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60年吧,正是闹饥荒的年代,人们都为吃饱肚子,而奔波着,那时我也正好是长身体的时候,13岁了,说起来廷苦,想起来当年还很幸福哟!因为我自己能养活自己了,前边说的自己做点小买卖,卖大蒜,在饭店门口。这会我又开始做大卖买了,开始买瓜子了,在电影院门口,光明电影院,是我的基地,那里弄来的瓜子呢?生意人所说的货源,那时候那也没有货源,只有自己想办法了,那时的西瓜都是切开卖的,一块一块的卖,大块的卖一角,小块的卖5分,就站在瓜摊前面吃完就走了,可瓜子吐了一地,瓜皮丢到一个破筐里,我呢,就用手把那瓜子收起来,拿回家用水一洗,放点食用碱面泡它一天,然后就放点调料,一煮,美味的五香酱油瓜子,就在我们这些穷人手里诞生了,还要自己制做外包装,拿一张厚一点的纸板,用小刀刻上,五香酱油瓜子,的漏字,然后用红墨水拿小刷子,那么一刷,刷到糊好的一个像信封一样的袋上,五香酱油瓜子的外包装,就做好了,红色的字,很漂亮,也有用兰色的字,也不错,能分出来就谁家做的来,晚上在电影院门口卖。生意很不错呢,搞对像的,一对青年男女,来了,跑过去就推销,真行,又卖了一角,真好玩呀!都是些靓女和靓仔们,瞌着瓜子,看着电影,好得意呀,
真是美妙的童年.
可我们那时就没有你那么幸运了。那时我正上初中,粮食定量不够吃,曾因饥饿而晕倒。后来还得了浮肿病。当我被检查出得了浮肿病别提多高兴了,因为得了浮肿病可以住校吃小灶。所谓的小灶就是可以吃的饱些,还可以吃到黄豆、红糖什么的。
我们这一代经历还真是满丰富的,哈...
是呀,你也有同感,
楼主对劝业场、天祥的影剧场这么熟悉,一定是住在劝业场附近啊,<王志明,小时候在劝业场······》也勾起我对少儿时代在劝业场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