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入冬,整理了山东潍坊地区早年流传的关于九九歌,曾发表于青知,冷渊论坛,于大家共享。据说是山东潍坊晚清状元王寿彭所作,流传在老潍县坊间。 我的九九歌纪录于1978-1979年。前年晚冬整理。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自始见更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树木玉妆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观。家室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冬不闲。
三九严寒水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窃喜床头撙不空。
四九雪铺遍地平,朔风咧咧喜新晴。诸倜公子休闲冷,终有樵夫赤足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窖酒答神修。太平天子兆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元佳景多,满城灯火映城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泰华。
七九知数六十三,河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报春汛,不待东风二月天。
八九风和日迟迟,萌花先发向阳枝。继近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院东,青青草色含烟朦,老农教子易耕早。二月中天起恶龙。
明代赵可的《孤树衰谈》记载:“京师最重冬节,不同贵贱,贺者奔走往来。家置一簿,提名满幅。”清末《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着这样的内容:“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已,与夏至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上面这段记载中特别提出“民间不为节”一句,可见清朝末年时候的风俗与明代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在皇宫中对此还是很重视的。除去百官互贺之外,在清朝官场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冬至这一天一律要戴有皮沿的暖帽。当然“翎子”、“顶子”还是照戴,从皇帝到百官都如此。再又从这一天开始,,按“官品”够得上穿“貂褂”的人都要穿起来,当时叫“翻褂子”。一件貂褂的价钱很贵,在当时又非穿不可,这在有钱的王公大臣自然不在话下,而有些官,像礼部、翰林院、御史台等清水衙门的人就要到估衣铺去买旧的,不管怎么旧,只要是一件貂褂就行了。
在北京的外地人有他们自己过冬至的风俗。比如福建人在这一天做汤丸吃;绍兴附近的江南人喜欢在这一天祭祖。至于北京人,在这一天就像谚语“冬至馄饨夏至面”里说的,吃一顿馄饨就行了。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还有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消寒图》和《九九歌》。现在年岁大一点儿的人在小的时候都见过《九九消寒图》。刘侗的《帝京景物略》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另记杨允孚的一首诗:“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日,看到今朝是杏株。”
《九九消寒图》最简单,最普通的画法是把一张白纸先画九个大方格,上面写图名,边上写“九九歌”。每个大方格中,再用竹笔帽印九个红圈圈。从冬至日起,每天用墨笔点一个圈。点的时候还只能点一部分,以区分不同的天气。有一首歌谣是这样唱的:“上画阴,下画晴,左风右雨雪当中。”就是说如果赶上阴天,就把红圈圈的上面染黑,如果是晴天就把下面一半染黑,其余的以此类推。等到把红圈圈全部染完了,春天也就来了。在老北京,最爱画《九九消寒图》的是一些小学生。他们把“庭前易柳珍重待春风”9个字写下来,然后再用白纸蒙上,把它们影写成空心字。这9个字每字0画,按笔画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是在春暖花开、姹紫嫣红时,非常有意义。
《九九歌》应该说是和《九九消寒图》有着密切关系的。一提到“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谚语,我们都会感到无比亲切。由冬至那天“数九”算起,每隔9天做一单元,连数9个9天,到九九共81天,冬天过完,迎来春天,谓之“出九”。关于“九九”的谚语,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说法也不尽相同。人们传唱最普遍的,是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所记载的:“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咝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最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蛴蚤出。”
有人经过考证,把上面这首歌说成是南方人编的,并且认为真正北方人编的,是下面这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的说法不但对计算气候时令十分方便,而且很有情趣,编成歌谣
读开心版主介绍,长冬至数九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