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是我们云南知青的骄傲!
我开始不认识王小波,但和其夫人是小学同学,所以曾去他家拜访时,见过一面(那时只知道他很有特色地辞去北京大学教师的职务,在家作家__自由撰稿人).那时他没有什么名气,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当时是那么不理解,放着那么好的工作不干,要一分工资没有地在家写东西,真是常人不解的事.可是他真的在几年后做成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敬佩!由衷地佩服!
王小波一生都在追求那种自由翱翔的翅膀。当一切都被追问与反问之后,他无法再超越他叙述的层面,他曾经说过,一个人感到了思想的贫乏,这个人就要死了。他死后,大家都痛惜一颗自由心灵的逝去。现在社会越来越商业化,能严肃、自由地讨论人文问题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感谢“南屏晚钟”在此介绍了有关王小波的信息。
谢谢红土地青春、难忘那个年月、南溪河、红河几位的跟帖
看了楼主的发帖和战友们的跟帖,很是感动。我们都曾是一个战壕的战友。王小波,我是只知其人,从未谋面,但他的作品还是看了一些。楼主在这里写出了他的生平、主要作品和一些他的语摘,推荐给大家。谢谢“南屏晚钟”!
正如前几天一位陕西战友曾对我讲:你们云南的北京知青人才济济。确实是,北京赴云南的知青只有8300人,在北京下乡的知青中是个最小的群体,但出了不少的“名人”,其比例似乎的确是大的。在参加《情系红土地 爱在彩云南》联谊会活动的半年时间里,见到了各领域的“精英”不少。可能是苦难磨练人吧。回想起红土地上的知青生活,苦是苦,但大家还是快乐着。因为那里从没有农闲,总是田里忙完忙山上,山上的活儿还没干完,田里的活又接上了。当时真是羡慕北大荒的同学,能有那么长的假期。尤其是水利兵团的战友,生活条件更是艰苦。“九(韭)菜一汤”的生活、吃“红锅菜”的日子、吃盐巴水泡饭的时候,大家还是在“苦中求乐”,唱啊、跳啊、闹个不停。可能是年轻,“少年不知愁滋味”嘛!
小波已经走了十二年了。又是牛年了。我只盼求我们还在世的战友们保重身体,毕竟已经是步入老年了!今年我送走了三个战友,每次前去,都是感触颇深,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