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藕片
天气一热,胃口就没了,不过,别着急,找点酸辣酸辣的菜来吃吃,开开胃口吧。莲藕可生吃,有清热、凉血、滋润和清瘀的功效,适合燥热的人吃。相反寒底的人就宜吃熟的莲藕或多饮藕汤,有补血的功效。莲藕肉质较为清爽嫩口,在炎炎夏日,尝一盘酸辣藕片,既解暑又开胃。
原料:藕500克,泡椒20克,五花肉200克,葱段适量;醋、酱油、盐、淀粉各适量。
烹制:
(1)藕洗净切薄片;五花肉切薄片,拌入酱油、淀粉腌拌备用;泡椒切三角形。
(2)热油锅将肉炒至7成熟,盛起;另起油锅爆香葱、泡椒,放入藕片,以大火快炒至7成熟,肉片回锅炒熟,再加醋、盐调味即可。
牛肉小土豆
主料: 卤好的牛肉 土豆块
做法:
1、将牛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块,土豆稍微切的小一点。
2、锅内放油,油4成热时(家里普通的煤气,大约加热2分钟左右,视油量而定)放入土豆,牛肉,然后火关小点炸两分种,待土豆表面发金黄色时,改大火,用勺子戳一下土豆,土豆中间稍微有点硬心时,就可以把牛肉和土豆捞出了。
3、锅内少放点油,放葱花,姜,蒜末炒出香味,加入汤或水,放酱油,料酒,盐,味精,白糖,胡椒粉,倒入炸好的土豆和牛肉,改成大火,将汤汁差不多靠干时,少淋一点水淀粉,就可以出锅了。
注意:
牛肉大家也可以买街上现成的卤牛肉
土豆不要炸的太熟,因为最后还要跟牛肉一起烧。
汤汁快靠干时,要勤翻锅,否则容易糊底。
油炸不方便的时候,可以把油炸的步骤省略,多加点汤,煮的时间长一些。
梅菜扣肉
原料:五花肉 梅干菜 葱姜蒜 料酒 酱油 八角(大料) 盐 糖 少许淀粉(不用也可)
做法:
(1)五花肉整块放入沸水中汆烫,去除沫子后,加入葱、姜、料酒煮20分钟。
(2)捞出后,几面都均匀的抹上酱油,放入平底锅中煎至上色,立刻用冷水冲凉。
(3)梅干菜用温水浸泡10分钟,彻底洗净后,用油煸炒一分钟后,加入少许料酒、糖、酱油,开锅后关火,盛出备用。
(4)将冷却的肉块切薄片,皮朝下排在碗内。撒少许盐,铺上梅干菜,放大蒜和八角,入锅蒸40分钟。
(5)蒸熟后,将八角和大蒜拣出,再将汤汁倒进炒锅内,肉扣放于盘中,汤汁勾芡再淋回肉肉上即可(如果嫌麻烦,勾芡的步骤可以省略)。
麻婆豆腐
原料、配料:内脂豆腐、麻婆豆腐调料酱、葱、姜、蒜、花椒、肉末
主料:豆腐500g:宜选用细嫩清香“石膏豆腐”,与卤水豆腐之不同。选择时:用手捏或用鼻子嗅,知其是否新鲜。
辅料:
1、青蒜苗50g。
2、牛肉150g:牛肉以黄牛肉,牛键子肉为好。
配料(10):菜籽油120g、盐5.5g、酱油-调色,调味、高汤250g (可用肉骨头加姜、胡椒粒熬得,若无,可省)、料酒20.5g 绍兴料酒、蒜3.5g、姜3g、葱3g、水豆粉40g--勾芡用。、鸡精或味精2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麻婆豆腐.jpg:
制做方法
先用葱、姜、蒜、花椒爆香锅,然后加入肉末,放入酱油煸炒,再加入麻婆豆腐调料半包,上色后,加入豆腐,与肉末混炒,再加入剩下的调料,出锅即可了!鲜香麻辣,味道好得很!
豆腐切约一厘米见方的块,放碗里用沸水烫一下(不能下锅烫煮)后沥干水份,将豆瓣和酱油装一个碗里,蒜苗切碎,豆豉用刀压成茸或剁成细末,将淀粉、味精放一个碗里加水兑成芡汁。
锅中放油烧至六成热,倒入肉末炒散炒熟后起锅装碗里待用。
锅中放油烧到六成热,放豆瓣酱油、辣椒粉、豆豉炒红炒香。
加半碗汤(水也可),烧沸后放豆腐、肉末烧三、四分钟。
放蒜苗,烧半分钟后放勾芡,放红油。
起锅后撒上花椒粉即可上桌开吃。
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制作时豆腐宜选用细嫩清香“石膏豆腐”,辣椒面以红辣椒为最佳,牛肉以黄牛肉为最佳,制作麻婆豆腐有四字要诀:即“麻、辣、烫、捆(形整的意思)”。
干煸豆角
干煸是川菜的一种烹调技法,即将豆类蔬菜切段,投入加少许油的锅中煸炒,炒至豆类水分散发,干香油亮,脆嫩爽口即成。干煸豆角是将豆角稍微干煸一下,使其干身爽脆,再用干辣椒和花椒拌炒入味而成。
主料:豆角、干辣椒、红萝卜、姜、青花椒。
调料:油4汤匙、盐1/3汤匙、鸡粉1/2汤匙、海天海鲜酱油2汤匙。
烹制工艺
1、豆角去头尾,撕去老筋,切成约4厘米长的段。
2、干辣椒切成丁,姜切成丝;红萝卜刻成花条,切成花片。
3、烧热1汤匙油,倒入豆角不断煸炒,煸至豆角稍微干身,略呈微黄色,盛起待用。
4、烧热3汤匙油,以小火炒香姜丝、干辣椒和青花椒。
5、倒入煸好的豆角,与锅内食材一同拌炒2分钟。
6、加入1/3汤匙盐、1/2汤匙鸡粉和2汤匙海天海鲜酱油调味,放入红萝卜片炒匀,便可上碟。
宫保鸡丁
材料:去骨鸡胸肉900公克(据说之前常用的是鸡腿肉,因为鸡腿肉比鸡胸肉要鲜嫩),干红辣椒40公克,炸花生米75公克。
配料:花椒粒2大匙,葱2根(切段),蛋白1个,太白粉2大匙,酱油2大匙,米酒1茶匙,蒜末1/4茶匙,麻油1茶匙,糖半茶匙,白醋1茶匙,色拉油5杯,酱色1茶匙,盐2茶匙,太白粉水1大匙。
制作过程:
1.先用一个蛋白、盐半茶匙及太白粉2大匙搅拌均匀,调成「腌料」备用。再用酱油1大匙、米酒1茶匙、太白粉水1大匙、糖1/2茶匙、盐1/4茶匙、酱色及白醋1茶匙、麻油2大匙、蒜末1/2茶匙调拌均匀,调成“综合调味料”。
2.鸡胸肉先切成约1公分的方块状碎丁。切好的鸡丁用腌料搅拌均匀,腌渍半小时。鸡丁腌好以后,烧热5杯色拉油,先将鸡丁倒入锅内,用大火快炸半分钟。
3.注意鸡丁不要炸得太久,以免鸡肉炸得太老。鸡肉炸到变色之后,先捞出来沥干油汁备用。 在锅里留下约2大匙的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干辣椒下锅,用小火炒香后,再放入花椒粒和葱段一起爆香。爆香后把鸡丁重新下锅,用大火快炒片刻后,再倒入综合调味料继续快炒。
4.最后加入花生米,炒拌几下就可以起锅了。
特点:贵州名菜,成菜色泽金黄,鸡肉鲜嫩,花生米香脆,咸辣略带酸甜.此菜创于清代。
鱼香肉丝
原料:猪里脊300克 黑木耳10朵 笋200克 葱末1汤匙(15克)姜末1汤匙(15克)蒜末1汤匙(15克)剁椒4汤匙(60克)
调料:酱油1汤匙(15ml)醋2汤匙(30ml)料酒1茶匙(5ml)糖1汤匙(15ml)盐1/2茶匙(3克)香油1/2茶匙(3ml) 清水3汤匙(45ml)水淀粉4汤匙(60ml,分2次使用)。
做法:
1)将猪里脊切丝。黑木耳用40度温水泡发后洗净切丝。笋切丝。葱姜蒜切末。
2)将肉丝放入碗中,调入水淀粉搅拌均匀后腌制5分钟。将葱末放入碗中,调入酱油,醋,料酒,糖,盐,香油,清水和水淀粉搅拌均匀备用。
3)烧热锅后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候,倒入肉丝煸炒至肉丝变色脱生后,用铲子铲到锅的一侧,倒入蒜末姜末和剁椒,炒出香味后,和肉丝混合。
4)倒入笋丝和木耳丝,翻炒2分钟后,倒入调好的汁,由下向上翻炒20秒钟,待汤汁略黏稠即可出锅。
烧热锅后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候,倒入肉丝煸炒至肉丝变色脱生后,用铲子铲到锅的一侧,倒入蒜末姜末和剁椒,炒出香味后,和肉丝混合。 倒入笋丝和木耳丝,翻炒2分钟后,倒入调好的汁,由下向上翻炒20秒钟,待汤汁略黏稠即可出锅。
回锅肉
主料:猪肉(瘦)250克
辅料:青椒45克 青蒜30克
调料:甜面酱20克 豆瓣辣酱10克 白砂糖10克 味精5克 植物油30克 各适量。
1. 肉冲净,整块放入冷水中约煮20分钟;
2. 用筷子试插,如无血水渗出即已熟透,捞出,待冷却后切成薄片备用;
3. 青椒洗净,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
4. 青蒜去干皮,切段;
5. 炒锅入油,先倒下肉片爆炒;
6. 见肥肉部分收缩,再放入青椒炒数下,先行盛出;
7. 用锅中余油,将甜面酱、辣豆瓣酱炒香,加高汤、糖、味精匀;
8. 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
9. 起锅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即可盛盘食用。
(也可以加些老干妈作辅料,味道更加!)
3.炒锅置大火上,下猪油烧热,鸡丁用稀糊上浆后,下油锅滑散至熟。
4.下入泡椒,急速翻炒至鸡丁全部呈辣椒红色时,下入荸荠、姜、葱、蒜炒出香味,烹入用盐、酱油、料酒、糖、味精、淀粉、高汤兑成的汁,迅速翻炒,并滴入少许醋炒匀即可。
贴士
1.做这道菜还可以用陴县豆瓣代替泡椒,用鲜笋代替荸荠。
2.禽肉除血去腥的小技巧:宰杀过的鸡、鸭如果没有放净血,烧煮后肉色会发黑,并有腥味。如果用清水把鸡肉、鸭肉浸至白净再烹制就可以去腥了。
粉蒸排骨
原料: 排骨,红薯,四川辣豆瓣酱,老抽,蒜,酒醩汁(没有可用料酒代替),白糖,盐,鸡精,蒸肉米粉,葱,食用油。
做法:
1. 将排骨宰成3厘米长的段,红薯消皮切成小块,蒜葱切末。
2. 将豆瓣酱,少量老抽(主要是上色用的),蒜末,酒醩汁,少量白糖,鸡精,少量盐,食用油(跟烧这么多排骨所用的油一样多)加入到排骨中,拌匀后倒入蒸肉米粉,使每根排骨都均匀裹上一层米粉。
3. 取蒸笼,下面垫上一层切好的红薯块,然后再将排骨铺上去,上锅大火蒸45-60分钟,最后撒上葱花即可。
注意: 外面一般卖的袋装的蒸肉米粉是已经加过盐的,而豆瓣酱本身也含有相当的盐份,所以往排骨里加盐的时候要小心,少量多次.。用于垫底的不一定非的是红薯,土豆,豆芽,豌豆等均可以。没有蒸笼的话可以用碗代替,直接放到掺了水的锅里,水淹至碗高的一半即可。蒸的时候别忘了时不时往锅里掺点水,免得水烧干了。如果用碗蒸的话记得一定加烧开的热水,否则一冷一热,碗铁定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