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北岛回忆《今天》:工人教育了知识分子

1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11:00
 

          北岛回忆《今天》:工人教育了知识分子

                  2009-01-21 09:14:27 来源: 金羊网(广州)  

   《今天》的重要成员几乎都是青年工人,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是工人教育知识分子的运动”;而知识分子作为群体当时在精神上已被彻底打垮,无力载道,致使文化传统的链条断裂。

    在海外多年的北岛回国了。去年底他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回到香港任教。

今年恰好是《今天》诗刊创刊30周年。记者采访《今天》旧事之前与北岛沟通,北岛一直很认真,要求记者不仅采访他,也要采访《今天》的其他当事人, 芒克、黄锐、徐晓、鄂复明……他在邮件中列出一大串人名。但因版面限制为一人的访谈,记者只好以“缓兵之计”表示之后还会采访其他人,才得到采访机会。之后记者联系芒克,芒克一句爽快的“采访北岛就行了,他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充分显示了朋友间的信任。

   讲述起《今天》的故事时,北岛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对每个细节、人名和时间却格外较真。在他那里,历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事实不容篡改。不满于有学者将“今天派”归入“伤痕文学”,一直很有涵养的北岛甚至愤怒地说出“睁眼说瞎话”这样严厉的措辞。

   南方都市报:在采访黄锐的时候他曾经提到,《今天》的创办跟当时西单民主墙这个大背景有关,是这样吗?

   北岛:这还得从“西单民主墙”的形成过程说起。文革结束后,有很多外地人到北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仅在北京就有几十万人。国务院有个上访接待处,每天挤满了人,上访者大都露宿街头。那时长安街在西单地段北侧有一段灰色砖墙,成了上访者张贴申冤及个人诉求的大小字报园地,其中也有提出普遍政治与社会诉求的文章。到1978年底,一些非官方的报纸刊物开始出现(首先张贴在这墙上),其影响逐渐扩展到全国主要城市。这就是 “西单民主墙运动”(简称“民主墙”)。 在这些报纸刊物中,比较出名的有《四五论坛》、《北京之春》、《人权同盟》、《探索》、《今天》、《沃土》,还有青岛的《海浪花》、贵州的《启蒙》等。《今天》是最早出现在“西单民主墙”上的民刊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份文学刊物。它于1978年12月23日创刊,除了“民主墙“,同时张贴在北京的政府机构文化出版单位和大学。

   南方都市报:那时政府对民主墙的态度是怎样的?

   北岛:邓小平最初是非常支持的。1978年11月某个晚上,一个加拿大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刚被邓小平接见后,来到“民主墙”。没有麦克风,他就通过人声一层层向外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邓小平说民主墙是个好东西”。我当时也在场。显然,民主墙最初得到官方某种程度的认可。大约在中越边界冲突后,邓小平对民主墙的态度完全变了,提出严厉的批评,于是民主墙被迁到月坛公园的指定地点,随即被关闭,而“民主墙”最终被拆除,就像被强行抹掉的一段历史记忆。它前后存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南方都市报:当时民主墙每天都有很多人围观吗?

   北岛:那是很壮观的场面,现在还可以找到当年人们围观手抄的老照片。那时都是靠手抄,抄大小字报和民间报刊,当然也包括《今天》在内。

   南方都市报:就是说,《今天》的出现跟当时包括民主墙在内的整个政治、文化环境的宽松有很大的关系?

   北岛:是的,《今天》问世无疑和国家的大气候有关。1976年是多事之秋:“四五运动”、唐山大地震、“三巨头”去世、“四人帮”被捕,最终是邓小平上台,推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从1978年下半年起,中国的政局明显得变得宽松多了。中国人是有特殊嗅觉的动物,任何微妙的变化闻都能闻出来,于是蠢蠢欲动。

2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17:00
 

   南方都市报:你当时跟芒克、黄锐提出创办《今天》,有什么具体的原因触动吗?

   北岛:这要说起来得追溯到北京的地下文学运动。六十年代后期,即红卫兵运动的高峰期就有人开始写诗了,比如食指(原名郭路生)。六十年代末,“上山下乡”运动把大家一下抛到了社会底层,生活的动荡加青春的苦闷,使年轻一代从书本和写作中寻找精神的出路。而食指的的风格正好与此契合,他的诗歌在全国范围内被广为传抄。 那时候,每年冬天农闲,年轻人都纷纷回到北京,互相交换书籍,很多人开始写作,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文学文化沙龙。当时北京有一个比较大的沙龙,女主人徐浩渊是个传奇人物。“文革”期间,她曾装成乞丐到农村去了解农民的生活,又因反江青坐过两次牢。七十年代初,她周围聚集了一批诗人艺术家,包括依群彭刚等人,还有根子(原名岳重)多多、芒克,他们三个都是被称为“白洋淀诗派”的代表人物。 类似的沙龙在北京不少。我所在的沙龙比较小,以我们三个同班同学为主,聚在一起读书讨论,交换作品。后来这些沙龙不断交错重组。比如,我通过刘羽认识了芒克,再通过芒克认识了彭刚,他是画家。就这样一圈一圈,大家串在一起。当年多多和芒克两人就像要交换决斗的手枪一样,每人年底要各自拿出一本诗集,看谁写得好。后来因受到警察的“围剿”,许多作品或遗失或被没收了。

    南方都市报:就是说这种沙龙还是受到限制的?

    北岛:何止受到限制,当时可得冒着危险,弄不好进大狱。徐浩渊的沙龙很早就被警察查抄了,她弟弟坐了牢。说到北京的地下沙龙,赵一凡是个重要人物。他父亲是文字改革文员会的头头之一。他从小瘫痪,才气过人,三岁读《红楼梦》,五岁读鲁迅,八岁就自己写书出版了。从他那里我们借到了很多“黄皮书”。还有他精力过人,什么都抄,很多地下文学作品因此幸存下来,后来得以发表在《今天》上。比如依群的诗,甚至连本人都没有了,是赵一凡提供的抄本。 从1969年到1978年,经过近十年的准备期,地下文学趋向成熟,其中以诗歌的成就最高。地下也流传过不少小说,比如《九级浪》、《第四次慰问》、《当芙蓉花盛开的时候》等,和诗歌相比就显得弱多了。

   南方都市报:《今天》就在这些手抄本的基础上产生?

   北岛:记得有一次我跟彭刚、芒克喝酒时说过这样的话“将来有一天中国出现自由化运动,我们一定要站出来为之献身”。这是读了屠格涅夫的《罗亭》后有感而发的。我们一直在等待机会。1976年以前中国社会极度黑暗,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我们的作品发表的可能。1978年政治上的松动终于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关键是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记得那是1978年初秋一个晚上,我和芒克、黄锐在黄锐家的小院里喝了点儿白酒,我们常在那里聚会。我提议说,我们应该办个文学杂志,现在是时候了。他们立即响应说好,于是说干就干。

    南方都市报:开始就你们三个?

    北岛:那时我们另有个文化沙龙(与同班同学的沙龙不同),常在一起聚会郊游。我们把这个计划跟大伙儿说了,全都认可。于是开始定期开会商量,比如讨论稿件、起刊名、找印刷设备。那时印刷设备是由国家统一控制的,一般人借不到。从九月到十二月,我们不停地奔忙。至于稿件,诗歌积攒了十年了,绰绰有余。当时我通过蔡其矫认识舒婷,一直保持通信联系。写信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我选了蔡其矫和舒婷的诗。舒婷其中一首诗原题为《橡树》,根据上下文,我觉得加上“ 致 ”字效果会更好,于是改成《致橡树》,都没跟她商量。蔡其矫的笔名“乔加”也是我顺手起的。当时缺的是小说和评论,我赶写了一篇,发在创刊号上,此后我几乎每期都写一篇。

3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19:00
 

   南方都市报:大家都自己动手写?

   北岛:也有外来稿,比如马德升的短篇《瘦弱的人》。他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最初我们想发表他的一幅木刻,他也给了这篇小说。我们都觉得小说不怎么理想,先由黄锐改了一稿,芒克改了一稿,最后我又改了一稿,改得面目全非,把他气坏了,写了一封抗议信。那时我们还不懂得尊重作者,得慢慢学。马德升从创刊号起就加入《今天》,帮我们印刷他的木刻作品,要印好几百份。他拄着双拐穿过冰天雪地,帮忙干活。

   南方都市报:你们最早在哪里印制《今天》?

   北岛:在我们成员中有个叫陆焕兴的,原来是北汽的技术员,后来当过分厂副厂长,现已退休。他家那时在一个“三不管”地区,是亮马河边的小村子,与三里屯使馆区遥遥相望,估计早就不在了。陆焕兴和他妻子在那儿租了间小屋,也就六、七平方米吧。他妻子叫申丽灵,多才多艺,有副好嗓子。她父亲是民盟的元老,文革时全家被遣返回山东原籍,她在北京上访多年,与陆焕兴成家。自七十年代中期起,他们家成了聚会的中心,喝酒、唱歌、聊天,通宵达旦。这群人后来成了《今天》的骨干。 其中有两位值得一提,张鹏志和孙俊世,他们既博学又能干,对《今天》创刊起过重要作用。尤其是陆焕兴,他把自己的小家腾出来印刷,那要冒多大风险啊。说起他的小家真是令人怀念。他们常备几个小菜,大家带酒去。申丽灵没有北京户口,大家每月给她凑点儿粮票什么的。我们当时过的就是一种共产主义式的生活。那小村子没人管,闹得多晚都没事儿。我的一首诗《走吧》,就是给陆焕兴过生日即兴写的。 《今天》的重要成员几乎都是青年工人,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是工人教育知识分子的运动”;而知识分子作为群体当时在精神上已被彻底打垮,无力载道,致使文化传统的链条断裂。 今天文学研究会的油印本,上面有顾城、食指、北岛等人的诗歌。

   南方都市报:纸怎么来的?

   北岛:这也是个小插曲。大家都没钱,当时芒克在北京造纸厂工作,黄锐在工厂宣传科打杂,每人每天“顺”一些,积少成多,所以《今天》创刊号的纸张颜色都不一样。这可以算一种时代特色吧。

   南方都市报:第一期全是用手工刻吗?

   北岛:是的,第一期完全是手刻蜡板。当时很难找到油印机,我还为此找过北京医学院团委的张辛欣。直到最后一分钟,谢天谢地,不知道黄锐从哪里弄来一台很破的油印机。我们七个人在陆焕兴家里轮流倒班,谁累了就睡一会儿,醒了接着干。有的刻版,有的印刷。最初由于技术差,没印多少,蜡纸就起褶破了,还得重刻。正当我们印刷《今天》时,北京下了场大雪。从12月20号起,我们在小屋里整整干了三天三夜,吃的是炸酱面。22号晚终于完工了,大家决定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 我们骑车来到东四的一家饭馆(那是北京极少数夜间营业的饭馆之一),点了几个菜,要了瓶白酒。席间决定由陆焕兴、芒克和我第二天去张贴《今天》。那是要冒点儿风险的。酒后有点儿伤感,告别时还有人落了泪,真可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第二天早上我们三个从我家出发。买糨糊太贵,我就用面粉放在铁桶里熬。随后我还把我们骑的三辆自行车的牌照号码都改了。

   南方都市报:怎么改呢?

   北岛:很容易,用白色水粉在原号码上添加几笔就行了。比如中文数字的“零”是扁圆形,中间加个小八就改成四;在“二”中间加一横就改成“三”。1976年“四五”运动中,警察就是通过抄自行车牌号抓人的。吸取教训,我们先把自行车牌号改了。 12月23日我们先在市内转了一圈,在民主墙、中南海、天安门广场,文化部、人民文学出版社、《诗刊》、《人民文学》等处张贴。第二天去的是大学区,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师大等。

4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22:00
 

   南方都市报:有受到阻拦吗?

   北岛:在人大张贴时,学校保卫组出面阻拦,争吵后我们照贴不误,据说我们走后就被揭掉了。其它地方都挺顺利的。

   南方都市报:你们贴了以后听到反馈了吗?

   北岛:其实除了人身安全外,更让人担心的是我们的作品是能否会为人们所接受。在工农兵文艺的一统天下,这类文学作品已绝迹很多年了。于是我们混到围观的人群中观察读者的反应。在张贴时附有一张白纸供大家留言,没想到留言中90%都是肯定的,甚至有人留下地址姓名,希望和我们联系。后来成为《今天》核心成员的周楣英就是这么跟我们联系上的。

   南方都市报:第一期的封面是怎样的?

   北岛:都是黄锐设计的。原来第一期封面不是现在看到的样子。它是油印的,在栅栏围住的窗口中有“今天”的字样。因为蜡版刻印的效果不好,封面不够醒目。从第二期起,徐晓弄来学生会介绍信,在印刷厂制成铅印封面,即那个天蓝底色青年男女奋进的设计,后来我们用这个铅印封面重印了创刊号。

   南方都市报:“今天”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

   北岛:是芒克起的。在一次筹备会上,说起刊物名字,大家苦思冥想,排出一大串,都不合适。芒克灵机一动,提议叫“今天”,大家都觉得好,既新鲜又有某种紧迫感。我后来向冯亦代请教《今天》的英文译名,他说,“TODAY”不好,接着他跟他太太查字典,把“TODAY”改成“The Moment”,强调时代的紧迫感。《今天》创刊号的英文是The Moment。到第二期重新设计封面时,黄锐还是改成“TODAY”。 去年年底在澳门举办的中国文学讨论会上,有个复旦教授在发言中,试图把“今天派”归入“伤痕文学”的范畴中,让我很愤怒。像这样的学者就是白吃干饭的,睁眼说瞎话,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顾。我提醒他说,《今天》在创刊号上就已发表了评论文章《评<醒来吧,弟弟>》,副标题是“醒来吧,刘心武”。可见我们从一开始就对“伤痕文学”极其反感,要跟它划清界线。物证俱在,而历史还是被悄悄篡改了。

   南方都市报:你们是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说吗?

   北岛: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有问题。首先,“伤痕文学”根本不是文学,而是另一种宣传代用品——把文学当成控诉。再说,文革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全都成了受害者呢?所谓“伤痕文学”就是工农兵文艺的变种。

    南方都市报:第一期之后编辑部就发生了分裂?

    北岛:很多民刊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家都面临着生存危机:一旦受到钳制该怎么办。于是达成共识,由各个刊物派代表成立“联席会议”,互相支持。 1979年1月底,通过联席会议协调,各个刊物在“民主墙”前搞了一个公开演讲会。那些政治性刊物,诸如《探索》、《人权同盟》,言辞非常激烈,矛头直指官方意识形态。当天晚上,在《今天》内部大家吵了起来。刊物何去何从:到底坚持纯文学立场,还是要卷入到民主运动中去。 当时代表《今天》在联席会议签字,同意参加集会的是芒克,反对的人要求芒克发表个人声明,贴到“民主墙”上,说明他无权代表大家签字。但我坚决反对,觉得事到临头,只能扛,不能落井下石,于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要么反对者留下来办《今天》,我们退出;要么他们离开,由我们办。那天晚上除了三个发起人,即芒克、黄锐和我,其他人都离开了。我们从读者留言上的联系地址,并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一批新人,他们后来成了《今天》骨干。

   南方都市报:你们做杂志的详细情形是怎样的?

   北岛:现在提到一本杂志,你不会想到它是手工劳动的结果。但那时候《今天》编辑部就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坊,从刻□版到油印,从折页到装订,全部是手工的,永远有干不完的活。《今天》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比较松散的作者队伍,每月定期开作品讨论会。每个人念完自己的作品,大家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讨论会通常在《今天》的成员赵南家,他家房子开间较大,而且有院子,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来参加作品讨论会,很多是大学生,后来有人也成了作家。另一部分是就是我说的作坊,在北京东四14条76号,那是编辑部所在地。

5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25:00
 

   南方都市报:是刘念春的家吗?

   北岛:对,是他们哥俩的家,后来他们都搬出去住了,被我们喧宾夺主。那是大杂院中的一间半小平房。芒克和当时的女友毛毛住里屋。从早到晚,来帮忙干活的人络绎不绝,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护士、售货员、大学生、工人、待业青年等等。那个圈子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周楣英,是徐晓的丈夫,后因病去世。还有一个是鄂复明,他是《今天》的大管家,包括印刷财务订阅邮寄,事无巨细。那个以作坊为中心的圈子鲜为人知,而正是由于他们的献身精神,《今天》才得以存活下来。

   南方都市报:那些不搞创作的人去那里做什么呢?

   北岛:很多人喜欢文学,但不一定非得写作。那是一种很独特的生活方式,大家在一起边干活边聊天,讨论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问题。到吃饭的时候,大家掏腰包凑钱凑粮票,做一大锅炸酱面。记得我的《回答》在《诗刊》发表,我拿到九块钱稿费,马上到附近饭馆请客,不够,大家再凑凑。那是一种共产主义式的生活。其中很多人回忆起来,都觉得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南方都市报:你们还举办过一些诗歌朗诵会是吗?

   北岛:1979年4月8日,我们在玉渊潭公园举办了第一次诗歌朗诵会,同年10月21日在同一地点举办了第二次。每次开朗诵会前我们都向有关部门申报 ──和出版《今天》一样,我们从一开始就争取合法出版,但无人理会。朗诵者中还有陈凯歌,他当时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他曾在《今天》发表过小说,也是《今天》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代理人,每期刊物都由他在那儿张贴出售。 1979年4月8日,我们在玉渊潭公园举办了第一次诗歌朗诵会,同年10月21日在同一地点举办了第二次。每次开朗诵会前我们都向有关部门申报── 和出版《今天》一样,我们从一开始就争取合法出版,但无人理会。朗诵者中还有陈凯歌,他当时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他曾在《今天》发表过小说,也是《今天》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代理人,每期刊物都由他在那儿张贴出售。

    南方都市报:当时去参加朗诵会的人多吗?

    北岛:第一次朗诵会正赶上刮大风,但还是有四、五百个听众。第二次有近千人参加,那是“民主墙”被关闭后,民主运动处于低潮。

    南方都市报:那么多人的话朗诵也听不到啊?

    北岛:鄂复明是我们的技术专家,他用蓄电池连上话筒和录音机,再把喇叭挂在树上。虽说扩音效果不怎么样,但聊胜于无。黄锐用白床单画了幅抽象画,挂在两棵树之间,作为幕布。我们因地制宜,用一个天然土坡做舞台。可惜像这样珍贵的时刻,没有录音录像保存下来。

    南方都市报:观众当时能听得懂你们那些诗歌吗?

    北岛:那时似乎没有听懂不听得懂的问题。那个时代不一样,整个社会气氛非常开放:往往越是异端的东西,越被接受。 《今天》的重要成员几乎都是青年工人,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是工人教育知识分子的运动”;而知识分子作为群体当时在精神上已被彻底打垮,无力载道,致使文化传统的链条断裂。

   南方都市报: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卖《今天》的呢?

   北岛:从第二期起,我们就在民主墙公开出售。先把刚出版的那期张贴在民主墙上,顺便贴个广告,告知出售《今天》的时间。到时候大家就排起队来。另一个销售渠道就是征订,最多的时候订户有六七百,除了西藏,全国各省都有。每期印一千册,每本卖五毛到七毛不等。韩少功曾说起,他有一次到北京参加我们的作品讨论会,用他一个月工资买了几十本《今天》,带回去送给湖南的朋友们。后来我们甚至略有盈余,除了维持杂志的运转,还能养活为了办《今天》而辞职的芒克。

6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28:00
 

   南方都市报:《今天》后来一共办了多少期呢?

   北岛:前后两年内共出版了九期,还有四本丛书。

   南方都市报:你们的印刷设备有没有得到更新呢?

   北岛:随着财政情况好转,我们让芒克到外省出差,买回一台滚筒式半自动油印机,对我们来说是技术革命。滚筒式油印机不仅速度快多了,而且每张□纸的印数也大大增加了。

南方都市报:当时《今天》编辑部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很多人?

   北岛:东四14条76号就像个民间的文化中心,吸引着全国各路人马,形形色色,什么怪人都有。有时候挺烦人的,我担心公安局借此给我们找麻烦。 14条76号就像个民间的文化中心,吸引着全国各路人马,形形色色,什么怪人都有。有时候挺烦人的,我担心公安局借此给我们找麻烦。 有一阵子,芒克老总是带领着一群女孩子出去喝酒,让我感到不安。在一次编辑部会议上,我提议成立纪律检查小组,由会“大乘拳”的刘念春担任组长,主要是针对芒克的,因为他是“花花公子”,呵呵。我们还通过决议,明确规定《今天》编辑部成员之间不许谈恋爱。主要考虑谈恋爱有可能被当成流氓团伙。这显然受到革命的铁血纪律那老一套的影响。在那两年中,《今天》成员之间果然没人谈恋爱,直到《今天》散伙后周楣英才和徐晓结合。我想当时少男少女之间难免有非分之想,可受限于清规戒律,只能藏在心里。那种革命时期的爱情,没有结果或许反倒是好事。

   南方都市报:后来《今天》是怎样被解散的?

   北岛:1979年秋天,“民主墙”被拆除后,很多杂志都自动停办了,比如《沃土》,一听风声不对就关了。我们一直坚持到了1980年9月。显然关于 “ 民主墙”上层也有分歧,据说胡耀邦跟《北京之春》的关系很密切。《中国青年报》曾派内参记者和民刊接触过,写过比较正面的报道。这在民刊中燃起过一线希望。 1979年秋天,“民主墙”被拆除后,很多杂志都自动停办了,比如《沃土》,一听风声不对就关了。我们一直坚持到了1980年9月。显然关于“民主墙 ”上层也有分歧,据说胡耀邦跟《北京之春》的关系很密切。《中国青年报》曾派内参记者和民刊接触过,写过比较正面的报道。这在民刊中燃起过一线希望。 1980年9月,作为《今天》的联络人刘念春接到公安局通知,命令我们停办。我们改头换面,成立了“今天文学研究会”,把《今天》化整为零,变成内部交流资料,出了三期。这样又拖了三个月,同年12月我们接到更加严厉的警告。整个局势变得越来越险恶,“山雨欲来风满楼”。为了保护作者和编辑部成员,我们做出解散的决定。此前我们给北京文艺界的名人发了一两百封呼吁信,希望得到他们的回应,但只收到萧军的回信,表示支持。为此我和芒克专门找过萧军,才发现他对《今天》一无所知,由于糊涂加热情才写的回信。

   南方都市报:《今天》解散后你受到影响了吗?

   北岛:1981年年初,中共中央发了一个关于清理民刊的九号文件,几乎所有民刊的头头都一网打尽。我当时在《新观察》杂志当编辑,《新观察》隶属中国作家协会。九号文件下来后,公安局找到作家协会,对我施压,希望我写检查交代问题,被我拒绝了。《新观察》主编是戈扬,副主编是杨犁(后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前两年我才听杨犁的儿子杨葵说起,原来当年是杨犁替我写了份检查,才幸免于难。 1981年年初,中共中央发了一个关于清理民刊的九号文件,几乎所有民刊的头头都一网打尽。我当时在《新观察》杂志当编辑,《新观察》隶属中国作家协会。九号文件下来后,公安局找到作家协会,对我施压,希望我写检查交代问题,被我拒绝了。《新观察》主编是戈扬,副主编是杨犁(后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前两年我才听杨犁的儿子杨葵说起,原来当年是杨犁替我写了份检查,才幸免于难。

7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30:00
 

   南方都市报:那后来有没有让你辞职呢?

   北岛:没有,但让我停职反省。在《新观察》呆了半年多,不许工作,自己也觉得无趣,后来通过朋友调到了外文局的《中国报道》,那是对外宣传的世界语刊物。此后在外文局呆了四年多,直到1985年。1983年,我在外文局成了“反精神污染运动”的批判对象,再次停职反省。

   南方都市报:成为“反精神污染运动”批判对象是由于《今天》的关系吗?

   北岛:跟《今天》没有直接关系。“反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以后,雷抒雁化名“芦丁”写了篇批判文章,把我的一首爱情诗《彗星》进行政治解读。我成了文化部的整顿重点。有一年多的时间禁止发表作品。那时候我家朋友来往多开销大,我只好化名搞翻译,写散文、传记,赚点外快,以贴补家用。

   南方都市报:化名什么呢?

   北岛:艾珊、石默、李平等。熬到1985年,我在单位实在呆不下去了,就调到昌平县的一个乡镇企业。在那儿呆了大半年又混不下去了,后来索性成了自由职业者。1987年春我去了英国,在大学当访问学者。

   南方都市报:“朦胧诗”的争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北岛:始于1980年。最初是因为“九叶派”诗人杜运燮的一首诗,有个叫章明写了篇批判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

   南方都市报:当时还不是针对你们的?

   北岛:后来公刘写了《新的课题》,谈到顾城的诗,慢慢引发了一个全国性关于“朦胧诗”的争论。但奇怪的是,没有人提到《今天》,因为它被当时的审查制度完全过滤掉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开始把“朦胧诗”还原为“今天诗”,为历史正名。

   南方都市报:争论的结果呢?

   北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个争论并没什么意义,可能唯一的意义就是让“今天诗”更深入人心了。当时有三个人为之辩护,分别是谢冕、孙绍振、徐敬亚,写了三个“崛起”的文章,后来他们因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特别是徐敬亚,压力最大。 《今天》的重要成员几乎都是青年工人,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是工人教育知识分子的运动”;而知识分子作为群体当时在精神上已被彻底打垮,无力载道,致使文化传统的链条断裂。

   南方都市报:你在创办《今天》之前就写《回答》了吗?

   北岛:对,史保嘉有一篇回忆录《诗的往事》,收入《持灯的使者》一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她在文章中引用了这首诗的最初版本,写于1973年,我自己都没留底稿。

   南方都市报:1973年就写了,为什么说《回答》的写作跟“四五运动”有关呢?

   北岛:我最后一次修改是1978年,为了《今天》创刊号,也就是人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后来在《诗刊》发表时,为安全起见加上“1976年”,故人们认为与“四五运动”有关。

   南方都市报:定稿跟初稿差别大吗?

   北岛:差别不小,初稿虽说比较个人化,但无疑与当时社会的高压有关,更愤怒也更绝望。

   南方都市报:1973年你是做工人对吗?

   北岛:我从1969年到1980年,做了十一年的建筑工人。第一期《今天》出版后,我送给邵燕祥一本。他很喜欢《回答》,还有舒婷的《致橡树》,问我能不能把它们发在《诗刊》上,我说当然可以,他就在1979年《诗刊》三月号发表了《回答》,四月号发表了《致橡树》。《诗刊》当时的发行量有上百万份,这两首诗借此广为流传,造成全国性影响。对这个问题我们内部有争论:芒克反对《今天》的诗歌在官方刊物发表,而我认为应尽可能扩大影响,包括借助官方刊物的传播能力。

8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2 17:33:00
 

   南方都市报:你后来意识到它的影响是什么时候呢?比如很多人写信给你吗?

   北岛:在1979年《今天》第一次朗诵会上,陈凯歌朗诵的就是这首诗。当时很多人喜欢这首诗,在我看来是表达一种反叛精神,与时代的转折有关。我理解人们的这种阅读期待。但我并不认为这首诗是我的代表作。

   南方都市报:为什么呢?

   北岛:它属于我诗歌写作的某个阶段,比较幼稚比较简单化的阶段。由于这首诗黑白分明、朗朗上口,所以易于传播。说到底,它源自我们上一代的革命诗歌,立场不同,但方式方法语调修辞是基本一致的。

   南方都市报:特别是前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有些人就认为它很像革命时期的口号或者标语。

   北岛:不只这两句,其实整首诗都有这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闳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北岛或一代人成长的小说》。在他看来,《回答》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间,有着回声般的对应关系。说得有道理。《回答》中的反抗者如同镜像中的主宰者。问题是谁有权代表谁来宣告呢?这里有一种僭越的危险。一不留神,反抗者就转变成了主宰者。历史上这种事儿还少吗? 直到现在出门参加活动,中国听众还总是坚持要我朗诵《回答》。我觉得他们都被冷冻在那个时代了。如果诗人往前走的话,就只能不管不顾,越走越孤独。

   南方都市报:很多人可能就读过你的这首诗,对你的印象也已经固化了。

   北岛:就像给牲口盖上烙印,永远摆脱不掉。其实我的诗风自八十年代初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内省多变,而一般的读者没有耐心去跟踪这种变化。这就像里尔克说的,“一个人的名誉是所有误解的总和”。

   南方都市报:“今天” 派一开始写的就是比较现代的诗,这种资源是哪里来的呢?

   北岛:坦率地说,我们的诗歌只有两个直接的传统资源,一个是革命主义诗歌,一个是毛泽东的古体诗词。而后来汇进来的西方现代诗歌,由于当时不懂外语只能依赖译文,使这一资源变得非常有限。我们开始写诗,多少有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悲凉感。是青春和社会高压给予我们可贵的能量。 如果把《今天》的历史放在一个大背景中看,首先要看到它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重大偏离,文化革命成了推进这一偏离的动力。《今天》的重要成员几乎都是青年工人,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今天》是工人教育知识分子的运动”;而知识分子作为群体当时在精神上已被彻底打垮,无力载道,致使文化传统的链条断裂。无知者无畏,正是一批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的青年人敢领风气之先,在历史的转折时刻闯出条新路。“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中国文学的可悲之处,又是幸运之处,纵然有种种缺憾,毕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毫无疑问,从“五四运动”发端的中国新诗,到七十年代末异军突起,我相信这一影响会持续很多年。

   南方都市报:在受到西方文学的多年熏陶以后,再回头去看当年的那些作品,你会觉得不满吗?

   北岛:虽说我们的传统资源不多,但参照系可非常复杂,很难简单用西方文学作为唯一的参照系。比如,和台湾的现代诗歌相比,大陆现代诗歌由于历史语境不同,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今天派”诗歌靠造反起家,它造了老祖宗的反,造了革命诗歌的反,等于也造了自己的反,自然对西方文学也并非那么毕恭毕敬。对文学史家来说,关于“今天派”产生的原因,以及和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和近代史及革命的关系,和文革的关系,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题目。

   南方都市报:1990年《今天》复刊是什么回事?

   北岛:当时有一大批中国作家滞留在海外,比如李陀、查建英、刘索拉、高行健、陈迈平等,于1990年春天到奥斯陆开会,大家一致同意恢复出版《今天》,为海内外的中国作家提供一个共同的园地。同年8月《今天》复刊号问世。1991年夏天,我们在美国爱荷华召开编委会,决定调整方向,把《今天》办成一个跨地域的汉语文学先锋杂志。除了发表文学作品外,《今天》也支持那些边缘化的文化艺术,让中国文化的香火不断。《今天》近些年陆续推出各种专辑,包括 “中国实验戏剧专辑”、“中国独立电影专辑”、“新纪录片运动专辑”、“香港文化专辑”等。 复刊后的《今天》困难重重,比如孤悬海外、资金短缺、稿源不足,编辑分散,发行渠道不畅等。但《今天》坚持下来,在海外一办就是18年,一期都没拖过,而它在当今更加显示了坚持的意义:它是卡在权力与金钱合谋的全球化喉中的一根刺。

     南方都市报:目前新《今天》情况怎样呢?

   北岛:新《今天》和老《今天》的历史语境完全不同。如果说老《今天》是揭竿而起的话,新《今天》一度是孤掌难鸣。但它总算耐得住寂寞。寂寞18年,算得上是一种修行吧。但新老《今天》是一脉相承的,正如我在《今天》25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所说的:“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民族需要的是精神的天空,特别是在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没有想象与激情,一个再富裕的民族也是贫穷的,一个再强大的民族也是衰弱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又回到它最初的起点:它反抗的绝不仅仅是专制,而是语言的暴力、审美的(平庸和生活的猥琐。”新《今天》已走出低谷,绝处逢生,关于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转载完-


 

9楼
静春 发表于:2010/8/13 1:06:00

后记:

   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我们正年青,粉碎“四人帮”后,社会要变革是很多有志青年的呼声。因为我家就住在西单附近,所以,我每每从大同回到北京,很多的时间都消磨在了西单的民主墙下。见到过那些“民主”人士。那应该是个激荡的年代。回到大同铁路,我们这些北京知青爱好诗歌的人,也经常凑在一起,谈论文学、诗歌、创作、理想、未来。如今,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整理旧物,看看当时写的诗,不知是不是幼稚。

 

                     春  天

                春天来了,虽然有时也会寒冷,

            但冰雪一定会消融。

            春天来了,虽然还会刮阵寒风,

            可却传来鸿雁长鸣。

            春天来了,虽然大地仍然枯黄,

            可绿芽却暗暗萌生。

            春天来了,柳暗花明百鸟朝凤,

            干么不去打开心扉;

            让春雨沐浴,唱一支歌,

            使精神振奋,哦,歌我的青春!

               静春写于一九七九年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扫描0001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七十年代未。静春被抽调到大同铁路当了一名铁路工人,这是在铁小给孩子们讲有关诗歌的创作。

10楼
闲云居士 发表于:2010/8/13 9:02:00
     致敬!向先躯者们。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800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