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季羡林的养生秘诀: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1楼
开心 发表于:2009/7/29 11:28:00
   
   
   
“我从来没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到了八十岁,然而又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
  ——季羡林《八十述怀》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季羡林《做人与处世》
  “我已届九旬高龄,古今中外文人能活到这个年龄者只占极少数。我不相信这是由于什么老天爷、上帝或佛祖的庇护,而是享了新社会的福。现在,我目虽不太明,但尚能见物;耳虽不太聪,但尚能闻声。看来距老年痴呆和八宝山还有一段距离,我也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季羡林年近百岁,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笔耕不辍。今年6月10日,在北京301医院,季老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并无养生秘诀,养生无术是有术。
  养生秘诀
  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
  记者:如今大家生活越来越精细,养生秘诀之类的书刊大行其道?您怎样看待?
  季羡林:我常常看到有一些相信秘诀的人,禁忌多如牛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尝,比如,吃鸡蛋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因为据说蛋黄胆固醇高;动物内脏决不入口,同样因为胆固醇高。有的人吃一个苹果要消三次毒,然后削皮;削皮用的刀子还要消毒,不在话下;削了皮以后,还要消一次毒,此时苹果已经毫无苹果味道,只剩下消毒药水味了。
  从前有一位化学系的教授,吃饭要仔细计算卡路里的数量,再计算维生素的数量,吃一顿饭用的数学公式之多等于一次实验。结果怎样呢?结果每月饭费超过别人十倍,而人却瘦成一只干巴鸡。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呢?如果再戴上放大百倍的显微镜眼镜,则所见者无非细菌,试问他还能活下去吗?
  记者:饮食中有什么禁忌?
  季羡林:至于我自己呢,我决不这样做,我一无时间,二无兴趣。凡是我觉得好吃的东西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卡路里维生素统统见鬼去吧。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
  用脑长寿
  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记者:您一直专注于做学问,经常需要用脑筋,而西方养生学中有“用脑伤身”一说,您赞同吗?
  季羡林:根据我个人八九十年来的经验,一个人绝不能让自己的脑筋投闲置散,要经常让脑筋活动着。“用脑伤神”的旧说法已经不能成立,应改为“用脑长寿”。
  人的衰老主要是脑细胞的死亡。中老年人的脑细胞虽然天天死亡,但人一生中所启用的脑细胞只占细胞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活动的情况下,每天还有新的脑细胞产生。只要脑筋的活动不停止,新生细胞比死亡细胞数目还要多。勤于动脑筋,则能经常保持脑中血液的流通状态,而且能通过脑筋协调控制全身的功能。
  记者:常用脑算是您的养生秘诀?
  季羡林:我过去经常说:“不要让脑筋闲着。”我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有人说我“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这话有点过了头,反正我比同龄人要好些,这却是真的。原来我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直觉。现在读报纸,得到了上面的认识,沾沾自喜。
  如果非要我讲出一个养生秘诀不行的话,那么,这也算是我的秘诀吧!
  “三不主义”
  我首创“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闻名全国。
  记者:久闻您养生“三不主义”,可否向老先生讨教其详?
  季羡林:我有两个朋友,十分重视养生。每天锻炼身体,至少要练上两个钟头。曹操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不过百年,每天费上两个钟头,统计下来,要有多少钟头啊!利用这些钟头,能做多少事情呀!如果真有用,也就罢了。他们两人,一个先我而走,一个卧病在家,不能出门。这容易招误会,我并不绝对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常见有人年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
  我个人认为不嘀咕最重要。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设法克服之,绝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绝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绝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长寿?
  别人遛鸟他遛猫
  季羡林爱猫在北大是出了名的。每天早晨,小猫陪季羡林散步是著名的“朗润园一景”。碰上遛鸟的老人,都会相对大笑一阵:“你在遛鸟,我在遛猫,我们各有所好啊!”
  季羡林1978年开始养第一只猫,大名虎子,一只土猫。1981年,季羡林又养了一只雪白长毛的混种波斯小母猫,闺名咪咪。
  季羡林与两只猫感情极深,两只猫也爱腻着他。特别是冬天,两只猫都抢着要跟主人一起睡,于是季羡林特意在棉被上缝上一块布供双猫安卧。时常半夜时,季羡林一醒转,便觉得压在腿上的重物的暖气透过两层棉被直达双腿,这时他便强令自己不能动弹,恐惊了小猫的好梦。即使双腿又酸又痛也在所不惜。
  咪咪八九岁时小便失禁,是下世前的征兆。季羡林坚持绝不打猫一巴掌的原则,以耄耋之躯,匍匐于床下桌下,向那纵深的暗处清扫猫尿猫屎。每次清扫完毕,都得喘上半天的粗气。可他不但不以为累,反而乐此不疲。
  终于有一天,病重的咪咪永远地消逝了。此后,季羡林又养了两只白色波斯猫,为了纪念咪咪,后来的两只猫被命名为“咪咪二世”与“咪咪三世”。
  这两只猫,再加上元老虎子和后来从山东老家来的“咪咪四世”,季羡林家共养了4只猫。此后,季羡林家猫的数量便从未低于4只。而在婶母老祖、妻子、女儿、女婿相继逝世后(老祖去世不久,还不到60岁的女儿婉如病故;1994年,妻子德华走了;1996年,女婿离开了人世),这些猫给了老人极大的安慰。
  早餐必备花生米
  季羡林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在季老住院前,北京晚报一名记者曾与他共进早餐和午餐。早餐是小米粥、花生米、腐乳,午餐有馒头、大葱、青菜,此外还有一杯茶。季先生特别喜欢吃花生米,住院后早餐仍保留这种一贯制的小吃。有记者问,您这么大了,又没有装假牙,怎么嚼得动?先生笑笑说,没问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荣荣 发表于:2009/7/29 15:52:00
季羡林养生,没有秘诀的秘诀!值得大家好好一读.
3楼
薰莸异器 发表于:2009/7/29 18:54:00
  养生无道胜有道!顺其自然好!
4楼
风和日丽 发表于:2009/7/31 14:52:00
养生无道胜有道!顺其自然好!
5楼
紫嫣墨韵 发表于:2009/7/31 20:56:00

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
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值得学习。

6楼
轻舟 发表于:2009/8/1 6:18:00
在科学理念下顺其自然!
谢谢你们!
7楼
小溪 发表于:2009/8/2 6:57:00
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秘诀!
8楼
轻舟 发表于:2009/8/2 19:16:00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9.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楼
易森 发表于:2009/8/3 10:25:00
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季老先生的不是秘诀的秘诀挺有意思。
10楼
轻舟 发表于:2009/8/3 13:10:00
以下是引用易森在2009-8-3 10:25:00的发言:
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季老先生的不是秘诀的秘诀挺有意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轻舟圆章.asp: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