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中国知青网 http://zqbbs.5ijt.cn/

知识青年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新疆民居—1

1楼
散淡山人 发表于:2013/1/5 9:19:00

在地上挖一个大坑,修饰整齐,再在坑上架一些木头,铺设苇席,盖上麦草,再抹上掺了麦草的泥巴一糊,一间房就建成了。挖一条通道,装上一扇门,就可以入住了。这就是新疆的地窝子。由于新疆干旱少雨,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被水淹。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大多数兵团里支边青年的住处。1965年,我在修建阿克苏飞机场时的银行分理处工作,办公和住宿,也就是在这样的地窝子里。只不过建得要稍微高级一点,有一扇窗户。当然现在早就没有了,只有在照片里,或者博物馆里才能看见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050323897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散淡山人 发表于:2013/1/5 9:26:00
在地面上的建筑,古老的房子叫“笆子墙”房子。是用柳条编的。里外抹上一些麦草泥。这种房子的优点是抗震。哪怕东倒西歪了,就是不倒。也是博物馆里的藏物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any0011_20121023114244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散淡山人 发表于:2013/1/5 9:36:00
通常住的是土坯房子。墙体50CM厚,泥巴墙。长处是冬暖夏凉。缺点是容易碱化,使用寿命短。这是我在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银行营业所时的宿舍。外间是办公室。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在农场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散淡山人 发表于:2013/1/5 9:40:00
维吾尔族的民居,通常没有窗户,只是在房顶上开一个天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1921f92816092638a531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散淡山人 发表于:2013/1/5 9:46:00
房子里是炕,铺着羊毛毡子。当然这是富裕人家。穷人只铺一张炕席。搞社教时,在这样的炕上,和维族老乡一滚就是一年。(炕上是维族婴儿睡的摇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4513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明光 发表于:2013/1/5 10:54:00
太好了。
7楼
海喜 发表于:2013/1/5 18:0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大开眼界,长知识,长见识,谢谢山哥发这么多好图图。
8楼
轻舟 发表于:2013/1/5 19:19:00
长知识,长见识!
9楼
共同 发表于:2013/1/7 0:30:00
电影里见过地窝子,当年解放军进疆,屯耕戍边,很艰苦。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069号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