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七夕
旧历七月初七也称七夕,七夕的由来: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原本是乞巧节,它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奇。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所以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美好,却是个悲剧。但是,这一天现在竟被当作了中国情人节。这就让人不得其解。
我们不但希望爱情美好,还希望爱情长久,希望能与自己所爱的人白头偕老。将乞巧节定为中国情人节难道希望中国的情人们只享受短暂的美好?难道是想国人的情侣们要重蹈牛郎织女生离死别的悲剧?所以说将乞巧节定为中国情人节值得商榷。
民俗专家说,七夕节是以爱情为主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由于中国没有情人的概念,情人是西方的概念。所以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不太妥当。
对!应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
我国千古流传的四大民间爱情故事是:白蛇传奇、梁祝传奇、孟姜女传奇、牛郎织女传奇。
但,都是悲剧!定为情人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