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三种,一是肉、蛋类中富含的蛋白质;二是油脂类食物中富含的脂肪;三是中国人吃得较多的谷类食物中所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素都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热能为我们的各种体力和脑力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提供能量,而是为人体各器官提供生长和消耗的补充。以蛋白质作为能量的主要供给营养素就有点太不经济了;脂肪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但是大量地摄取油脂类食物又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其他影响;最好的选择是我们最常食用的谷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为早餐中能量的主要供给成分。 谷类食物在人体胃肠道内消化后是以淀粉等糖类的形式进入到血液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人饿了就是血液中的糖分比较少了,就会产生乏力、头晕等“低血糖”现象。不同种等量的谷类食物虽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的数量相差不多,但在体内消化吸收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消化慢的食物就可以更耐饿,这些食物可以使能量缓慢地进入血液,持续较长的时间提供能量。 营养学家把谷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这种差别用“血糖生成指数”来区别,以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来衡量其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反应,“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的食物比较耐饿。这类食物有面条、黑米粥、大麦粥、玉米面粥、玉米糁粥、粉条、豆腐,除已知的西瓜、菠萝外大部分水果等。精加工面粉做成的馒头、面包等主食都是血糖指数较高的食物,但是馒头和含纤维素较多的芹菜或牛肉一起吃可大大降低这种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高血糖指数的食物在人吃完后1个小时左右血糖就下降到空腹时的水平了,甚至下降到比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还低。这是由于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不但消化吸收快,还使血糖升高的水平更高,促使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去降低过高的血糖。低血糖指数的食物除了不至于使胰腺大量分泌胰岛素外,还可使血糖缓慢下降,经2~3小时才降到空腹时的水平,所以就更耐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