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香格里拉
2014年1月11日,游览胜地香格里拉发生火灾,据初步统计,火灾烧毁房屋100多栋,多家商铺和旅馆化为灰烬,损失预计超过亿元。初步判断起火部位位于四方街如意客栈,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图为曾经的香格里拉和火后现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香格里拉古城核心区一半被焚毁 部分文物被毁(图)
2014年01月13日 08: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徐元锋
图为12日上午,被焚烧后的独克宗古城现场。本报记者徐元锋摄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几乎将1300多年历史的独克宗古城毁于一旦。作为茶马古道重镇和藏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火灾到底带来多大的文物损失?
“古城的‘半壁江山’没了,但文物损失不太大,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从事文物保护工作近20年、从小在独克宗古城里长大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钢告诉记者。12日中午,记者见到李钢时,他刚从灾后现场回来。
古城核心区一半焚毁,中心镇公堂和迪庆州博物馆逃过一劫
“古城新用”不尊重传统智慧,安全隐患存在已久
采访中,许多群众都提出:传统藏式建筑虽然用木料多,但救火也有一套,包括“砍柱子、掀房顶”等老办法。因为藏式建筑房顶梁和椽子不相互钉死,为了“掀起来不费事”。不巧的是,去年9月份迪庆州地震不断,当地政府考虑到群众住房安全,发放补贴鼓励群众把屋顶用蚂蟥钉等加固,造成此次火灾中部分房顶拆卸困难,也加剧了火势蔓延。
李钢介绍,传统古城有许多基于公共安全的“学问”,现如今都被忽视了。举例来说,独克宗古城早前并非都是鳞次栉比的房子。建筑之间有空间,包括防火通道、堆肥料的地方、专门堆柴火的地方等,甚至还有菜地等,这在防火、防盗上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再比如,以前独克宗古城临街的建筑都是一层,建筑之间形成的“层叠式结构”有利于救火。再者,传统村规民约对建筑“私搭乱建”的惩处是真正的“一刀切”——每年秋冬季节,“有司”会用一把特制的“大刀”,把建筑“超规突出”的部分砍掉,没有例外。
而反观现在的许多古城,建筑街巷的古代“躯壳”和现代使用功能“拧巴”在一起,造成许多不便甚至是安全隐患。“其背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城市管理的缺失难辞其咎”,李钢说。他介绍,独克宗古城里以前的许多建筑空间都被“开发”了,一眼望去密不透风。“这种现象全国普遍存在,我们看到的古城还是以前的古城吗?”
记者获悉,独克宗古城将重建。但如何重建,考验着地方政府、学界和民间的智慧与决心。李钢强调:“无论如何,独克宗大火应该让重建工作和其他古城的保护者警醒——古城新建新用,必须充分尊重和借鉴传统智慧!”
徐元锋 http://culture.ifeng.com/redian/detail_2014_01/13/32956537_0.shtml
2010年3月底4月初,我们从昆明离别了96岁的姑姑,飞往西双版纳。从版纳又飞往丽江,跟随阿拉丁旅行社前往迪庆。没想到三年以后香格里拉的这场大火让这座茶马古道重镇消失一半,令人心疼。记得文革前还是文革中,也是在冬季,哈尔滨南岗区发生过“火烧连营”的惨剧,整个棚户区烧成一片。唉!
昨天报道说,古镇北门、仓房区、四方街等损失严重,看地图好像没有涉及阿布百年老屋那条街,今天看人民日报记者进一步报道,无一幸免。
这是文章里提到的“中心镇公堂毫发无损”,迪庆州红军长征博物馆,是红军与当地少数民族结盟的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