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80后子女看老三届知青父辈

1楼
如歌 发表于:2010/2/22 10:47:00

 

    我在一个摄影网站发了十几张联谊晚会的剧照,主要从摄影角度发片,很不连贯,但却有很多人回帖,其中一个回帖很有意思,是一个80后的回帖,转到这里。

 

                 

                      80后子女看老三届知青父辈

   父辈们,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80后”,心中的他们,神秘、遥远,精神力量强大。
   历史终止了他们中很多人由璞玉琢成美器的进程,他们无言地承担。他们特殊经历,后辈无法模仿。他们有种渗入骨髓的特殊气质,一股倔强,一种潇洒。
   今天,他们仍活得那么认真,宽容大度地领受岁月的馈赠,无论丰厚还是菲薄,深情咀嚼着曾经的幸福与磨难。像一座座无字碑,用生命默默刻写着曾经的青春和风雨。
   我们经常用三种视角看他们:仰视时,他们是父母;平视时,他们是朋友;俯视时,他们是傻子。
   然而我们还是想说:你们人生无悔。虽然往往不理解你们,但爱你们。
                                                       

2楼
草田 发表于:2010/2/22 15:41:00

“真的没白疼你们呵,孩子!”

 

看到下一代如此高调的评论我们这代人的奉献,(也许是自己从未与女儿在这方面交流过吧)不知咋的,我的眼睛竟然有点糢糊了。

3楼
金色童年 发表于:2010/2/22 16:08:00

“我们经常用三种视角看他们:仰视时,他们是父母;平视时,他们是朋友;俯视时,他们是傻子。”

 

说得不错!

4楼
木棉花开 发表于:2010/2/22 21:35:00

 

                 

                  

   
   历史终止了他们中很多人由璞玉琢成美器的进程,他们无言地承担。他们特殊经历,后辈无法模仿。他们有种渗入骨髓的特殊气质,一股倔强,一种潇洒。
   今天,他们仍活得那么认真,宽容大度地领受岁月的馈赠,无论丰厚还是菲薄,深情咀嚼着曾经的幸福与磨难。像一座座无字碑,用生命默默刻写着曾经的青春和风雨。

   
                                                       

  难能可贵的理解。不是常讲理解万岁吗!理解了就能够跨越过代沟。

5楼
云畅 发表于:2010/2/23 12:36:00
不知道这个“80后”的孩子是不是我们红土地知青人的子女,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感动着他或她真挚的话语。孩子们能有对我们这代人如此的感情和理解,此生足矣。为了我们的这些孩子,为了我们自己,“知青”这座无字碑,绝不能倒下!
6楼
如歌 发表于:2010/2/23 19:55:00

    我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的家长是哪的知青,但肯定是知青。我真想和这位80后当面聊聊,当面听听她对我们的这段经历的议论,问问她如何会有上述评价。

7楼
红土地青春 发表于:2010/2/23 21:08:00

我们经常用三种视角看他们:仰视时,他们是父母;平视时,他们是朋友;俯视时,他们是傻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儿女们的视角很诚恳,很有现代特点。他们不理解,不能强求。因为塑造彼此的年代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

我们自己的"青春"自己作主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河口十六团 发表于:2010/4/12 10:28:00
人跟人不一样,我一位高六六的同事是黑龙江兵团回来的,儿子是70后,从来不肯听老子回忆当年那些事,一说就烦。我儿子1986的,还可以,起码能够听下去,没有看出不耐烦。
9楼
天山行 发表于:2010/4/12 11:13:00
     时代不同那么人的视角自然也不同。
10楼
永远的柳遥 发表于:2010/6/2 20:41:00

 

    有如此后辈,甚感欣慰。

共1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