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瑞丽江边的文章。

1楼
木棉花开 发表于:2010/3/5 10:17:00
《缅共人民军的诱惑》---(一)

我们这批成都知青,有不少人是为了穿一身军装云南来的。而现实让我们非常失望。我们二营有近千人,其中五六百名知青,总共只有四个现役人。原来说每个连都要组建一个穿军装、拿步枪的武装排或武装班,到后来也不了了之。看来穿军装是无望了,因而对边境那边的缅共人民军非常的羡慕,每当看到那些从我们连队路过的人民军队伍总是禁不住的兴奋和激动。当时,在国际上,缅甸共产党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完全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条战线,坚决反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所以缅甸共产党得到了我国的大力支持和无偿的援助。听老职工讲,我国还曾在边境地区设立招兵站,专门为缅共人民军招兵买马。参加了缅共人民军,完全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待遇,三年后仍然可以退伍转业,国家负责为其分配工作。这在当时对内地的人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二营去参加缅共人民军的人也不少:营部机务队的马占春,在人民军中还是一个机枪手呢,我们瑞丽农场的场长赵学林,也曾是缅共人民军中的一员。我们知青到边疆后,缅共人民军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成分,许多知青加入了人民军的队伍。

  初到连队不久,一次连队会议上,杨丛林排长告诉我们一个秘密:我们连的侯斌副连长的哥哥,也是一个北京知青,他和他的战友们目前正在缅甸共产党的人民军为支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冲锋陷阵!这个消息,使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杨丛林还告诉我们:候副连长的哥哥他们共有八个北京知青,大多是高干子女,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后不久,就集体过境参加了人民军,他们是抱着支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远大理想去奋斗的。他们是一个很团结的先进集体,经常在一起学毛选,干什么事情都争当先进,战场上也是带头冲锋陷阵,充分体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们当中的一个知青在一次战斗中锋在前光荣牺牲了,这个知青已成为缅共人民军的一面英雄的旗帜!缅共人民军还号召全军向他学习,他的知青战友发誓要继承他的革命遗志,一直战斗到让缅甸人民军的旗帜在仰光城上空高高飘扬!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啊!这几个北京知青的事在我们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使我们无不为之佩服和激动,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民军的钦佩和向往。

  刚到连队时,知青们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干什么都有一股冲劲。但很快就意识到了劳动的艰苦和生活的枯燥。挖防牛沟,要求挖下地面1。5m深,宽2m,定额每人每天挖两米长。在侯副连长的号下,我们各排都开展了竞赛活动。为超额完成任务,我们拼命地干着,南疆的烈日毫不客气,到了第二天,我身上除了背心遮住部份,其余的都被晒掉了一层皮,用手一撕便被揭下一大块,晚上睡觉翻身都要痛醒。日复一日相同不变的艰苦生活,让不少知青对人民军产生了更多的幻想。每当有穿军装和全副武装的人民军队伍从我们连胶林边路过时,都会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和向往。如果离得远一点,我们就会大声招呼一声,然后招招手表示友好。有一天,我们离他们特别近,成都知青万维才跑过去和人民军中的战士交谈,跟随他们走了好长一段路才返回来。也可能就是那次与人民军战士的直接接触,使他终有一天投奔了缅共人民军,并且再也没回来。那是1971年11月4日,万维才大概从收音机里

听到了林彪叛逃的消息,先告诉了张玉凤等几个女同学,但别人都劝告他不要乱传。最后他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连队,到营部找到王副营长借了一部自行车,独自一人骑到畹町镇。万将车放在镇邮局,然后趟过小河偷渡国境投奔了缅共人民军。当时团里还作了通报,但万维才从此便杳无讯。数年后听说他在人民军中干得还不错,当了一个连长。再后来,对他的说法更是莫衷一是,扑朔迷离。说他后来在缅共人民军中搞特工,身体炼得很棒,很壮,早已不是那个瘦小的知青万维才了。又有人说,我国不支持缅共后,他随缅共人民军成为了地方武装,先后娶了2个老婆,共生了4个小孩,八几年还回成都探过亲。有个别青见过他,但现在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缅甸边境一带山多林深,人烟稀少,地形复杂,隐蔽性极强。因此人民军与奈温政府军之间 的战斗多半是伏击战或遭遇战。通常参战人员不过几十人、百把人,每次战斗最多一两个小时,能消灭对方十来人就非常不易了。我们八连所在的边界对面,是缅甸人民军解放区与奈温政府军占领区木姐县之间的游击区,常常可以听到打仗的枪炮声。一次,我们刚好收工回连,突然江对面枪声大'作,不时传来迫击炮的爆炸声。我们一部分感兴趣的知青急忙跑去看热闹。我一人跑到离边境很近的地方,想看个究竟。密集的枪声使我有些紧张。我想起曾听老职工讲过,在畹町镇,因对面境外奈温政府军与人民军打仗,不慎将子弹打到了我境内政府楼墙上,我国还向缅甸政府提出过抗议。他们总不至于把方向搞错吧?我一边想一边给自己壮胆。对面山上的战斗离我们实在太近了,我心里还是担心,毕竟子弹是不长眼晴的!我找到一个较隐蔽的地方站下来,观察着对面战场上的动静。对面全是山地丛林,根本无法看见什么,只听见枪声不断,偶尔可见山顶上被炸弹爆炸时掀起的尘土。再仔细观察,还能看见丛林中有一两个人猫着身子在移动,也不清楚这些人是人民军还是政府军。这样的战斗场面,不免使人感到失望。这哪里能与电影里那种充满硝烟,将士们冲锋陷阵的战斗场面相比!战争是你死我亡的搏杀,而眼前这些打仗的军队好象很怕死,不然怎么连人都看不到呢?军队的旗帜也看不到,更没听到那激动人心的冲锋号声,看不到冲锋进攻时那种排山倒海式的壮观场景。正当我这样想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落在了国境线的江中心!掀起了一股水柱,这真把我吓了一跳!炮弹都不长眼睛,更不用说子弹了!万一被我碰上了,岂不白 白把命送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想到这里,我赶紧转身往回跑。如此渴望看到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而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平淡无奇。从那以后,遇到对面山上打仗,我只是在远处随便观望一会就算了。在八连的那些日子里,我们经常是一边听着对岸枪炮声的伴奏,一边劳动。打仗的新鲜感,渐渐地淡了。

 

 

                                               转接"缅共人民军的诱惑"之二                  


 

  

2楼
木棉花开 发表于:2010/3/5 10:48:00

 这是一篇反映当时知青在那个年代梦想成为英雄,成为一个国际主义战士和格瓦拉式英雄的文章。

  现在,几十年已经过去了,再回忆当年的往事,不知道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英雄豪气!?

是年轻幼稚无知!?------这也是组成我们当年青春的一部分——年轻人充满豪情、无畏和不切实际的理想“乌托邦”的体现。

3楼
木棉花开 发表于:2010/3/5 15:17:00
  又给重新整理了一下。按贴帖子时的提示。你的文章超过了规定字数,改成两篇后即没出现缺字的现象。文章的内容真好,那个年代每个知青都曾幻想过去缅共打游击。而且也听说过好多出去的知青是团长、师长了的传闻。但真实情况都没经历过只是听说。这是一段不能写入历史的东西。也许它也会随着我们知青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段经历也就退出历史了。(这样的文章要是看不顺真可惜,试了几次还是调过来了。)
4楼
瑞丽江边 发表于:2010/3/25 17:39:00

   

    木棉花开版主:谢谢您对文章的整理和点评!现在看到的效果很好,谢谢您的帮助,辛苦您了!因我是新手,帖子经常上不好,不是上不全就是效果差,还常失败。今后还要好好学习才是!能达到您的帖子的效果就好了

5楼
孤岛 发表于:2010/4/4 23:30:00
瑞丽江边:若在发表时由于字数太多而不能发表成功,你可以事先将你的文章粘贴在“记事本”上,再复制,然后再发表。你的文字再多也没问题。
6楼
如歌 发表于:2010/4/5 8:31:00
有一个网名叫“红飞蛾”的云南知青,从1970年到1985年一直在缅共游击队,从战士升至师保卫处长,写了一本《萨尔温江绝唱》的书,委托我帮他销售一下,我这里有一些,20元一本,如要可与我联系。
7楼
孤岛 发表于:2010/4/5 22:03:00
以下是引用如歌在2010-4-5 8:31:00的发言:
有一个网名叫“红飞蛾”的云南知青,从1970年到1985年一直在缅共游击队,从战士升至师保卫处长,写了一本《萨尔温江绝唱》的书,委托我帮他销售一下,我这里有一些,20元一本,如要可与我联系。

如歌哥们,我去过红飞蛾的博客,他的经历很是让人佩服。这本书我要一本,请留下地址,我见到后会立即将书款寄去。孤岛

8楼
瑞丽江边 发表于:2010/4/5 23:17:00

孤岛:谢谢你的指点!

9楼
瑞丽江边 发表于:2010/4/5 23:23:00
如歌老师:您说的书我要几本,请告知如何与您联系!
10楼
孤岛 发表于:2010/4/7 21:14:00
以下是引用瑞丽江边在2010-4-5 23:23:00的发言:
如歌老师:您说的书我要几本,请告知如何与您联系!

如歌请回话~~~~~~~~~~~~~~~~~~~~~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