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年九月我们北京高中、初中知青来到新疆兵团,高中的同学分配到兵
团设计院,初中的同学分到农六师。当时的五家渠还是比较落后的,我和北京
15名同学,天津15名高中同学分配到当时的猛进农场(现在的101团),就
在师部跟前。我和冯立新、天津的祖建一起分配到当时的猛进农场的农具厂干
车工。
来到新疆兵团农六师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无论师首长、团场领导还是厂长都
是那么和蔼可亲,朴实的装束。师长王寿臣最喜欢植树,把五家渠虽说房屋是
土块盖的,但是街道两侧都是高大的白杨树,农场的林带成排成行,即保护了
农田又起到防风隔沙,还起到改变新疆的气候。每年他都带领职工进行植树造
林,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净土。
到了农场,当时的农场政委段吉林,拖着多病的身躯,骑着一辆旧二六自
行车,下连队检查指导工作。我们的老厂长强美年、于玉明,指导员苏立柱为
了工厂的发展,呕心沥血,领导全厂职工发扬艰苦奋斗,蚂蚁精神,建起农场
的支柱企业。文革期间一直坚守岗位,厂长强美年在食堂工作人员不上夜班,
他亲自到食堂为上夜班的工人做夜班饭。他和我们经常讲战争年代如何艰苦,
解放后又如何发奋图强恢复祖国建设,身上的枪伤斑斑累累,文革期间被批斗,
他就没有低过头,就像一棵老胡杨树坚挺于万古荒原中。
想起这些老革命家,无论是在战争年代中,还是在当年一穷二白的恢复建
设中,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看到他们使我想起胡杨,只有他们身
上的那股不屈不挠,忠于革命忠于党,任何困难阻挡不了他们为新中国建设,
奉献出自己的一生,值得我们缅怀他们。
谢谢明光楼主的观赏。最后一张片子5242,是我们从木垒胡杨林回五家渠时,
路过奇台108团,正赶上职工在地里收获辛勤劳碌一年的果实-南瓜籽。这是一种
新品种,就像打瓜子一样,但是这种瓜子是没有瓜子皮的,打出来就是瓜子仁,
现在北京市场上就有卖的。在新疆兵团农六师好多团场都有种植,如103团10连,
在紧挨着沙漠边上就种了好大一片,我们还在那里照了照片。
如果大家今后去新疆拍胡杨林照片,本人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项:
1.春夏去胡杨林色彩平平,最理想的时间是,北疆木垒胡杨林在九月底十月初,那时的胡杨林树叶是金黄
色,同时还有部分緑叶存在,再晚了赶上天气突变一阵大风,树叶估计就落完了,分不清胡杨是活还是死。
南疆塔河胡杨林最后是十一月上旬去,南疆的气候要比北疆暖和。
2.去胡杨林距离都比较远,乌市到北疆木垒胡杨林大约420多公里,乌市到南疆就更远了,最好有当地向
导带领,或租赁当地的汽车出行。
3.去时一定要带好衣服,保暖,带足水和干粮和自己用的药品,最好穿高腰登山靴,裤腿要紧口的,因为
这些地方都是沙漠或盐碱地。
4.要保护好自己的相机,防尘。这些地方沙尘、盐碱浮土和小风不断,很容易附在镜头上,要多带相机用
的卡和电池及充电器,手电筒等物品有必要把地图和罗盘也带上。
好了就先提醒大家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