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几十年的珍藏

1楼
湘江孤燕 发表于:2010/6/19 18:1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85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革时的手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85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85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0年代的收音机

2楼
河口拾零 发表于:2010/7/5 22:45:00
 

不知其珍何有,当年真要出个喜怒无常的女皇,恐怕大家就不只是在乡下呆几年那么简单了,不信呢,自有传位的“革命”家国在!

3楼
北京老乡 发表于:2010/7/9 19:20:00
留着吧,不容易。历史就像一条河,向哪流是很难改变的。
4楼
湘江孤燕 发表于:2010/7/11 22:17:00
以下是引用河口拾零在2010-7-5 22:45:00的发言:
 

不知其珍何有,当年真要出个喜怒无常的女皇,恐怕大家就不只是在乡下呆几年那么简单了,不信呢,自有传位的“革命”家国在!

不管她是什么,作为一段历史留下来并不伤害谁。若干年后作为历史研究的资料也许还是有点用处的。

5楼
河口拾零 发表于:2010/7/12 7:15:00

 

    各自当然有不同的功用取向与收藏喜好,我也只是公开了一下对那年月个别人物的厌恶

6楼
湘江孤燕 发表于:2010/7/12 17:43:00
以下是引用河口拾零在2010-7-12 7:15:00的发言:

 

    各自当然有不同的功用取向与收藏喜好,我也只是公开了一下对那年月个别人物的厌恶

对不起,是我误会了。望见谅!

7楼
河口拾零 发表于:2010/7/12 21:21:00

 

    遇事看法意见不同很自然吧,对事不对人,即便起争执也不存芥蒂真不容易,有谢“湘江”大度!

8楼
雷午寨主 发表于:2010/7/13 8:01:00

本来社会就是已经进步了,“多元化”是正常的。我们的网站更是了,大家在一起就是交流的嘛。

我们的近代史还是要大家来记录,大家来写。客观一些,“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记得是谁讲的了。历史终究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让我们记录下来,自有后人来评说。

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少了,美国人把几十年前的东西都叫做“文物”,谁让咱们中国有那么长的历史呢……哈哈!

留着吧!

9楼
湘江孤燕 发表于:2010/7/14 20:58:00

那册《伟大的旗手   无畏的战士》于1968年8月由云南省商业系统八.二三战斗兵团、昆明卷烟厂毛泽东思想“星火”战斗团印制,1990年我所在的科室在清理办公室时被一位老同志随手扔在地板上,我就把它和一大堆文革时的新闻老照片一道检起来放在办公桌里。这一放就是三十年,现退休后闲来无事就翻出来看看,这一看就勾起我对四十多年前“文革”两派在“文攻武卫”口号的唆使下斗得你死我活埸面的回忆。我儿子大约翻看一下后对书中记录的江青讲话百思不解,他更不明白为什么毛泽东的老婆敢于对“文革”前的文艺作品(电影、京剧)及文艺工作者说三道四,敢于对军队文艺工作发号施令。由于他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我无论怎么给他解释他也不能理解,他还笑话我在新编《西游记》。

那收音机是我从废品收购人中花10块钱买下来的。由于人老了的缘故吧,总是喜欢收藏一些过时的东西。每当看见这些东西就能勾起对儿时的回忆。

10楼
河口十六团 发表于:2010/7/14 21:24:00
以下是引用湘江孤燕在2010-7-14 20:58:00的发言:

那册《伟大的旗手   无畏的战士》于1968年8月由云南省商业系统八.二三战斗兵团、昆明卷烟厂毛泽东思想“星火”战斗团印制,1990年我所在的科室在清理办公室时被一位老同志随手扔在地板上,我就把它和一大堆文革时的新闻老照片一道检起来放在办公桌里。这一放就是三十年,现退休后闲来无事就翻出来看看,这一看就勾起我对四十多年前“文革”两派在“文攻武卫”口号的唆使下斗得你死我活埸面的回忆。我儿子大约翻看一下后对书中记录的江青讲话百思不解,他更不明白为什么毛泽东的老婆敢于对“文革”前的文艺作品(电影、京剧)及文艺工作者说三道四,敢于对军队文艺工作发号施令。由于他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我无论怎么给他解释他也不能理解,他还笑话我在新编《西游记》。

那收音机是我从废品收购人中花10块钱买下来的。由于人老了的缘故吧,总是喜欢收藏一些过时的东西。每当看见这些东西就能勾起对儿时的回忆。

一个人的变化是有过程的,江青也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坏的,而且任何人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或者一点。江青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对子女要求比咱们第二代领导人要严格。江青在受审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不幸被大家一笑置之:“当年(47年)主席转战陕北时中央机关的队伍里只有我一个女同志。”其实事实如此,只不过由于江青是被告,大家都不希望也不肯相信这是真的。

共1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