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舒筋展骨的良方
人在放风筝时,会不自觉地主动挺胸抬头,翘首举目,左顾右盼。故经常放风筝能增加颈椎周围肌纤维的体积,保持韧带的弹性和颈椎关节部位的灵活性,增强颈椎、脊椎的代偿能力,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再有,在风和日丽、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放风筝,呼吸缓急有节、心率快慢有度,故能增强心、肺功能;放风筝时,人跑跑停停、或坐或立,全身的骨骼、肌肉都要参与其中,故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组织、器官的老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椎动脉供血不足者在参与此项运动时,应尽量避免突然转头,以防脑血管突然收缩。同时,人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运动时间的长短。再有,对于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运动者不宜在喧闹的活动场地长时间进行放风筝运动。
原地“数息”跑
“数息”不是数呼吸次数,而是数跑步的次数。可以从1依次默数到100后,再次重新从1开始。默数的目的是使精神集中,排除杂念。呼吸要自然,一般可鼻吸嘴呼。随跑步节奏可吸3次、呼3次,即吸——吸——吸,呼——呼——呼。具体做法如下:
头稍稍抬起,挺胸微微收腹,同时深呼吸,静心凝神片刻,做好跑步的准备事宜。跑步时,大腿抬高,富于弹性地收腿,让脚尖轻轻落地,提踵,脚跟不着地,利用反弹力量使动作有节奏地进行。同时,双臂自然前后摆动,尽量带动肩胛骨周围的肌肉运动,以便促进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可想象自己是一只腾空而起的飞鹿。
原地“数息”跑的注意事项:吸气要均匀,呼气要充分;初练者,原地跑步的速度应慢,一分钟140~150次,每次跑3~5分钟;体弱者可交替进行原地踏步与原地慢跑,一旦气促胸闷或劳累时,换作踏步或休息片刻;运动强度控制在心率为120~160次/分钟,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每日或隔日运动一次。
太极拳的动作大都徐缓、舒畅,练拳时要求正腰、收颚、直背、垂肩,这些均具有舒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
建议大家打打太极拳。
我喜欢盘腿状坐在椅子上,往上提气……提气……提……提,然后再慢慢的呼出……呼出……呼……呼,气沉丹田,就这样坚持每天往返做几次,有时感到累了,坐在电脑前发帖、回帖我也这样做,做完以后人会感到轻松和精神,不信你试试……
我不会打太极,打太极需要时间,而我每天的时间老感觉不够用,等以后退下来一定去学习太级。很早,看别人打太级时我就喜欢太极的那一招一式,舒缓有佳,张驰有度的美……
是吗?没关系!我喜欢挑战自我……
很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