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土地知青的艺术团体《八千子弟艺术团》,近期集体赴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避暑、旅游。团中的“合唱团”、“舞蹈队”、“摄影沙龙”共一百多人,前往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体验草原风情,了解蒙古族历史,参观内蒙古历史古迹。
随团我照了一些照片。刊载于下:
谁选的这个地界啊?昔日的太仆寺旗(宝昌、多伦)、正蓝旗(浑善达克沙漠边缘)是个半农半牧的地区,近十年虽然采取了退牧、退农,还草还林的措施,加之连续干旱,从照片看草场牧草很衰。照片合影的高草是草根扎得很深的“德勒斯”草,没有营养。那里的羊肉味道很柴。
避暑倒是能避暑,多晒几天就都成黑哥黑妹乐。
|
2010年08月03日10:41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因旱灾而干涸的扎格斯台草原湖泊(8月2日摄)。
|
2010年07月27日14:27 来源:新华社
7月26日,游客在高温炙烤的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上游玩。
进入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景区迎来旅游旺季,但由于内蒙古气温持续偏高,极端最高气温至41摄氏度,部分草场干旱严重,导致草原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30%左右。 新华社记者李云平摄
7月26日,游客在高温炙烤的内蒙古格根塔拉草原上游玩。
曾经有一首流传久远的歌唱到:“美丽的夜色多么沉寂,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可是就在我们《八千子弟艺术团》到达的当晚,却把往日宁静的大草原变成了欢快的乐园。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辽阔的大草原点燃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顿时,人们欢腾起来了。唱着,跳着。欢歌笑语在宽广的大草原上久久的回荡。。。。。。
看了“逗你玩”网友的两篇帖子。确实,我们去之前也为内蒙的高温少雨而担忧,但我们到了草原的第一个夜晚,大雨就降临了。从午夜一点多开始,随着雷声的逐步变响,一阵一阵的雨水降了下来,由于蒙古包的质量不高,从包下沿已经有水溅了进来,包顶上也是淅淅沥沥地滴水下来,好在都有棉被当着。断断续续的雨,一直下到早晨八点多钟,包外一地泥泞,不少蟾蜍也跑出来凑热闹,我没有拍照,但同住一起的“寂寞闲人”还是抓拍了几张,有的蟾蜍甚至大胆地跳到我们的蒙古包里,好奇地看着我们。吃早点时,接待我们的蒙族大姐还问我们蒙古包漏不漏,当我们告诉她,漏了,但只是湿了被子,人没事儿。她还高兴地说:“人没事儿就好!”
这次草原游,我感到比去年那次热多了,大家带的毛衣、棉衣、羽绒服都没派上用场,人人都嫌短袖衣服带少了,最后,我不得不空身穿着夹克衫。跟去年大家抢棉衣穿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儿。这也让我们长了见识,知道了内蒙草原并不是都那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