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说说贺年片

1楼
天山雄鹰 发表于:2012/12/18 13:10:00

      贺年片是过年过春节时的一种风俗,显现着中华文化,千百年来流传至今。

      早年的贺年片很有特色,绽放的是民族年俗文化,这里说的早年,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后,我记事懂事的时候。在那时,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家,或是工商业人家,在过年以前的各项年事的准备中,主要的一项是印制精美的贺年片。贺年片大张的,像平日的牛皮纸信封那么大,小张的贺年片也比当今的名片还宽大一些。纸质都是用的名片纸,纸面都印有典雅的淡粉颜色,或是粉色的梅兰竹菊花样,更讲究一些的,就是点金或洒金纸面,还有是带有木纹或布纹的纸面,这些都是现成的纸张,只需选好花色,再印上祝福词语和个人的名字落款就行了。一般印制排版是,贺年片竖印,右边居中偏上是“恭贺”二字,当中顶头又多是“新年”、“新禧”、“新春”等字样;左边居中偏下则本人的名字,多是“某某某敬贺”的落款,印上年月的很少。贺年片上的字大都是深红色,盖过贺年片底色、底花的浅色,呈现着拜年的喜庆气氛。

        拜年大军从初一开始,起个大早,有许多人家三十晚上根本没睡,熬个通宵,吃罢饺子就换上新衣起身去拜年。多数人都是走着去,显得很虔诚。当然,远道就要坐胶皮车去了,坐汽车的人家极少。贺年片是拿在手里,外出拜年时,用白手绢包住贺年片的下半截,拿在手里,拱手作揖拜年也不碍事。到了谁家,拜年祝福之后,就抽出一张贺年片,放在八仙桌子上 ,为了念想。过年这几天,一直到初五,桌子上就有一堆贺年片,大小不一,花色各异,就成了年俗文化的一景。工商业公私合营以后,这种贺年片就少了,很快都不用这种贺年片了。

        前些年,邮局印制一种贺年片,统一的尺寸,统一的格式,呆呆板板,从邮局寄出,不是友情登门亲自送达,每片都印着编号 ,为的是能抽奖,带有功利色彩,文化品位缺失,少了中华年俗,也无艺术设计。对这种贺年片人称贺卡。有多是公历新年寄出,没有民族年味,用这种贺卡的人越来越少了。

        前几年,我还自制了一种横氏贺年片。做法是,先选出这一年认为拍照得好的彩色相片,在相片的右方空出写上“恭贺新春”等字样,左下方是相片代替了落款,只需在相片下写上“敬贺”等字样。洗印出来就是附有个人、或老伴儿、或是全家人彩色相片的贺年片。色彩艳丽,6寸大小,形式新颖,花钱也不多,送或寄给亲友,形象亲切的拜年,觉得很有创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前辈老人相继仙逝,同辈长着也不多了,我也就不愿再制作这样的贺年片了。

        如今,电话普及进了家庭,手机也不离手,打个电话拜年,有声有情,时尚快捷,城市农村,国内国外,四通八达,几乎完全代替了历史悠久的贺年片。

       

  了   

2楼
海喜 发表于:2012/12/20 21:32:00
 如今,电话普及进了家庭,手机也不离手,打个电话拜年,有声有情,时尚快捷,城市农村,国内国外,四通八达,几乎完全代替了历史悠久的贺年片。

时代在变迁,人越来越懒,感情也越来越薄了。       

3楼
轻舟 发表于:2012/12/21 7:08:00
 如今,电话普及进了家庭,手机也不离手,打个电话拜年,有声有情,时尚快捷,城市农村,国内国外,四通八达,几乎完全代替了历史悠久的贺年片。
4楼
小么丁 发表于:2012/12/22 5:12:00
   贺年片可以保存 同时珍藏了友谊
5楼
轻舟 发表于:2012/12/22 8:02:00
以下是引用小么丁在2012-12-22 5:12:00的发言:
   贺年片可以保存 同时珍藏了友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stt11l0-5425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共同 发表于:2012/12/22 11:06:00
自制贺年片是个好办法。
7楼
三阳开泰 发表于:2012/12/23 6:11:00
以下是引用轻舟在2012-12-21 7:08:00的发言:
 如今,电话普及进了家庭,手机也不离手,打个电话拜年,有声有情,时尚快捷,城市农村,国内国外,四通八达,几乎完全代替了历史悠久的贺年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好,好,好.gi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