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忏悔

1楼
云杉 发表于:2010/3/25 0:25:00

森林植被修复成老大难,最大的蓄水池没了

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而它们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个诱因

                                                         摘自《腾讯网》

 

 从红土地走出的我们每天都在虔诚地为云南那片干涸的土地祈雨,

 洒满我们青春血汗的橡胶林成为罪魁,谁该忏悔?

2楼
芳草湖骆驼刺 发表于:2010/3/25 9:09:00
      谁然,
3楼
天山行 发表于:2010/3/25 10:33:00
    你消费了大自然多少,你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4楼
云畅 发表于:2010/3/26 17:03:00

忏悔的心情可以理解,也是对的。但数字并不准确:全省现在植胶面积总共500多万亩,三分之二是当地老百姓的民营胶园,但产量还是农场最多。至于将发展到3000万亩,则不知是否确切了。这次西南旱情,云南部分地区重灾,西双版纳胶树最多,但影响相对较轻。广西四川并未植胶,部分地区照样严重。生态的破坏肯定会影响自然气候的变化,但这次旱情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作用。地球曾经的冰河期白垩纪等,并非是人类所为。有分析说,10年左右将会持续旱情,是值得重视并做好应对的。大旱当前,能为第二故乡做点什么帮助,正在商量。实施的时候,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5楼
木棉花开 发表于:2010/3/28 10:49:00

     现将百度新闻上关于云南种植橡胶

并非是导致云南旱灾报道转载过来供大家一阅。

 

 

针对目前有网友提出云南大面积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是造成该省百年一遇大旱的直接诱因,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德祥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以证明,云南种植的桉树林和橡胶林导致了此次旱灾。

    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旱灾引起了网友的持续关注。网友追风说,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6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如此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改造是造成大旱的一大诱因。

    面对质疑,王德祥说,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再加上云南属于季风气候,季风无法到达是这次干旱的直接原因。另外,云南省去年雨季降水结束的时间比常年平均预计结束时间提前一个月,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干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不是种植桉树和橡胶林造成的。

    王德祥介绍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省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曾大规模种植过桉树。目前,印尼金光集团在云南省的普洱、文山两州市共营造桉树85.59万亩,其中普洱市56.3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1.2%;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9.29万亩,占文山州林地面积的1.1%。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桉树面积仅为86.4万亩,占全省人工林面积的5%,而杉木、云南松、华山松等云南乡土树种占云南省人工林地面积的70%以上,所以,在云南种植桉树对干旱没有大的影响,更谈不上是本次干旱的直接诱因。

    关于橡胶林,王德祥指出,目前,云南省橡胶面积为6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普洱等地区。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调查结果表明,云南橡胶的主要种植区并没有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表现在:橡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较为平缓、水热条件好的国营农场、轮歇地,不易产生大的地表侵蚀;胶林种植普遍采用水平梯田,在林间种植绿肥植物或保留矮草,并进行压青施肥,既有利于水土保持,又保护或提高了橡胶林土壤肥力的相对稳定;实施了一系列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王德祥表示:“在此次旱灾中,旱情较为严重的是文山、红河、昭通、保山等石漠化严重或森林植被相对较差的地区,而西双版纳、德宏、普洱等橡胶主产区受灾相对比较轻一点。所以说种植桉树和橡胶是导致此次干旱的直接诱因,明显是失之偏颇的。”(记者 甘娜)

共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29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