谁都没有相机,要是拍照或录像下来保不准还会争上吉尼斯呢!
年三十的饺子是最让人们回味无穷的年夜饭,它有着太多的故事。
尚商写于2012年1月22日
69年是到兵团的第一年,连部号召在连队过革命化春节,俺也没回家。大家跑到家属区借擀面棍儿、盖帘等,围在一起包饺子的热闹场面难忘,可吃完了回到宿舍的滋味也是难忘啊。呵呵。谢谢楼主的好文章。
今天包些冻饺子,家里人几乎人人上阵,热闹得很。和面、弄馅准备好前期的工作,开始包饺子。擀皮的、包饺子的、还有专门的运皮的和摆放的,大家忙的有条不紊,嘴也没闲着。边干边讲着各自的新闻、笑话。大家其乐融融。我则想起了我下乡第一年的“年三十饺子”。
六九的春节是在农场过的。用当时的话说叫过革命化春节。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在外面过春节。心里充满了对家里的惦记和牵挂,每年在家我总会帮妈妈做家务,替弟妹缝制新衣服,以减轻妈妈的负担。离开家了,妈妈虽有弟妹帮忙,可我还是放心不下,尽管有爸爸,有弟弟妹妹们。哥哥大学毕业就去了边疆,我又下了乡。这一年我们家过年有两个人不能回家团聚,爸妈肯定会惦记的不行。同学们在底下悄悄议论想家,其实我不是想家,是对家的惦记。就在这远隔七八百里的两地之间,我们互相牵挂着、惦记着。迎来了农场的第一年的“年三十饺子”。
在农场包饺子,以班为单位。统一领面、领馅,班里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包。
年三十晚饭后,在食堂里我们各班领了面和馅。就在我们就餐的长条桌上摆开了包饺子的龙门阵。不少同学在家里是没有包过饺子的,大家围着一起。不管会不会,都跃跃欲试。诺大个食堂,十几个班的知青在一起包饺子。暗中飙上了劲,每个班的人嘴上不说,心里憋劲。谁都不想让其他班包的饺子超过自己的,变招数的独出新裁。
我们班还好,有同学在家经常帮家里做饭,包饺子的擀皮啦,包啦都很拿手。不会的同学跟着学,小心的包(怕露馅)。年轻人在一起,忙起来什么都忘了。想家的话题随之抛在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无尽无休的笑话。什么“谁在家年三十抢着吃饺子,烫了舌头......”“谁为了抢着吃带钱币的饺子咯了牙......”“在漆黑的夜晚,一只毛茸茸的大手......”,哈哈的笑声,夹杂着抢语。有时还真不知道是听笑话还是听讲话好,反正挺开心。我们班也包了三个放一分硬币的饺子,大家约定不准做记号,看明天我们谁有福气吃到它。
二连的一男同学看到我们放硬币,嘲笑我们老一套,说他们有新招。很秘密的样子,不告诉我们,也不告诉他们班的同学。谁包是谁的秘密。我们也不惜得追问,只管去冻我们自己的饺子。
这饺子包的是连玩带包,直到午夜十一点才结束。没有疲惫,没有睡意。在回寝室的路上女同学还是唧唧咋咋说个不停,还说好要是谁先睡醒了就大叫家,好抢先去食堂煮饺子。
为了这抢先煮饺子,准有人一蓿没睡好。要不然怎么我们觉着去食堂挺早的,还是排到了后面呢!
煮饺子也是按班煮。一次给一盆,来会轮,边煮边吃直到煮完。食堂那大锅两个人对面拉不着手,直径得有三米吧。反正那时我看它是太大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锅。吃上饺子更热闹了,大家眼定定的先看,其实心里是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征,好抢到那个有硬币的。我来回排队煮,让大家先吃。看到的笑话更多,吃着吃着,有人喊烫死啦!原来男同学的秘密暴露了。他们包了吹进气的饺子,饺子里面没馅,吹进了一饺子肚的气,一经加热膨胀,以为是个大馅的饺子。加上急着吃,那热气全哧到嘴里了,不烫才怪呢!不光气烫,还有糖烫,他们把块糖放进饺子里,煮熟了糖化了,一样的烫人,不比气逊色。恶作剧啊!也难怪啊,那时我们充其量是一群大孩子。
全煮完了,大家说你快来吃吧。我们都快吃饱了,我来回运动的也不知道饿了。站在桌前,我夹了两个吃,哎!还挺香!又夹起第三个,怎么有个褐色的东西粘在饺子上,我用筷子扒拉扒拉,不好!好像还带腿呢?什么东西?是虫子。这个不能吃啦,放一边再夹一个,发现问题啦,盆底下有好几个那样的虫子。我悄悄的放下筷子,详装去外面咳痰,就直接回了寝室。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就是想呕。是些个什么呀,不知道。我是最怕虫子的,何况它们竟然和饺子混在了一起。大家陆续回来了,问我:怎么没吃饱就回了?我说:胃不舒服。没做任何解释,怕影响了大家吃过饺子的食欲,还有那热闹饺子的余香。
我同学荣过来关心地问我:“你看了什么?是吧。”我说:“那盆底的饺子上有虫子”。她说:“那是蟑螂,不是虫子。你没见过呀!”“没见过。”“真应该好好的改造你,连这也不认识。你家没有啊?”“没有。”我有那么点自卑,孤陋寡闻啊。(蟑螂这昆虫是在书中看到的,看到真的还是头次。)
原来,我们龙镇农场地处克山病地区,水中严重缺碘。全分场只有一眼井能食用,为了能够供全场的食用水,白天那辘辘是上锁的。到晚上打开,大家排队取水。食堂的大缸、大锅全装满水,第二天做饭用。蟑螂在锅台上游玩,当然也免不了有失足落水的,也就有了蟑螂和饺子同登餐桌的机会。
细想想“眼不见为净”是有一定道理的,听说食堂的大锅里每天都会进蟑螂,炊事员做饭前用笊篱往外捞,但总会有落网的。不见也就不知道,不知道也就不知呕。
一晃四十几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的记得我们两个连的战友齐聚大食堂包饺子的壮观场面,和那开心的嬉笑。可惜那时拮据谁都没有相机,要是拍照或录像下来保不准还会争上吉尼斯呢!
年三十的饺子是最让人们回味无穷的年夜饭,它有着太多的故事。
尚商写于2012年1月22日
年三十的饺子是最让人们回味无穷的年夜饭,它有着太多的故事。何况又是在农场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