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岁月
作者:刘一平(红河州州委书记)
——为《侨乡红河·知青岁月》序
如果是以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拉开了那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遍及全国几乎每一个角落、影响了至少三代人的知青运动序幕的话,知青运动这场话剧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而话剧的主角——知识青年们已不再年轻,他们中最小的也过了不惑之年,接近知天命之时。经过了无数艰苦磨砺的知识青年中的大多数人已“退休”,事业以及生活渐渐步入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年轻时那一个个曾经使他们热血沸腾、豪情壮志的理想之梦随着时光的消失渐渐暗淡,未来不再有梦。然而,就是在人生的这么一个特殊时刻,走过的足迹比任何时候都清晰的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往事如回放的电影把他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于是,许多知青拿起了笔,用一双经过磨砺的眼睛回顾过去,讲述一个个故事。
我虽然没有直接当过“知青”,但我的成长却伴随着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也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我生活的环境有许许多多的知青,我的同学、伙伴大多是知青,我的两个弟弟也曾加入知青队伍,在一个边远山区接受“再教育”。我的母亲作为带队干部被委派到深山里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两年,至今还留有在劳动中摔伤的痕迹。从知青运动初始到现在,我接触过许多北京、上海、四川、重庆、昆明等地的知青,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在德宏州工作期间,又以多种方式与知青交往,接待过几批重访故地的知青,和他们进行过多角度的交流。所以,无论是感情的因素,还是对这一重大历史史实的研究兴趣,数十年来这几年我从未中断过对知青运动的研讨。最近,因为给红河县知青回忆录写序,我又通过书报刊、互联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知青运动的作品,和知青们一道追述往事,反省那一段历史。
知青运动是年轻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十年历程中十分沉重的一页。无论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记录和反思这一段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董浩在其研究知青专著《庚戍三十年祭》有这么一段引言:“通过回忆,业已逝去的历史得到了重新呈现,曾经体验过的痛苦与欢欣得到了一次强化。回忆是对历史的一种选择。在回忆的过程中,人们有意地记忆一些东西,遗忘另一些东西。在这种选择的背后,不动声色地站着回忆者的价值期待和文化理想。一个对自我生命有着美好期待的人,一个渴望自己不断地走向人道、慈悲、高贵、超越的人,在他的回忆活动中,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反思与这些理想相背离的妄念和行为”。是的,只有站在超越自我的台阶上对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真正的反思、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前行的路才会有正确的指向。
我以为,研究知青运动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知青运动是共和国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途经之一,也即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知青运动从1950年便已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而结束。追根溯源,知青运动的始发虽然有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否认它逐渐从理论到实践被纳入了探寻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所以,研究二战以后的共运史,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必然要研究知青运动历史。
其次,知青运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事件,是一个重大的研究题材。从1968年按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开始,十多年的时间,先后有1700万知识青年奔赴全国各地,他们的足迹遍及每一个角落,可以说,除了解放初期建立新中国时解放军、工作队大规模进入农村外,至今几乎没有哪一个事件能达到这么一个境界,能让这么多人广泛深入农村,与农民朝夕相处。这么大的一个群体、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影响几代人的历史事件势必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即使只为了纪念,为了记忆,也应该回顾和研究知青运动。上千万如朝阳般的年轻人突然中断人生正常的行走轨迹,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理性还是情感所使而汇入知青运动的洪流,他们,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都与之同喜同悲,演绎了无数的故事。知青运动本身的错误导致知青上山下乡一开始就以悲剧上演(虽然是以喜剧的方式开场),并以悲剧落幕。十多年间,知青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担当了共和国的苦难,许多人为理想而奋斗、而牺牲,十多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在为那场灾难留下的后遗症默默付出,默默的担当。而一部分知青在如火如荼的磨练中已经玉成,在不同的位置成为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栋梁。
正是基于这么上述经历和思想,我拿到了《侨乡红河·知青岁月》这本书稿便认真读了。这本书我以为它除了反映了知青特有的情结,回忆往事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研究知青历史的一个特别窗口,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一是它介绍了知青运动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情况,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二是内容丰富,有生产、生活的回忆,有生活日记的展现,有文字,有图片的记录;三是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如“日记实录四则”作者所言:“日记写得有些汗颜,文字、措辞多有欠妥。特别是口号式的词意与实际生活距离不小。本想修饰一下,但那个时代都是这样,是高喊着口号过来的。”所以,以“原汁原味”保留下来。读到书中某些片段时我的内心经常会会心一笑,因为对那个时代发生的许多事我并不陌生,而且,我也保留了许多那样的记录。
大的历史业已形成,谁也改变不了,但历史细节却隐藏着,而且容易走形,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因此,真实的还原历史显得特别珍贵。“每一滴水里面都有一个太阳。”《侨乡红河·知青岁月》就是反映知青生活的一滴水。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包括知青运动在内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尚缺少深入的研究,缺少深刻的反省,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是会改变的,而且事实已经如此。
有些事终归是要铭记。忘记了经历的灾难必然失去对灾难应持有的警惕,也就失去了反思精神与忧患意识。失去记忆可悲,有意忘记,可悲更可耻。
有了记忆才可能反思,才可能进行选择,才可能规避灾难。
知青运动过去了四十年,借此机会以此文向广大老知青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2009年6月21日于蒙自(刘一平曾任德宏州州委书记)
真实的还原历史显得特别珍贵。“每一滴水里面都有一个太阳。”
有了记忆才可能反思,才可能进行选择,才可能规避灾难。
失去记忆可悲,有意忘记,可悲更可耻。
真实的还原历史显得特别珍贵。“每一滴水里面都有一个太阳。”
有了记忆才可能反思,才可能进行选择,才可能规避灾难。
失去记忆可悲,有意忘记,可悲更可耻。
知青精神万岁!向刘书记表达深深的谢意!
谢谢楼主贴出刘一平的《序》。
LZ是四川人吗?已经是三星级会员了,可以前在这个论坛里,少见小川这个网名。
谢谢楼主贴出刘一平的《序》。
LZ是四川人吗?已经是三星级会员了,可以前在这个论坛里,少见小川这个网名。
是的.我是三师的成都知青,因最近准备出一本有关滇西德宏的书,少有上网,但彩云之南首页也有我的中缅胞波狂欢节。
小川你好.我也是三师的成都知青。你发表的文章不错呦。
小川你好.我也是三师的成都知青。你发表的文章不错呦。
青丝白发你好!请问你是那个团的。刘书记在德宏期间对知青很客气尊重。发张07年10月与刘书记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