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过后,天气放晴,大年初一,看到太阳暖洋洋撒满阳台 ,融化了积雪,驱赶了严寒。鸟儿欢快的在窗外树上歌唱,家家户户都开始晾晒衣衫。割舍多日的大自然情怀,一下子涌上心头,欲罢不能。年前,忙开茶话会;忙采购年货;忙打扫卫生,又连日降雪,室内憋闷的头晕脑胀。早就听说丁桥那边有个民俗馆,一直没如愿前往,索性今日独自前去探访。
路边阵阵腊梅的幽香,挽留住了我的脚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82_conew2.jpg:

公共自行车代步极方便,家门口取出,沿途到处都可以存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61_conew1.jpg:

路边有舒适宜人钓鱼设施,美食佳肴餐厅,娱乐场所。大概还没开业,只见三三两两的人,在太阳下面打老k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73_conew1.jpg:

游船开始运营了,人不太多,可能天冷,路远,知名度不高的缘故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56_conew1.jpg:

小桥流水,悠闲清静
江南水乡,青山如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64_conew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7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75_conew1.jpg:

这棵树大概年龄有几百年了,是这里的标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67_conew1.jpg:

吊脚楼阁,江南特色建筑向人们诉说着,民俗文化的渊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62_conew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63_conew1.jpg:

雪后绽放的红梅伸出双臂,迎接远道来的客人,游人雀跃着拍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597216001704887431_conew1.jpg:

停泊的游船,静静的停靠在一旁,好像埋藏地下的矿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5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70_conew1.jpg:

民俗馆还没开门。墙上的画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农家乐一派天然景象,墙上写到: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又看是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52_conew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img_0949.jpg:

民俗馆正在筹建中,但它的文化沉淀已初露端倪,淳朴,知足,乐善,尽孝之美德正在被挖掘,我们期待着民族文化能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2013--02-10 年初一写于杭州家中
------附:先读历史,再赏美景
从临丁路,一路直行到丁兰路,往左转有一片白墙黑瓦的建筑——这里是丁桥民俗文化展览馆,昨天正式迎客。 “皋亭山下旧桃源,刘阮忘归我也然。循辇有香春草细,翩翩清兴若登仙。”宋高宗赵构这样形容皋亭山。丁桥民俗文化展览馆坐落在皋亭山下,“隔壁邻居”就是著名的景区千亩桃源,这个展馆以展示农耕文化为主,收纳了名人字画、古代药碾、宋代箭头、清代居民木雕、抽水车、石推磨等100件文物和乡土气息浓郁的昔日农具,有意思的是,许多展品是直接从农户家中淘来的。
丁桥自北宋以来就是杭州盐粮的中转站,展览馆还设有小型影视播放厅,馆内通过详实的史料,综合运用了历史老照片、图表、模型、沙盘、灯箱、模拟场景等多种手段,再现了丁桥的历史沿革、城市化进程等等。许多展览的农具可以供参观者亲手操作,比如现场设有打稻桶,参观者可以转动手柄,感受一下稻谷去壳的过程。
适合一家人徒步游览,先参观民俗展览馆了解“孝道”文化,徒步游览千桃源拍合家欢,前往龙居寺为长辈祈福,然后到农家乐享用“孝道养生宴(十道孝亲菜)”,体验一次祖孙三代养生“孝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