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赏识不可滥用、夸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许小安称,赏识孩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赏识孩子的优点,“大加夸赞”,让孩子在“我能行”中走向成功是赏识教育的核心观点。“赏识教育是对传统‘棍棒教育’的否定,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要全面辩证地看事情。“赏识和惩罚都是极端情况下使用的教育手段,应谨慎使用。”许小安说,应仔细观察孩子行为的优缺点,该批评就正确批评,该赏识就适当赏识。挫折教育是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经受磨练,以提高孩子战胜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都是教育孩子的手段。
许小安指出,真诚尊重和赞美孩子具体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若过多使用“你太棒了!你是天才”等语言,会对孩子的优良人格培养不利。有些孩子为了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赏识而表现好,使得他们相信其个人价值就是为了取悦他人,此时的“赏识”就成了“毒品”。
“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对孩子的夸奖也需要技巧,否则,会适得其反。”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首批高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表示,夸奖和赏识应是有条件、讲原则的,不能无中生有,无限夸大,更要杜绝以偏概全式的赏识。“一味赞美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不少问题,助长了孩子骄傲与自大的心理,让孩子误以为自己一切都好,所有关于自己的事物都会被无条件认可,使孩子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降低。”
原则:夸孩子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几年前,我给刚上初一的孩子上一堂关于自我认识的课。当问孩子们对自己的评价时,多数孩子都说自己很棒,当让他们具体说明哪里棒时,几乎所有孩子都不能明确说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歆源说。有一个孩子说:“我不知道我哪里棒,我只知道我很棒。”这句话猛一听觉得孩子挺自信,仔细一品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孩子对自我的品质没有起码的具体化的认知。马老师表示,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这样不清楚的自我认识会带给他困扰,他会在自信与自卑间游走,情绪也容易随之波动。
“家长在夸奖孩子时要遵循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只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具体的事情进行评价,不要因一件事而对孩子整个人做评价,更不要让孩子 错误地将一件事的成败当成衡量自己整体成败的标准。‘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父母长期将‘好’字挂嘴边,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起不到鼓励作用,反而会成为压力。夸奖要适时适当,不是随时随地越多越好,夸奖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未取得的成就,所以,夸奖要有目的和引导性,父母要在夸奖后帮孩子制定一个踮起脚尖或向上跳一下就能达到的新目标,使孩子不会裹足不前也不会失去信心。”蔡劲林说。
方法:言之有物才能夸到点子上
马歆源指出,,赏识一词中的“賞”,即欣赏,是因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而赞赏,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很多家长的误区在于并不了解和关注孩子行为的内在,而敷衍地对孩子进行表扬,这种表扬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明确及不正确的认识。父母要表扬孩子,首先是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内在品质,重视孩子努力的过程。夸孩子更要言之有物,让孩子清楚自己被赏识的原因。
那么,怎样夸孩子才是夸到点子上了呢?马歆源举了个例子,比如要夸孩子聪明,针对4到5岁的孩子,当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到位时,家长可以说:“宝贝,你很聪明,知道什么是聪明吗?妈妈交待给你的游戏规则,你全都记在心上并领会了,并且小眼睛观察得很仔细,游戏玩得很成功。”这样夸,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聪明的意思原来是耳朵要能听全信息,眼睛要仔细观察事物。
针对大些的孩子,家长尽量夸孩子行为的意义,比如孩子做了体贴父母的事,家长可用切身感受来夸孩子,比如“妈妈吃到儿子做的饭,真是很幸福,感觉到你对妈妈的爱了。”这样夸,让孩子知道他的付出是带给妈妈幸福的,增加他的自我认同感。
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要夸孩子,但怎么夸,何时夸,比如竖起拇指说“你真棒”,更值的家长思考。用不浮夸、不造作的言语肯定孩子,孩子才会在这样的赏识中发现自我价值,追求卓越自我。
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要夸孩子,但怎么夸,何时夸,比如竖起拇指说“你真棒”,更值的家长思考。用不浮夸、不造作的言语肯定孩子,孩子才会在这样的赏识中发现自我价值,追求卓越自我。
感谢雄鹰朋友上贴!
感谢天山朋友的文章。“天伦之乐”版块。既是小朋友的乐园。又是知青朋友相互交流,如何教育孙辈经验的园地。
愿更多的朋友。光顾“天伦之乐”版块。