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一位医学博士认为,人每天用餐次数与健康有关,餐数越少,越容易患某些疾病。
他以60至64岁老人为对象进行调查:每天就餐次数3次以内者,肥胖症患者占百分之五十七点二,胆固醇偏高者占百分之五十一点二,贫血性心脏病患者占百分之三十点四。每天就餐5次以上者,患以上疾病比例分别为百分之二十八点八、百分之十七点九、百分之十九点九。每日三餐与每日五餐的学生相比,前者皮下脂肪要厚得多,特别是腹部的皮下脂肪。女性的差别更为明显。显然,空腹的时间越长造成脂肪积蓄的可能性就越大。新西兰健康学家认为,少吃多餐可有效预防中老年人动脉硬化。他们把一百多名五十岁以上中老年男女分成两组,一组一日三餐,一组一日九餐,食物品种及所含热量相同。两年后,后者平均血脂下降了百分之六点三,有害脂蛋白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八点一,动脉硬化者的比例只有前者的百分之六十,发病率也比前者低。少吃多餐符合人体营养代谢规律。每日三餐,机体处于饥饱不均状态,血糖波动幅度过大,每次进食量增加,进食速度加快,这样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和利用,还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咀嚼时间过短,又会使迷走神经处于过分兴奋状态,久而久之会引起食欲亢进,促进脂肪沉积。而一日五餐进餐时感觉更轻松愉快,不易出现饥饿感,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也由百分之七十五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五。
我和几位老姨聊天,她们都是每日2顿饭,上午9点一顿,下午4点一顿,还说老了少吃点好处多,估计错了。
天山雄鹰朋友说的有道理。
不妨亲身体验一下,看感觉如何?
我和几位老姨聊天,她们都是每日2顿饭,上午9点一顿,下午4点一顿,还说老了少吃点好处多,估计错了。
天山雄鹰朋友说的有道理。
没准你的老姨说的对。
电视里中医专家讲课,我们中国人肠子结构与欧美人不同,一般比他们长一米多,甚至还多。所以食物在肠内排空需要的时间较欧美人长。如果不排空就进食,拥堵在肠内,容易产生毒素,这就是中国人易患肠癌的原因,也是中国人自古食物基本以素为主的食物结构的原因。一日三餐有利于肠胃排空,有利排毒,数千年得到证实。因此三餐并不是发生肥胖和其他疾病的原因,而是随着物质丰富,人们改变了食物结构,进食的肉类和油类食物增多,增加了食物消化排空的时间,不等排空又再次进食,助长了场内毒素的滋生。
老年人,消化道功能减退,活动量也减少,对能量的需求也随之减少,所以一日两餐是较为合理的。下午4点吃过晚饭后,六七点遛弯,回来吃点酸奶,不仅有利减肥,有利第二天排便,还能睡个安稳觉,实在是个一举数得的好方法。
少吃多餐,勤锻炼哦。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